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017-01-15 12:40钟治芬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学生

钟治芬

内容摘要:阅读能力是学生重要的语文素养,它决定着学生语文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下,但是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却让人担忧。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便成为每一个语文老师教学的头等大事,我们义不容辞。

关键词:学生;培养;阅读能力

一、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比阅读能力弱的学生在获取知识、增长见识、扩大视野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特别是语文教师应该将阅读能力作为学生的一种重要能力来培养。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基本环节,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途径,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学到很多方面的知识,获得审美体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见,阅读对学生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由此,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阅读兴趣,使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并提高阅读的质量,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语文阅读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中学生(特别是中职生)不爱自读文章,读不懂报纸杂志,普通话不过关,连看自己所学的专业技术书籍都十分吃力,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语文阅读费时费力,效果不理想。除此之外,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还包括对阅读的构成规律缺乏整体把握,阅读训练目标不清。例如,有的教师认为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懂得了基本的语言规则就有了阅读能力,因此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字词解释、句式句义分析过于琐碎;有的把一般阅读活动和阅读训练混为一谈,忽视阅读基本功能的训练;有的受考试升学率的影响,认为考什么教什么最保险,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编制练习题上,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但致使学生高分低能。

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习,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下面就我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 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境,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适宜的问题,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 “最佳学习状态”。

2.借助丰富的形式,激发兴趣

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有情节生动的故事,韵律感较强的诗歌,语言优美的散文……通过画、唱、演等形式来展现课文内容,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激发内心情感,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有真情付出,才会有心灵交汇;有情感体验,才能与文本和作者对话。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移情体验,用自己真实的情感、既往的经验去沟通、交融、碰撞、回应作者的心灵,文本的内涵,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取语感、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

3.依托各类朗读评价,激发兴趣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是有灵性的生命个体,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感受,而不是借学生的口说教师想说的话,并为他们提供“与人交流”的机会。阅读教学中,读要充分,读要有指导,读要有层次。指导时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的方式多样化。

四、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动力,才能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就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最近读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有时教师还可以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制订个人读书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学生读书计划落实的情况,适当举办读书之类的活动,如让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读的一本书或介绍书中喜欢的一个人物;有时让学生朗颂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我想,到那时,同学们会沉浸在书海中,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五、悉心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的读书方法

1、浏览法。浏览就是粗略地读、快速地读,浏览法适用于泛读。

2、跳读法。指的是读一篇文章、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的时候,有必要地进行选择性阅读。这种方法重在“为我所用”,而且又能保证学牛的阅读量。

3、精读法。“精读”与第一种方法的“浏览”相对,也是上文所提到的精读所适用的方法,就是对所选好的书或者其他读物反复地读、仔细地读、动脑筋地读,要对所阅读的材料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掌握其思想内容以及表达方法,进而对它进行分析、评论,从而达到能够举一反三,再举一反三的理解程度。

4、猜读法。就是拿到书或是其它的读物时,看到名称先猜想一下书或材料的内容、结构等,这样的猜读重在节约时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六、加强课堂阅读指导

老师一定要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基础上,着眼全局,筛选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学难点教师要设置好坡度,让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点要鲜明新颖,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学会什么,他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教师在课堂上起指导和点拨作用,讲授的东西少了,学生占有的时间就更多了,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时间组织学生语言文字练习,在练习中要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做到耳到、口到、眼到、心到,全面参与学习过程。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作為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把时间交给学生,把阅读的自主权让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在宽松、活跃的阅读氛围中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学生
学生写话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学生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