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研究

2017-01-15 12:40张琼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方法创新教学思路高中体育

张琼

摘要:体育教育是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的重要路径,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很大的学习压力,合理开展体育运动有利于缓解学生的身心压力,对青春期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要求,高中体育教育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路径,因此本研究将探讨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思路和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体育;教学思路;方法创新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体育教育事业也在获得发展,新的教育形势和历史背景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才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指导高中体育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也要积极突破传统教育理念束缚,创新教学方法,实现高效课堂构建的目标。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 体育教学与文化学习的关系缺乏协调性

高中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很多学生和教师都一致认为体育教育活动开展多少会影响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因此很多高中学校甚至不开设体育课程。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我们在体育教育和文化课之间没有做好协调工作。

(二)训练项目布局不合理

高中体育课程课时安排不多,因此作为放松学生身心的重要契机,体育教师在体育活动项目安排上就要合理选择。目前很多高中体育教育活动项目布局缺乏合理性,采用传统体育训练方式,缺乏项目开发意识,学生的参与热情得不到调动。

(三) 心理问题重视不足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高中学校教育应该关注的重点,但是就当前的高中体育学科教学活动来看,我们在体育精神贯彻上存在不足,体育学科和心理教育的契合点没有被准备找到,造成体育教育活动在心理疏导上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片面关注体育项目训练,造成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关注度不够,影响学科教学有效性。

二、高中体育教学思路和方法创新的有效策略

(一)做好课前准备活动

在高中体育训练教学中,准备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有效的准备活动,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游侠的调整,让学生尽快适应运动的状态。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精神状态紧张起来,做好应对体育训练的心理准备。所以,教师在这个阶段可以运用情景游戏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训练,为提高体育训练的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1]。例如,进行“青蛙接力跳”游戏,可以让学生逐渐进入体育训练状态,通过这种游戏方式,可以使学生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教师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模仿青蛙的动作向前跳跃。通过这种游戏,能够使学生的身体各部分起到很好的锻炼效果。同时在情景游戏中,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二)以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为目标应用趣味教学法

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体育教学内容特点引导学生开展竞赛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热情。在体育教学中,可根据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教材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游戏[2]。如在进行迎面接力跑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趣味迎面接力游戏练习,学生不仅在游戏练习中形成了错肩交接意识,还在游戏中提高了快速奔跑和协调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耐久跑是一项发展学生有氧耐力的运动,持续时间长,运动负荷大,枯燥无味,极易让人产生厌倦情绪[3]。我在进行耐久跑教学中,以“各种跑的游戏”为教学主题,通过三个具有竞赛性的游戏:“沙包追逐”、“海洋捕鱼”、“翻牌接龙跑”来进行练习,使得整堂课学生兴趣高涨,练习的积极性高,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到比赛练习中,还在游戏过程中完成了教学目标。再如创设教学情境,情景教学是一种具有高效性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也能够起到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比如长跑“800米”训练中,由于该项运动较为枯燥,对于学生的体力消耗较大,因此教师可以创设音乐情境,使用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忘却对跑步的胆怯,增加动力,提升热情。

(三) 注重学生体育竞争意识的培养

体育运动有着竞技性的特征,在进行高中体育教学时,应该将体育的特征融入到教学中,培养高中学生竞争的意识,使学生能体会到竞争中成功的自信与失败的不气馁,锻炼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教师可以将体育竞争意识融入到体育教学中[4]。例如:体育教师进行学生接力比赛训练时,可以对于比赛的最后两名的小组进行适当的惩罚,如进行仰卧起坐或者俯卧撑的惩罚,如此一来可以激发学生获得更好成绩的欲望,培养学生友好竞争的意识,同时还能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体育课堂的愉悦。

(四) 开发学生的智力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只向学生传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却并不告诉学生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所以,教师的这种想法并不科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想法开发一些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创新的体育教学要求既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又要让学生掌握这样做的理论知识,为学生的智力开发打下基础。例如:在讲解跳高、跳远及跑步的动作要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人体的组织形式和结构的知识,使学生了解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充分领会动作要领的科学性、合理性。总之,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思维意识得到锻炼,实现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结束语:

综上,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体现出滞后性,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明显不能够满足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需求,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的实现,需要依托教学思路和方法的创新。高中体育教师要对于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进行积极的探讨,并且提出科学的创新策略,通过不断的实践,更好的提高整体体育教学质量,让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建庭.试析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J].民營科技,2016,21(12):125-126.

[2]董艾森.新课改下某些教学行为的反思[J].21 世纪中学生作文 (初中教师适用),2016,22(09):156-157.

[3]张荣芳.新课改下中学体育教师能力和素质的探析[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1(04):145-146.

[4]房勇.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J].新课程·中旬,2016,22(01):158-159.

猜你喜欢
方法创新教学思路高中体育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设计
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浅谈青少年足球运动体能训练的方法
高中体育训练中分层训练法的应用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