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2017-01-15 12:40陈彦岭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语文思维高中语文教学培养策略

陈彦岭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不断改革,教育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其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本文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使其能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形成自己一定的见解和看法,也能够学以致用,通过学习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增加学习乐趣,同时也能够带动学生学习的氛围和积极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课堂上,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全面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学生;语文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

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提高各方面综合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语文思维的培养和创新立足于扎实的语文知识基础之上,它要求学生对学科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可是根据我们国家目前的高中语文教育现状,很多老师都没有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还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强制性地应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方法显然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利益和需求。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散和辩证思维

高中是步入大学门槛的黄金门票,师生们都承担着很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再加上我国应试教育制度的存在,致使学习在语文学习时,就只是机械的背诵和掌握。这也给老师实行思维培养教学带来了困难,但是教师一定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对待,认真的教学,这样才能够对学生形成感染力,从而有助于其语文思维的拓展[1]。例如:在李白的《蜀道难》《师说》《赤壁赋》《离骚》讲解中,都有很多通假字,很多深奥拗口的生僻句子,老师在讲解过程中需要做到感情充沛地认真带读,把握好节奏和语感,做好详细讲解,如有学生不懂,再进行个别指导。将自己的语文思维和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活跃的环境中提高语文思维。还有在学习和《雷雨》《孔雀东南飞》等话剧体裁后,让学生自主准备演出工具,还有分组准备台词,根据课本内容,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自编自导进行话剧表演。在进行多种教学活动的同时,需要结合各科目的知识。因为语文和地理、历史、政治等文科知识都是相互贯通的,只有做到不偏科,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二、开展课外作品阅读活动,拓展语文思维

高中课堂,不要只是简单的讲读课文,要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文化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养成较好的语文思维方法,能够在思考时不断创新,对其语文学习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促进语文教学的可操作性。在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不单只要理解和掌握课本的教学内容,还需要不断地拓展阅读平台。开展课外作品阅读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开拓生活的视野,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语文思维的深度。在课余时间,可以适当地阅读一些通俗易懂、具吸引力的书,比如人生哲理、精美诗歌散文等。当阅读了中国四大名著后,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的发展历史,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等[2]。比如:学习和鲁迅先生的多篇散文后,可以让学生研究我国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古今时代社会环境的对比等。在学习莫泊桑短小精辟的微型小说时,也可以建议学生多了解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差异等。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去获取不过国界的学科知识,做到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使语文思维的培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三、教师要有培养语文思维的意识,坚持主动积极的态度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日渐繁重,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样对于语文思维的培养增加了难度。而且,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着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而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拓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所以,要想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思维,首先,教师就要具备语文思维的能力,不仅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自信心,还要具备精心设疑、巧妙分析、快速解答的教學能力。这样才能充分地将语文思维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而加以正确引导,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其次,还要具备积极主动的态度,所谓“态度决定一切”、“为人师表”,教师的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心态。所以,教师要时刻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以饱满的热情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进而将自身的语文思维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实现自身语文思维的提升。

四、拓展学生语文知识的广度,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语文知识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整个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受语文思维的影响。因此,在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思维时,教师还应该注意不断拓展高中学生的知识广度,也就是说,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把教学重点放在课文教材的教学上,而且应该在课外搜集更多的素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4]。现阶段,由于大多数高中生学业压力较重,自己查询资料的时间有限,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搜集更多的课外知识,帮助学生们拓宽视野,增加阅读量,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思维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眼界更加高远。总之,通过拓展学生语文知识的广度,一方面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积淀更多的语文常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中的语文教师必须根据新课程标注的要求,根据高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并且结合教学内容,对教材知识进行相应的拓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打破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解放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创新思维的开拓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使学生不仅在高考中取胜,也使之在未来的发展中制胜。

参考文献:

[1]赵国会.语文知识积累与思维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2017,12(01),113-114.

[2]华荣.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2018,13(07),170-171.

[3]黄荣.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6,14(36):551-552.

[4]赵涛.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6(24):194-195.

猜你喜欢
语文思维高中语文教学培养策略
试论在高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探究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驱动思考,升华语文思维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