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2017-01-15 12:40秦瑜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提高新课标高中数学

秦瑜

摘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帮助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能有所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推动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必然选择。高中数学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应该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呢?以下笔者分享一下自己的教学经验。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有效性;提高

引言

最近几年,新课程走进了课堂,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知识经济的来临、课程教育改革的推动,促使不少学校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观念出现了“脱胎换骨”的现象,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新课程标准,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将所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跟随时代的脚步,积极创新,实事求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

新课标中强调,要求教师从片面重视学生知识的传授转变到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长远的目标来考虑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学会独立自主、积极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将满堂灌教学转为启发式、引导式教学,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双重培养[1]。另外,数学是新世纪发展必须具备的文化素养和科学,除了要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还要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掌握数学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真实应用,了解当前社会中数学的社会价值,通过多搜集资料和听老师讲解,提高学生欣赏数学的眼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素养,进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各项能力。

二、转变师生角色,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新课标的实施中提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利益展开。教师应该转变以往权威的形象,以师生平等对话的姿态,重新给自己定位。在日常的数学实践教学中,要提倡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做好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引路人。一方面,要做好课堂的组织者。一堂精彩的课堂活动好比一个舞台,学生是主角,教师是负责设计、点拨或者指导,整个表演的过程,教师不必长篇大论,应该将学习、思考和表现的机会与时间留给学生;另一方面,要拥有一双发现的慧眼。由于个人素质与外界环境的影响,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的差异比较大,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为这些学生提供表现的平台,以鼓励的言行,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2]。

三、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突出重点难点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懂得随机应变,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手法也要随之变化。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比如在讲授新内容时,主要采用讲授法和演示法为主,通过列举习题或者模型,向学生说明内容,在复习课时,主要是采取习题练习的方式。甚至有时候在上一堂课时会采用好几种教学方法,我们的目标主要是“重在得法”,只要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采取的教学方法都是不限定的[3]。比如在講授“相似三角形”时,可以对学生说:“学了这节课,我们即使不上房但可以测出房高,不过河但可以量出河宽”。简短的几句话激起了学生的新奇感和强烈的学习愿望,一个个跃跃欲试,急切的等待老师解开“谜底”,求知欲旺盛,从而为整节课的顺利高效教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情感基础。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受到不少教师的青睐,不仅可以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而且直观性比较强,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有着很大的作用,数学教师可以适当作为辅助教学进行引用。另外,在教学内容上,数学教师要提前做好备课工作,将本堂课要讲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突出,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思考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发散性思维

数学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和总结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灵活地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从不同的学习方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同时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4]。例如在讲解“直线和平面的关系”时,可以先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直线和平面有几种位置关系?分别应当怎样判断?”然后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有了老师的引导,学生们的学习目标明确,同学们在激烈的讨论过程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直线在平面内、直线和平面相交、直线和平面平行;判定的依据是直线和平面的公共点个数,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平行没有公共点。”同学们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掌握了知识点,降低了教学难度,提升了课堂学习效率。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习兴趣,从实践过程中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总之,依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探究,在实践中不断改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青.新课改背景下关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05):37.

[2]杨希芹.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50-51.

[3]辛玉芳.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5(07):128.

[4]卢艳华.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个途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02):85-86.

猜你喜欢
提高新课标高中数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