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7-01-15 12:40刘智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高中物理

刘智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具有独特优势,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物理教师应把素质教育理念视为指导思想,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手段,组织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创造,在练习中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在互动中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另外,物理教师还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通过教学内容的补充与教学过程的简化,启发其思维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让课堂焕发新的活力,给予学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借此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

引言: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学生少有机会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师沿用灌输式指导方法,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陈旧落后的授课形式,极大的打击着学生的自学热情,导致了教学质量越来越差,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要想改善上述弊端现状,需要教师重新确立教学目标,认清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整合课程资源的同时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把抽象内容直观化、理论知识形象化展示出来,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取得物理教学的最佳成果。

一、创设好的学习环境

以往的物理课堂教学都以教师为主导,布置下什么样的任务,学生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就可以了。老师“高高在上”的权威,是不允许学生质疑的。这种情况下,学生思维始终处于被动的活跃状态,仿佛一个机器一样在学习,盲目记忆重点、难点、关键点。一些时候,课堂互动环节会让学生说一说他的想法,但是听不听取完全取决于教师。久而久之,学生认为学习就是这种类型的,不会给予否定,也不会有所表示。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笔者认为,我们教师要及时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以亲切和蔼的授课态度,与学生做朋友,带领学生共同探索物理的课程魅力[1]。寓教于乐的形式,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活跃起来的前提保障。如在对《磁场》一节知识点进行学习时,教师可向让学生将电荷的电磁或磁体的磁感应线在黑板上画出来,之后教师再以学生绘制情况为基础详细的介绍带电粒子的空间运动问题,如此便可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进行培养,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在课上师生的互动中得到了进一步培养。又如,在对《圆周运动规律》一节知识点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各个物理圆周运动的规律进行探究,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参与到其中,要认真听学生的观点,不管是错误的观点还是正确的观点,教师都应该做出分析,这样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有好处。

二、习题发散思维训练

发散性思维,即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形式。这种思维形式,不受现成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方式的束缚,其结果可能由已知导致未知,发现新事物,新理论.发散思维包括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及多向思维。它要求你放开眼界,对已知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科学加工,从而收到“一个信息输入,多个信息产出”的功效。它的特色,表现在思维活动的多向性;它的功能,表现为可以开启心扉,震撼心灵,挖掘深层信息,架设起由已知,经可知达未知的桥梁,创造出新的思路和解法;它的操作,要求从一点出发,向四周辐射,“心骛八极,思接千载”,从而编织起信息网络,达到思维的预想目标[2]。所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是培养其创造力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应当从培养学生的思维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入手。因此要为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安排一个能刺激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环境,逐渐养成他们多方面、多角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在习题课中要精选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探索多种解题思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如在《静力学》的受力分析习题中可出一些可以用隔离法,也可以用整体法来求解的题,在《运动学中》出一些可以用位移公式,速度公式求解,也可以用推论公式或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求解的习题。而在力学的综合练习中,可以选编一些既能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又可以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或动量守恒定律等方法求解的题目,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探索解题的方法,使发散思维得以强化训练。在习题课中不单要“一题多解”,还要注意灵巧设疑问,如在讲“光的折射”习题中,略讲用鱼叉叉鱼的情景,然后提问:“怎样瞄准才能叉到水下面的鱼?”这一问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探索,是一次创造,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激发创造的热情。

三、足够重视实验探究

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老师仅仅是对学生进行课本理论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对物理的死记硬背式学习,这就造成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普遍不高,且极易造成思维僵化。物理课程中的一些知识内容,可以通过实验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学生在实验观察、设计与实地操作中,能够进行联想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活跃学生物理思维。如学习关于《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教师可以设计人工实验,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模仿和体验力的作用;而对于教材中提到的磁场,教师可以使用指南针、磁铁石等对学生进行实验演示,另外,还可以借用电流、电压装置等操作演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原理以及磁声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原理。

结语

随着时代进步与发展,对于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物理作为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课堂中,应重视采取各种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意识,从而促使学生思维創造性得到提升,进而提升其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张鹏飞.论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培训,2016(04)228-229.

[2]甄士江.试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山东社会科学,2016(01)147-147.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