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对策

2017-01-15 12:40周勇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政治教学高中生活化

周勇

摘要:政治学科包含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大部分,可见,每一部分都与“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学习政治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也将对社会建设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生活也是政治教学的“素材库”,有取之不竭的教学资源。可见,生活化的政治教学体现了政治教育的根本,也将真正发挥实效。这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

引言:

一直以来,政治在师生的意识当中都是一门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学科,教学的实践性不强,也难以发挥教育的实效,真正作用于实际和学生的发展。如今,素质教育工作不断深入,政治教学也需要通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改头换面,提升效果,以此才能达到政治教学的最终目标。下面笔者将从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概念和对策两方面入手,分别展开论述,为一线的政治教师实施生活化教学提供参考。

一、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概念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指的是,在教学大纲目标和教育方针指导下,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政治知识为出发点,联系实际社会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政治教学,从而实现政治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实现高中政治教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生活经验提升政治教学质量。在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下,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是大趋所向,理论联系实际是高中政治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教学基础,从高中生的个性特点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努力实现高中政治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与事,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1]。

二、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对策

(一)组织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高中政治教学想要走出困境和误区,首要的一步就是要改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认识和看法。政治并不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更不是只有背诵了理论就能够学好。深入研究课本中的知识就可以发现,每一章的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学科的这一特点呢?首先,教师要从教学手段的改革入手,从讲解、灌输、“填鸭”的教学模式中跳脱出来,以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体现政治这一学科的特色及魅力,使学生在获得良好学习体验的同时,认识到政治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积极高涨。

例如,在学习《投资方式选择》时,我在课堂上组织模拟了“假如我有20万”这样一个情景,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理财方案,并说明理由。学生思想相当活跃,答案不尽相同,有根据储蓄存款获得利息收入,建议将钱存入银行,有根据股票获得分红和股息,建议将钱用于炒股,有根据国债的稳健性,建议购买国债等。最后我让学生总结为什么要选择某中投资理财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收益和风险并举的意识。这样,学生能够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讨,发挥了自己的主体思维,成为课堂的主体,既掌握了各种投资方式的相关理论,也树立了一定的投资理念,为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精心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政治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要求,将教材知识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实现知识和生活现象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师应意识到教材内容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各种因素的整合,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否则会使政治教学枯燥无趣。教师应结合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特点,深入分析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通过阐释具体的生活实例,加深学生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以学习《企业的兼顾和破产》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中国的洗衣机大王――威力洗衣机被民营企业东菱凯琴收购的事例,引起学生对企业兼并和破产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索企业生存策略的热情[2]。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中的案例,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用所学习的知识关注周围的人与事。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政治教学生活化,不能将教学内容完全停留于课堂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生活情境,采用亲身实践的方法或情境模拟的方法让学生去实际操作和模拟,通过形成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课堂上探究内容的真实、具体。

例如,在学习《多变的价格》时,我受到《名词点击》中《买方市场卖方市场》的启示进行了一个情境创设,我让一个学生扮演洗衣机生产商,一部分学生扮演冰箱销售者,另外一些学生扮演成购买者,模拟洗衣机交易,要求“生产商”根据冰箱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冰箱价格的变动及时作出是扩大生产还是缩小生产的决策,并要求同学对“生产商”的决策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课堂气氛顿时活跃,“生产商”的每一次决策都引起激烈的争论,争议双方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书本的理论知识。以上,通过将教学内容的探究与情境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有真实感受、有思想表达、有学习兴趣,能够很好地达到教学生活化的效果。

(四)组织讨论生活化的实际问题

如今,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学活动需要由二者共同配合开展。传统“一言堂”式的教学已经落后,师生的共同探讨、合作、探究才是新时期教学的主流。课堂上,教师应多组织讨论一些生活化的话题,师生共同参与,发表看法,教师不“镇压”学生,不要求他们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营造出轻松、活跃、开放的生活化课堂。如在教学《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时,首先给学生播放视频《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与发展简介》,引导学生结合视频内容讨论教材中的探究问题。然后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同学们,早在2001年我国就加入了WTO。但是,加入WTO对我国来说到底是利还是弊?请看下面PPT中的两个观点。PPT中分别展示加入WTO的利和弊,让高中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從目前的研究实践看,政治教学生活化实践与研究还只是开始,实施过程中还会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反思和修正,还有待高中政治教师不断进行反思性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月霞.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对策[J].学周刊, 2016(28):162-163.

[2]杨之.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对策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5(3):14-14.

猜你喜欢
政治教学高中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浅析初中政治教学的改革思路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