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2017-01-15 12:40张毅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张毅

摘要: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模式下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在关注学生的英语书面成绩时,还应了解学生的英语自主思考能力,他们能否在课后轻松展开口语对话,英语的任务能否自主的完成,对英语的理解能否深入浅出,而不是仅从学生的英语书面填写中去分析其英语水平。高中英语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的词汇记忆、句式分析能力,他们的阅读理解却参差不齐,阅读教学应改变墨守成规的形式,通过多元化的互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可自由的阐述阅读的观点,表达阅读的意见,潜移默化的塑造学生的英语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引言: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英语的层次化理解能力,在阅读中尽情想象,结合英语的有关元素将新知识点融会贯通,激发对英语的创意思维,目前英语阅读中还存在较与学的问题,教师应明确阅读教学的不足,填补学生的认知空缺,按照阅读的流程展示开英语阅读素养的培育计划,强化英语阅读的有效性。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

高中时期学生的课业压力较为繁重,他们已经着手准备高考,此时缺乏英语的细致阅读耐心,英语的阅读中囫囵吞枣,且教师对英语的阅读认识也不深,通常概略性的阅读后,就急匆匆的展开重点的知识解读,学生在学习中阅读的时间少,又没有归纳到英语的重点问题中,课余时间做联系而少阅读,甚至直接的略过英语的阅读,采取中文的翻译形式说明该阅读素材的意思,针对特定的句式、前后语句的意象解说很少,学生通读文章下,阅读的记忆不深,导致很多学生再次翻阅英语的课本时,阅读页面的内容感到陌生。

2.课外拓展教学,忽视文化知识的熏陶

英语是国际语言的沟通形式,除了汉语在国际上较为普及外,英语的应用范围较广,学好英语是必要的,而教师只看到了英语短时间的考察指标,对英语中的一些枯燥内容重复的讲解,但缺少英语文化知识的导入,学生对于英语有关的文化信息知之甚少,这也是高中时期学生仍旧没有达到英语入门水平的原因之一,他们被动的学习,始终与英语知识有距离感,学习过程枯燥,对有关的文化背景一无所知,这样呆板的学习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停滞不前。

3.阅读策略欠缺,学习能力发展受阻

阅读教学的形式单一,学生阅读的方法也很单一,阅读的习惯没有养成,教师单方面的认为英语阅读的最终目的是答题,只要题能够答对,学生是否具备阅读能力并不重要,一些阅读的题型较为独立,比如一些相似词的填补,学生只要理解改词的词义,明确改词在何种情境下来运用,理解改词定位的一句话就能够答对,而无需统关全文,阅读的倾向性训练,使得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高。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式

1.问题导学――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在阅读中自然衍生的疑惑,转化成直观的问题,通过问题的思考分析,掌握文本的大意,消除阅读的困惑。例如:教学诗歌《Brother》和《Summer》这两首cinquain时,教师提出阅读引导疑问:“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m and his brother? What is your understanding of summer? What are your feelings after reading?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key sentence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学生的解读不一,且相关的问题较为开放,需要学生深切的去体会才能够回答,教师结合学生的阅读反馈,不仅在思维碰撞下,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还能够纠正学生的语言表述错误,强化学生的阅读表述能力。

2.思维引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在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的思维引领工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提问的时候,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不应直接说出问题的答案,而是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一步一步让学生回答,当学生无法回答的时候,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启示,学生在教师的启示下回答出问题。诗歌在创设情景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诗歌可以用优美的语言,通过对一件事、一份情或一个特定场景的描述,激起学生的无限想象。例如,在教学上面所提及的那首诗歌《Summer》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Whether the writer likes summer or not and why?”,体会诗人的语言,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自己的脑海里勾勒一幅画面,体味诗人那份淡淡的夏日清新。

3.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情感体验主要是指: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那些既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又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能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对这些素材进行多元的解读的素材,同时启发学生把理解和体验外化,用个性化的语言或其他方式展示自己的内心感受,让自己的情感在教师的引领下得到升华,进而形成文化意识。在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选修八Unit4《Pygmalion(皮格马利翁)》课中,教师以问题导向“What other things show one's status in society apart from how one speaks?”来带领学生去品评文章的语言,从而对不同文化社会背景进行思考。其改编作者肖伯纳的幽默和犀利同样具有独特的魅力:来自社会下层的卖花女,与上层社会的皮克林和希金斯教授的对话和他们各自具有的代表性语言,表明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人的自身素养和所处阶层。这些文化的比较在潜移默化之中体验了不同的文化差异,形成了文化意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阅读是基础的教学内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潜能的必然途径,教师应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推动学生走上主动的阅读舞台,强化学生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实践探究以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为例[J].英语教师,2017(05).

[2]程晓堂,赵思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05).

[3]宗兆宏.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 .以牛津高中英语M8 Unit4 Reading 同课异构课为例[J].英语教师,2016(24).

[4]廖國荣.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亚太教育,2016(25).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