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2017-01-15 12:40胡正学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心理健康家长

胡正学

中小学时期是一个人初步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际观和认同观的重要阶段,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更是奠定个入今后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搞得好,打好了根基,社会和谐氛围的营造也会在人生的起跑阶段得到夯实。心理健康教育搞不好,中小学生首先从心理上孤独自己,与亲人、师长、朋友乃至社会为敌,构建和谐社会也将成为空中楼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以及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构建, 都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一、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误区

:一是

认为 “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没必要在中小学教育中普及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二是认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个别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三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归属德育工作,是专职心理辅导老师的任务;四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搞心理测试;五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二、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就目前的现状看,中小学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其原因大多是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地调适和解决。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小学生心理问题频频出现。并且人数越来越呈上升趋势呢?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对新环境的适应。刚入校的中小学生面临两种新的环境,一个是生活环境,、一个是学习环境。这两个环境,都要求学生很快地适应。二是人际交往。现代中小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等。三是个人情感。中小学生因生理特征的发育逐渐成熟,使得他们心理上也产生了变化。 四是现代教育已将计算机和网络引入了中小学课堂。不少学生一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另一也被网络木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学生对网络产牛依赖性,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每天泡在网巴, 玩网游,沉酒于虚拟世界,白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正常的 认知、情感和心理定 位,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塑造; 迷恋网络还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乱语、行为怪异。

三、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对策:

1、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班主任除了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想教育能力外还必须有心理辅导能力,不断提高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心理危机干预

能力及心理健康知识素养。

2、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

和其他的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 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教师侮大大量而具体的教育教学上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

真正做到实处。

3、注重实践活动,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干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为此,我们倡导拄重实践,给学生机会, 让学生在参与中、在

“ 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4 、家庭社会共同参与,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各种社会现 象、社会奥论、影视文化与传媒等社会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

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 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 心理健康

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开展。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策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获得来自利会的支持和认可,尤其应获得来自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旧框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才观,获得家长的支特和认同,鼓励家长参与,创造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待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 ,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心理健康家长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