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

2017-01-15 12:40龚纯江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教育对策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

龚纯江

摘要: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城市一体化进程的发展,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他们是我国城市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目前,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生活方面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已经上升为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失家庭教育,缺少父母的亲情与陪伴,在心理上存在着很多障碍和问题,学校教育方面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本篇文章通过分析和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及受教育情况,并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合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教育对策

引言:

农村留守儿童就是父母进城打工而被留在农村,委托其他亲人照顾的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的提高,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导致孩子留在农村被家里老人或者亲戚照顾,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同时也被社会所关注。近几年来,尽管社会加大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社会福利方面的力度,生活条件与学习环境也得到了逐步的改善,但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

(一)自卑心理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跟其他孩子不一样,没有父母的疼爱和关心,也缺乏保护,所以,农村留守儿童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时间越长,孩子们的自卑心理就会越来越严重,一旦真正的形成了较强的自卑心理,那些许许多多的负面情绪也会随之而来,严重时甚至会使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二)行为认知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与其他非留守儿童相比,在行为认知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行为偏差主要变现为,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留守儿童对周围他人都产生了强力的敌对心理,同时还不听他人教诲,在学校违反校规校纪,更严重的甚至出现偷盗、吸烟、赌博等情况。认知偏差主要表现在孩子们的心态上,由于父母长期进城打工,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中更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认为父母进城打工是因为讨厌自己,老师上课没提问到自己也是因为不喜欢自己等等。这种心理上的认知,导致大部分留守儿童对学校对学习产生了消极情绪,他们认为学习没什么用处,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越来越低下,学习也不求上进,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成绩普遍较差。

(三)性格孤僻

农村儿童的留守经历对儿童的性格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因父母长期在城里打工,留守儿童缺少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委屈以及发生的冲突和一些消极情绪都无法与人诉说,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慢慢的情感的缺少让他们的性格和人际交往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性格也会变得越来越孤僻。由于父母的长时间缺席,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对人的基本信任,也不能很好的与人相处。

(四)叛逆心理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都有较强的叛逆心理。因为没有足够的安全感,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物都没有基本的信任,充满了怀疑,时间一久就出现了严重的逆反行为,例如没礼貌、不听管教、经常给别人恶作剧等等,这个时间段的孩子,会对亲人老师同学都产生叛逆心理,听不进任何人说的话,把自己封闭在内心的世界里,在这些孩子们的童年时期留下的留守经历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五)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农村孩子的父母进城打工,无非是为了有更好的生活质量,但是,他们缺失的这段时间是孩子们最童真的年纪,这些孩子们的父母无法想象到他们短暂的缺席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影响。这个阶段,正是孩子们身心发展的最佳时间段,他们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父母为他们指导学习,然而父母长期在城里打工,根本无暇顾及到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再加上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在学习上提供帮助给他们,也没有人监督他们的学习,导致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不高,也不能及时的完成课后作业,最终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二、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建议

(一)学校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之间的联系

学校要与留守儿童的家长取得联系,并定时的进行沟通,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也能让留守儿童与父母进行交流,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发育要多加关注,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护,缓解孩子们内心对父母的思念。

(二)在学校开展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还要为留守儿童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进行教育和指导。引导留守儿童认识到父母进城打工是无法改变的现状,讓他们能够以健康的心态来面对,教育他们父母不在身边更应该积极的面对学习和生活,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断的帮助留守儿童消除负面情绪,让他们健康的成长。

(三)对留守儿童实行寄宿制管理

让留守儿童住校进行统一的管理,能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校园里,能够提高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能够交到更多的朋友,也能改善他们的心理环境,帮助他们健康的成长。

(四)国家要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保障制度

为了农村留守儿童能够更好的接受教育,国家要不断的完善农村的教育保障制度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留守儿童的重视,对留守儿童进行补助,让这些孩子能够健康的学习和成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教育问题是当今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必须要对留守儿童加以重视,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教育问题,需要得到学校、老师、家长和社会等方面的关注与帮助,让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范先佐,郭清扬.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2]赵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3]王晓丹,陈 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认知偏差的比较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7—61.

[4]周宗奎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猜你喜欢
教育对策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效开展写字教学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成绩分析及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浅议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