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研究及策略分析

2017-01-15 12:40陈莲辉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解决策略现状分析

陈莲辉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一直是令教师和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日常生活中缺乏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导致进行写作时不知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写出的文章空洞乏味,使学生逐渐失去写作的信心,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发展。对此,教师要及时的转变教学理念,并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能灵活的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写作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大胆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分析;解决策略

引言: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和深入,社会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语文老师在给学生进行讲课的时候,要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让学生的发展变得更加的均衡,因此,语文作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也需要老师加大关注的力度,顺应新课改的趋势,思考出正确的教学措施,来让学生们的学习有效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当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就解决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与各位进行分享,希望能够给各位带来一些帮助和参考。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

1、写作内容较为空洞

小学生基于他们的自身特点,缺少必要的社会阅历,并且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同大人相比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1],所以,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许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写什么样的话题,他们在面对题目的时候很难把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及观点完全的表达出来,这就造成了小学生们写的文章大多数情况下都略微空洞乏味,难以吸引读者们的阅读兴趣。

2、缺乏语文知识积累

老师在对学生们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都会给学生们强调“我手写我心”,鼓励学生们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完全的抒发和表达出来,借此来让文章更加生动和充满感情。但是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由于小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储备总量十分的有限,对于那些华丽的辞藻,学生们不能够很好的进行运用,比如,学生们在表达开心的时候,只会用“我开心地笑了”“我非常高兴”“我今天过得很开心”等,而不能够灵活地选择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致使作文水平较低。这就导致学生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会遭受很大的心理压力,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严重的情况下还会让学生们对于写作产生恐惧的想法,给学生们的学习造成巨大的负面效应。

3、教师不注重作文与生活的联系

在老师对学生进行作文授课的时候,很多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写作技巧,通常情况下都会要求学生们使用已经成型的作文模板,让学生们进行套用,但是这些老师没有充分的意识到这些写作模板由于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存在着很大的距离,不能够有效的激发出学生们的写作灵感,进而使得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2]。

二、小学语文习作的教学策略分析

1、联系生活实际,观察生活现象

在小学的作文写作中,更加注意生活化趋势。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要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阶段的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比如说组织学生观察校园的变化,春天或者秋天的时候,带领着孩子走进大自然,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同时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去做一些乐于助人,观察老年群体的公益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

2、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小学生写作水平并不是天生的,这种能力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如果小学生在平日里基本不动手写东西,那么当他面对一个作文题目的时候,就算他有很多的想法想表达出来,他也会很难下笔,很多小学的语文教师会通过各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比如说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写一段话来表达自己的读后感,而相对高年级的学生就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更多的字数,而且写的时间也会更加频繁,从以前的一周一次可以增加到一天一篇,这样长期的积累可以培养良好的写作思维。

3、多样化的评改方式,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

首先采取学生自评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客观地面对自己的文章,发现优缺点。同时教师要指出学生习作中具有共性的、针对性的問题,引导学生思考。再采取学生随机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评改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这种自评加互评的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也能让学生在互相评改的过程中改正不足、收获益处[3]。因为小学生语言基础薄弱,经常无法发现病句错句中存在的语法错误,所以教师可以挑选出不同学生的好词好句或典型错句写在黑板上,先进行示范评改,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互评效率,让学生在练习评改文章的同时提高了自己写作的水平。

4、扩大阅读量,积累优秀作品素材

小学生的实践机会不多,主要知识和素养来源于书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示范作用,帮助学生观察和分析名品佳作如何采撷创作资源,做出典型习作分类分析。同时,中高年级小学生的识字量和主动学习意识都比较强,教师应当顺势引导,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给学生讲明阅读和习作之间的密切关系,告诉学生阅读优秀作品是作家成才的必由之路[4]。教师可以列举名人与阅读的轶事,让学生在课外积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结语:

虽然现今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仍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但是,笔者认为,只要教育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合理的习作教学方案,采取有效的习作教学策略,小学语文习作会不断取得进步。学生也会在正确方法的引导下逐渐发现习作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淑英.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研究及策略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6(12):66-67

[2]王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12):84-85

[3]陈海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研究及策略探讨[J].时代教育,2016(22):220-221

[4]张立明.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及策略[J].天天爱科学,2016(14):85-86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解决策略现状分析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在体育课中设计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