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探究

2017-01-15 12:40黄静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教学实践培养策略

黄静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中的必修学科,知识理论大多来源于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加之数学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应用性特征,尤其是数学计算能力是小学教学的重点内容。良好的数学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和保障,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生计算原则模糊、计算过程中大意而导致结果错误的情况,鉴于此,我们应当重视对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高效合理的数学教学计划,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小学正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活跃和学习习惯养成的黄金阶段,这一时期的教学往往回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计算能力作为生活实践中广泛应用的一项基础社会性技能,对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制定计划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学生计算原则掌握不牢固,运算过程中粗心大意等问题,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数学计算的准确率。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遇到的问题

尽管素质教育改革在小学教学体系中的不断深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依旧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环境紧张,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其中学生在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对数学计算公式和规律掌握运用不熟练,计算结果往往出现误差,准确率不高,例如在混合运算中,学生往往弄混计算顺序,先算加减后算乘除,在细节问题上经常出错,最终导致计算结果出现错误,如在25*4+6*10=106*10=1060计算中,学生明显弄混了计算顺序,没有先进行乘法计算在进行加法求和;二是学生的乘法口诀背诵不熟练,记错弄混了乘法口诀,最终导致计算结果出现错误;三是学生对数学计算能力准确度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解题方式和答题规范上,忽视了数学计算的细节问题,以上的问题导致了学生计算准确率低下的状况。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支持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利用率,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积极地创建有趣的教学情境,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学习环境中提升计算能力和准确效率。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加强应用题的练习量或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从而让学生发现数学解题的趣味性,“计算1+2+3+4+5+6……+98+99+100=?”让学生可以在探究性学习中发现规律,换位相加最终得出50*100+50=5050的结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对数学探究性学习兴趣,借助课本、硬币、树叶和地板等面积进行列举比较,让学生理解平面面积的概念并且制作面积换算的表格来加深学生关于面积的知识概念的了解和掌握。例如在具体面积的求值的应用题“长方形游泳池长为15米,宽为12米,求长方形游泳池的面积是多少?”通过实际生活应用题的训练培养学生对于数字的敏感性和运用数学理论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学生对计算原则的掌握,保证计算的正确性

大部分高年级学生过度重视高等数学的解题方法和答题规范的练习,反而忽视了基本计算规律的学习,在计算中往往因为计算规律的错误而造成整道题的计算错误,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对学生运算规律的讲解和记忆,避免学生在计算细节上出现错误,致使计算准确率降低。例如在计算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口算的失误:“112-50=72”、“6*8=54”等常识性的计算错误和运算法则的错误:37.8*6+37.8*3+37.8*11=?未能完全掌握提同类项的方式转换成37.8*(6+3+11)的形式,所以十分有必要在低年级时增强学生的运算法则和规律的训练,避免出现低级错误,致使计算错误,这需要学生更加细心的进行计算,完全掌握数学基本运算规律和法则口诀。

(三)增加口算和估算的习题训练,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及时的进行习题训练,通过大量的口算和估算数学题的计算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口算能力。例如:运用数的组成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做减法,想加法;转化为整十数加减一位数;转化成20以内的加减法;把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转化成一位数减一位数;先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转化成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然后再转化成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用乘法口诀直接求积、求商;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口算;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教给学生一些运算技能,不断提高口算能力。

(四)养成记笔记和改错题的习惯

在学习中学生应该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将经典例题和计算错误的例题记录到笔记本上,方便以后的复习和查阅,避免今后再犯同样的错误,记笔记和改错的学习习惯适用于全部学科,对学生将来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回顾以往所学的知识和出错的部分,引以为戒,全面提升学习能力和计算准确率。

教学案例:在“小数计算”的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数学习题训练,如:“3.5*0.3=? 12.5÷0.5=? 7.5*13.2=?” 等题目的计算,并将计算错误的题目及分析结果记录到错题本上,养成良好的数学改错和复习的习惯。

三、结语

综上言之,准确良好的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前提保障,也是一项基本的生活技能,但高效快速的计算能力不是短时间可以养成的,这需要教师长期的工作努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建趣味性课堂,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毕克香.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J].学周刊,2016(06):137-138.

[2]王丽梅.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5(09):104.

[3]赵静.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探究[J].求知导刊,2014(10):95-96.

[4]郭世杰.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学周刊,2014(07):109-110.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教学实践培养策略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