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7-01-15 12:40娄心勇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新课标学习兴趣

娄心勇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将过去教师作为教学准则的教学大纲变为了课程标准,体现了新课改中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如今,基础教育阶段已经开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开展教学,体现出了新时代教学的鲜明特点。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也开始逐渐向着学生主体、自主学习的模式转变。本文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入手分析,提出了几点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学习兴趣;自主学习习惯

引言:

过去几次的课程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对我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今,新课标再次提出,对教学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提出了更加明确的高要求,高标准。就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师需要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调整为主动学习,让他们积极、自主学习,逐步向学生最终实现自我教育过渡。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

新课标中提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目标,要求体现学生的主动性[1]。而主动学习的重要推动力就是他们对学习产生的强烈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仅是为了达成新课标的要求,更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保障。这将成为他们自主学习的不竭动力。有了兴趣的基础,还需要通过长期的坚持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习惯的养成下,无需教师的督促和要求,他们也会自发的完成学习任务,进一步对知识进行探索和研究,有助于为数学研究培养出更多具有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习惯的策略

(一)运用激励策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相对于文化类的学科来说,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学困生”和“后进生”更多,这是由于数学知识的特点与学生的思维特点产生的矛盾所致,小学生的抗挫能力不足,在遇到了问题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放弃,而教师经常性的批评也让他们产生了“我不擅长学数学”的错觉。其实,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是难免的,只要教师能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放大他们的进步,以鼓励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就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学习兴趣自然会高涨起来。一次,我在课堂中提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头牛一天能吃掉12千克的草,3头牛5天能够吃掉多少千克的草?班级中名列前茅的学生迅速回答到:首先用12乘以3,算出3头牛一天吃掉多少千克草,然后将得数乘以5,算出3头牛5天的吃草量。此时我看到班级中一名数学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欲言又止,于是立即询问他有没有什么想要说的。他还没有说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在我和学生们的鼓励下他才鼓起勇气说:能不能先算出1头牛5天吃掉多少千克草,最后再乘以3,算出3头牛5天的吃草数量呢?无疑这也是一种正确的方法,我立即表扬了他能够以另一种方式来思考问题,也肯定了他的答案。在以后的数学课上,该名学生学习和回答问题更加积极了,产生了巨大的学习动力,课下完成作业也更加的自主了。可见,巧妙的采用激励策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是他们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习惯形成的先导条件[2]。

(二)生活化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奥妙

新课标中提出的要求也对教师的教学手段做出了调整,要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3]。因此教师需要调整教学的手段和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奇妙以及其实用性的特点。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部分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教材中抽象的例题变成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题目:分别有A、B两杯水,容量相同,在A杯中放入半勺糖,在B杯中放入一勺糖,哪一杯水更甜?学生们定会脱口而出B杯的水更甜,但为什么呢?相信学生都很难解释。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真实的实验,通过实验结果来引出本课“百分数”的内容,并用百分数的知识来解释水的甜度不同这一问题[4]。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了生活问题与数学的关联性,也通过有趣的实验产生了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这也将成为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促进他们学习兴趣的生成。

(三)体现学生主体,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首先需要确保他们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数学学习来说,自主学习的难度很大,在有了兴趣和自主学习计划的同时还需要掌握方式方法,善于自学并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时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布置一些自学的任务,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课前,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前,要求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的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来进行预习,记录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与师生一同探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制作图形、剪切、拼接图片来探索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与长方形面积计算之间的联系,最终推导公式。课后,为学生们布置复习任务,制定出明确的复习目标,将知识点进行拆分理解,各个攻破,提高复习的效率和效果。经过长期的坚持和训练,学生定会掌握预習、学习和复习的基本方法,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自学模式,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必教师要求,自然会积极主动的学习。

三、结语

综上可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既是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也是学生未来学习与发展的需求。如今,社会中需要的是自主化的人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无疑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影响深远,且有助于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将会作用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因而应成为当前教学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继红.浅谈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中,2014(5).

[2]朱孔德.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观察视角,2015(7).

[3]王小清.试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5,9:24.

[4]丰化清.浅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J].现代交际,2016,6:204.

猜你喜欢
新课标学习兴趣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