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

2017-01-15 12:40曹月娇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整合策略小学音乐教学多媒体技术

曹月娇

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满足了人们物质文化多元化的需求,并被广泛运用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将对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让学生在体验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小学阶段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对知识充满了好奇和求知,在把多媒体技术引入到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有利于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为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多媒体技术;整合策略

引言: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切实的满足学生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系统也在发展,而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教育教学活动要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多媒体技术引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响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融合多媒体技术构建知识体系,梳理教学内容

音乐课堂上不仅要教会学生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而且要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要求学生在拥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创新。从小学音乐课程的设立和课本的内容编排来看,其中所包含内容的儿童特色十分鲜明,这是音乐教育从宏观上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教学形势,在这种情况之下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的应用就显得“顺理成章”。为了配合新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使教学过程更为顺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为显著,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积极采取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首先能够在教育的基础阶段为学生提供更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适应性理解,其次,根据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通过积累素材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其音乐审美的能力。例如:在《春天来了》一课时,选择春天较为突出的特征,选择跟歌曲意境或情境相同或相近的资料,如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对于春天有一个更为明确的认识,让学生把握好学习内容,从而为歌曲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融合多媒体技术指导课堂教学,深化情境感染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设置多样化的情境教学模式。如果教师能在音乐教学中融合多媒体技术,密切联系观察、聆听和实践,并用精辟的语言引导学生,用真挚的、生动的情境感染学生,有机结合音乐欣赏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那么往往能收获绝佳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融合多媒体技术,能深化情境感染,帮助提高小学生的欣赏能力。例如:音乐作品《法国号》,它的速度相对较慢,表现出柔美的情绪,教师可将其输入计算机,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用不同的速度为学生播放,不难发现加快速度之后的音乐情绪变得更加热情、欢快,降低速度之后的音乐情绪则变得更加庄重、优美。教师再让学生通过哼唱、律动等形式感受音乐,体验奇特的音乐魅力。通过融合多媒体技术,学生能真切感受到速度在丰富音乐表现方面的作用。教师还可以此为基础,从计算机音色库里选择不同的乐器音色,引导学生听辨,感受不同音色对音乐形象及情绪所产生的影响。

三、融合多媒体技术指导乐曲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按照小学生的思维与心理特征,合理融合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小学音乐教学氛围,不但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观能动性,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情操。多媒体技术的交互功能能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维空间,使小学生在该过程中感受音乐知识和技能的真实、有趣、形象与实用,从而活跃小学生的思维,帮助提高其音乐审美能力。例如:儿歌《数蛤蟆》充满童趣,教师的教学要培养小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及表现能力。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他们的自制能力较差,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是难以完成的,欣赏更无从谈起。按照该儿歌的特征,教师可设计新奇的教学方案,融合多媒体技术编辑、组合《数蛤蟆》的碟片,并配上乐曲、制作动画,为学生创设演示情境。上课时,教师可让小学生模仿小蛤蟆的形象,以音乐律动的形式走进课堂,通过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播放动画,让小学生从音乐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中感受到美。

四、融合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多媒体的运用是当今教学手段的一种重大改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投影、录音、动画、影像等现代化教学媒体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于音乐教学中,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耳闻目睹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和历史画面,犹如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既创设了教学情景,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三个和尚》是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中的一首欣赏乐曲。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根据这首乐曲的这一特点,我精心设计了一个教学方案,以新奇为主,通过请学生讲述《三个和尚》的故事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播放动画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动画片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学生,于是我便抓住了这一积极的情趣,开始了新课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这一实践证明:教师因势利导,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尤其是用多媒体去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很好地调动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实现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有机整合。

结束语:

多媒体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整合是大势所趋,使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但也不可夸大它的作用,正如新課标所倡导的一样,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切实搞好当前的素质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张莉.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效果[J].课程教育研究,2017(30):189-190.

[2]陈咏梅.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5(06):120-121.

[3]方能苹.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J].考试周刊,2017(67):157-159.

[4]全琳琳.窥探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渗透[J].读写算:教师版,2017(25):155-156.

猜你喜欢
整合策略小学音乐教学多媒体技术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整合策略浅析
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整合
例说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整合策略
用流行音乐激活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
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游戏作用与应用
音乐教育新体系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