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探索

2017-01-15 12:40邹坐武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探索有效教学初中物理

邹坐武

摘要:初中物理的知识较为抽象,物理是以理论与实践两相结合的产物,只有通过理论基础的夯实,加上实验过程的演变,才能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的领会物理的真谛,感受物理的真知灼见,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打破墨守成规的形式,导入新奇有趣的内容,短时间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集中精神进行知识的吸收,囊括物理的重点要点去思考,也就逐渐的从被动的求知状态走上了主动的探知舞台,教师应在课堂上开创自由的氛围,引领学生展开物理的互动,围绕物理的知识情境进行透彻的分辨,学生在畅所欲言的表述中,对物理的记忆更加深刻,理解也更为明朗,拓展思维空间获得物理的现象与创新潜能激发。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引言:有效教学是基于课堂上的教学过程、结果、方式,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提高成绩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学生能够依托已知的物理知识,进行问题的延伸,迁移到未知领域上获得知识的整合, 将物理的内容融会贯通,逐渐的能够脱离教师自己去领会物理的内涵,教师应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结合学生的年龄层次,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帮助学生走出认知的误区,徜徉在物理美妙的世界中,进行知识的多层次辩证,学生碰撞思维的火花,逐渐的答疑解惑,了解新的知识体系,塑造物理求知的兴趣,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优化。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可创设情境,扭转抽象的知识为直观,让学生通俗易懂的记忆物理的知识点,简明扼要的呈递出物理的核心内容,学生在情境中,被物理的问题吸引,衍生探究的欲望,也能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逐渐的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参与到互动的各个环节,使得学生乐此不疲的参与物理的探究,导入生活的常态,学生不会感到物理的陌生感,充满了求知的动力。例如,在教学“物态变化”这节课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通常在下雪时我们并没有感觉很冷,但是化雪时却感觉很冷,这是为什么呢?又如,在教学电学知识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们都知道高压电是非常危险的,但是我们却经常看到小鸟站在高压线上,但却并没有发生我们想象中的触电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再如,在教学“浮力”这节课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我们都知道不会游泳的人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会沉入海底,但在死海中人们不但不会下沉,而且还可以长时间躺在海中看书,这是为什么呢?还有,在教学光折射现象这节课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课上准备一个杯子和一根筷子,将筷子插入水中,让学生观察筷子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注重习惯培养提高教学效果

物理学习是一个持续化的过程,教师应培育学生的物理习惯,让学生具备自然而然参与物理互动的意识,在脱离教师的辅助下,依然能够积极踊跃的进行自主的物理解析,对于操作,要明确仪器性能,并逐步按其实验步骤进行,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例如:在教学电路时,笔者创设这样问题情境:当同学们学完电路时,同学们在电学实验中连接完电路就直接接通电源,结果发现,达不到预定的效果。此时,笔者强调,现在接触的是低压电源,将来走向社会接触高压,触电怎么办?或失电火怎么办?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正确的办法是“识一查一连一查一通”,即先识别电路连接方式,检查各电路元件(用电器、电源、开关等)好与坏的规格,然后再连接实物电路,通过再次对照电路检查,再接通电源。笔者在教学时,这样处理问题,也是新课标规定要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效果受到事半功倍。

三、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找准自己的定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通过积极引导和互动的方式,增进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在一开始接触物理的时候,学生会因为新鲜感而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特别是知识难度的加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如果教学方法再过于单一,那么学习效率就会事倍功半了。为此,我们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克服恐惧心理,掌握物理知识的规律,从而突破学习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物理概念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教学过程,将学习过程分成实验、总结、概念、形成、规律、定义、理解、意义、应用、问题等环节,这样学生就会掌握探究学习的规律和方法了,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四、运用多种资源进行有效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能独立思考,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而科学探究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的活动,必须人人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充分开发和利用多媒体课程资源,是进行有效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滑轮时,要探究问题:外力提起绳端的距离与物体升高距离的关系。由于刻度尺刻度太小,在做演示实验时,后排的同学不仅看不见,就连前排的同学也难以观察到演示实验中这一重要关系。为此,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实验装置进行动画播放出来,让学生看得清晰,增大可见度,同学们经过细致的观察,处理获得相应的数据,同学们就能很快概括、分析出这一规律,很好地让同学们解决了这一教学的难点,既训练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观察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教学之目的。

五、结束语

总之,我们要不断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可以从以上多个方面加以提高,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为祖国的未来培养更多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忠. 新课标下几点尝试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J]. 读与写上下旬, 2013(22).

[2]王怀军. 对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J]. 新课程中, 2015(7):144-144.

[3]刘贵书. 关于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探索[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3(23).

[4]王茂峰. 关于初中美术有效教学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探索[J]. 学周刊, 2018(7):161-162.

猜你喜欢
探索有效教学初中物理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