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2017-01-15 12:40宾学强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读图能力初中地理培养策略

宾学强

摘要:素质教育改革在初中教学实践中的深入发展推动了传统教育理念做出了调整,人们愈发的重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初中地理而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能力便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地图是各类自然自然因素与人文地理因素的综合性知识体系的具体表现,其学习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运用能力以及推理思维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作为初中地理教师的我们,应当夯实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推理想象能力,加强生活化教学和针对性习题训练,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读图内容占有很大比例,通过地图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地形地貌和地理现象。地图是与地理共同发展的,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这是地理的一个特点。地图中包含了许多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初中生在学习地理时要想有很大的进,首先就必须能够看懂地图。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地理读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使学生建立读图意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进行阐述。

一、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要性

地理是一门涉及面广泛的学科,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花比较少的时间而能较系统地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进取的品质,这是每个地理教师的追求[1]。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初中课程安排情况,在有限的地理课堂中充分实施“读图”教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常言道:“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地理事物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知道,地图在地理学习和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集中了客观世界大量的信息,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概括出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或图表是学生的必备技能,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因而在地理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地图作为“桥梁”来讲解知识点,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这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因此在初中的地理课堂中应该加强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二、地理教学中提高初中学生读图能力的措施

1、夯实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为读图教学奠定基础

地图是各类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地理因素信息的结合载体,包含了大量的地理知识信息和地形地貌信息,对于地理教学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读图能力不但可以提高初中地理课堂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地理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3]。归根结底,地图是地理知识的延伸和信息的综合运用,为此,在进行读图教学之间首先要夯实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在接下来的读图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世界地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个巨大的地球仪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为学生讲解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的相关知识,即亚非欧和南北美以及大洋洲和南极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只有学生牢固掌握了基础的地理知识才可以更好的进行地图信息的读取;随后为学生讲解地球的经纬线知识,在地球仪上为学生指出赤道穿过的主要地区和地理学科中重要的南北纬回归线23.5°,和66.5°的南北极圈,为学生普及主要的地理分界线。,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读图知识。

2、加强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教学这更有利于学生对整个地理事物变化过程的观察。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求知欲,又培养了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4]。例如在讲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城市天气的比较中,凭教师的讲解一时难以讲解清楚。但采用动画,并配以比较形象的风雨声,不仅真实的再现了该城市的天气变化过程,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并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该知识要点。把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图画的方式印在大脑中,形成“见文生图,胸中有图”。这种良好的文图转换能力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最高境界:用图学习,用图记忆,用图思考。能达到这样能力的学生,在做试题和练习时能通过这种转换把已知条件直观明朗化,思考过程缩短、思考难度降低、解题速度加快。学习速度和能力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也会提高学习兴趣。

3、让学生动手绘制地图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绘制地图的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比如在教等温线,降水量的相关知道点的时候,我就布置学生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在观察他们绘制图表的时候,我发现许多同学没有注意到纵坐标中有兩侧的单位,一侧是气温的单位,另一侧是降水的单位。所以在绘制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画气温曲线图时,要参照气温的单位,而且必须画曲线而不是折线。画降水柱状图时,要参照降水的单位,要画成柱状,不能画成曲线。画完之后,学生对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有利于学生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说出气候特征,进而判断气候类型。

结语:

综上言之,地图的学习占据着初中地理学科学习的巨大比重,可以说地图就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类习题亦是对学生地理综合知识的考查。鉴于此,作为初中地理教师的我们应当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方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和微课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加强地理读图类的习题训练,帮助学生稳固的掌握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汪富明.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时代金融,2018(24):299+304

[2]田雨.初中地理教学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81+132

[3]王丽慧.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5):68-69

[4]单连宏.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02):54-55

猜你喜欢
读图能力初中地理培养策略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读图能力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定向运动制图能力与定向运动员能力提高的研究
中国现当代绘画鉴赏对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