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意识培养的对策

2017-01-15 12:40马姣月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对策学生

马姣月

摘要:情感意识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先天能力,是一种以感知为主体,不断的累积知识素养,具备理性的分辨能力后,強化的情感认知,与学生的认识思想、言行举止、道德水平均有直接的关联,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历史的信息较为零散,但每一部分的历史内容都能够给人多层次的启发,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正是起到了这种前车之鉴的作用,利用历史的发生发展,给人以警示,我国的历史悠久,千年的时光流转中,前人的智慧波及到如今的社会进步,应在历史的教学中,通过历史的信息传输,强化学生的情感干预,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学生;情感意识培养;对策

引言:初中历史的知识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学生对于未知的历史均抱有好奇心理,在好奇的基础上,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又很难代入情感走进历史之中,感受历史的真知灼见,为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促使学生借助历史的问题获得自我的思维启蒙,迁移历史的知识到学生的自我情感中,获得精神的熏陶,教师应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通过多元化的知识导入,融合生活中的疑问,让学生将日常的情感表达习惯转化到历史的情境中,分析历史故事的情节变化规律,结合历史的过程感知新时期高素质人才需具备的思想, 自主展开查漏补缺,强化历史的学习兴趣,并升华情感的认知能力。

一、利用历史学习兴趣,有效培养情感意识

历史的知识资料中,融合了诸多的人物平生经历、故事发展转折、诗词歌赋戏曲、数字科学、传统文化、斗智斗勇等情节,这些内容均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理被调动起来,教师就可以借助历史的背景、拓展等信息的导入,融合情感的表达,鼓励学生结合有关的事件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述独立的想法,学生可转化角色,从一个旁观者的看客心理,转化为主人公的心理,来分析:“如果你是…你遇到了…你会…”学生自然的走进历史的情境中,潜移默化的受到了历史的情感熏陶。比如:在讲授《春秋五霸》时,结合“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和“卧薪尝胆”等成语故事的讲解,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内在关联,同时还能够懂得历史人物处事的情感方式。也会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去追问相关的知识点,进而加强各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联系,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情商发育。这既是历史知识也是精典的文学作品,更是培养学生情感意识的重要素材。

二、借助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树立学生人生观、世界观

初中学生世界观的培养主要的方式是通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以及在社会中自身的体验,尤其是学习历史教科书中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典型人物、历史性事件、重大的发明发现,对初中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影响最大。初中学生通过历史教学,可以正确认识世界及各个国家的过去、现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有重要作用。千百年来,历史事件总会一些惊人相似的地方或事件出现,通过历史的学习和深入分析,可以揭示许多社会发展奥秘,预测出社会前进的未来方向,这也就是历史对人类世界观最大的影响和贡献。历史教学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手段,把前人的生活重现在学生的面前,包括历史中成功的案例和痛苦的失败,历史教科书中汇聚了人类宝贵的经验和才识。比如:在中国历史的学习时,学生能感受到民族的伟大,同时为那段历史的辉煌而自豪;每当学到抗日战争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中国人所遭受的屈辱和迫害可唤醒学生的民族尊严;在见证了中共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小康社会的时候,便进一步坚定了学生爱国的信念,激发学生珍惜现在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情感。

三、采用多样教学,从学生情感内部适当引入

不同教学方法的采用对学生情感方面的影响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历史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尤其需要谨慎选择。以此笔者将提供两种可供借鉴的教学办法:第一种是传统的讲述法,不过这里的讲述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适当的故事案例来增加教学课堂的生动活泼,尤其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事件时,他们是完全陌生的,所以教师应该努力缩短这种学生和历史之间的距离感,而历史又是极为生动形象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并且可以适当地引用学生生活当中常见的事物作为参照,以此加深他们对历史的印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因为有教学时间的限制,所以很多内容都是经过高度浓缩删减后的精华,但这也就导致了许多生动性的丧失,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启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学会将知识进行联想贯通,对于具体的历史事件,课本的交代线索是极其有限的,所以老师要适当地为学生“添油加醋”,这样可以让他们对历史有一个更为形象立体的认识。

四、搜集图片,扮演角色,感受历史人物风貌

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历史人物图片,直观形象地感受历史人物,与历史人物融合感情。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当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升华了情感,还原了历史人物真实鲜活的面容,用图片来诉说历史故事,解读历史资料,使学生体验美与丑、善与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倒退,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感受隐藏在图片背后的喜怒哀乐。图片中,历史人物的举手投足,都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真实的历史故事。例如,让学生选取自己敬重的历史人物,作为图片展的主题,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图片、制作图片、展示图片,加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培养学习的兴趣。扮演历史人物激发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我,增强了教学的实践性,把历史人物融入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开展“我是古人会怎样”活动,让学生感受古人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思想感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表演能力,培养了协作精神。

结束语

总之,历史教育肩负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方面的任务,教师要在历史课中渗透思想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热爱历史的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刘亚丽.中学历史学科特殊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2]刘淑艳.中学历史教师人文素养现状分析与培养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5.

[3]刘玲.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分析[J]. 中外交流, 2017(46).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对策学生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学生写话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策略
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