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1-15 12:40蒲俊蓉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应用路径初中物理微课

蒲俊蓉

摘要: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时期,有效选择教学方法提升初中生的物理素养是当前我们需要积极关注的问题。微课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支撑下的新型教学方法,将微课教学模式合理应用到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有效课堂构建提供契机。基于此,笔者将以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为例,分析微课在其中的应用路径,希望本研究内容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物理;微课;应用路径

引言:

现代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的教学模式在发生转变,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体现出创新性,传统教学模式被突破,为有效课堂构建提供了助力。微课的核心部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教学重难点而制作的简短教学视频,一般5-8分钟左右[1]。该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学生的针对性学习,符合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在教学主题上比较突出,也符合初中生的兴趣特点,因此具有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活动中进行应用的必要性。

一、“微课”教学法合理运用于课前预习阶段

课前预习的重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听课效率,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但是当前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容易忽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并且尽管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进行预习,其积极性也不高,为预习效果带了不良影响[2]。因此,将“微课”教学法合理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首先就需要从课前预习阶段入手,做好这一阶段的预习工作。比如,在学习“光的色彩”这部分的知识点中,我提前制作好“微课”视频,在视频中融入光源的介绍、人造光源的定义、特点,之后再对光的色散和光的三原色进行简单的讲解。一般来说,将所制作的“微课”视频控制在五分钟以内,让学生通过“微课”提前感知所要学习课程的知识点,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预习方向。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展中向学生提问预习中涉及的知识点,以此來提高学生利用“微课”视频预习的效果。

二、合理规划内容,扩充教学资源

微课教学模式的一大应用优势就是利于实现教学资源扩充,我们在指导学生开展物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合理应用微课教学资源利于帮助学生实现扩展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初中生的物理素养培养具有积极影响[3]。在初中物理微课教学过程中,要保证物理微课整体规划合理性,要保障初中物理微课教学成果,进而完善教学体系以及规范,防止形成良好的建设体系和规范,从而避免物理教学重复利用和碎片化问题出现。另外还要实现初中物理微课教学和别的学科教学的有效结合,注重内在练习。如教材中的电路连接问题,教师可先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电灯、空调等物品,并将电路连接问题按难易程度分成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分层组成小组并分别就电灯之间的串联、并联和空调的室内电路连接与外机电路连接等进行探讨。通过画电路图、搜索相关资料等方法,学生最终将复杂的电路问题清晰化,也增强了对物理知识的趣。

三、实验教学中渗透微课理念

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微课教学理念渗透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可以起到简化实验教学过程、降低实验操作风险、优化实验教学效果的作用。因此,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合理渗透微课教学理念,选择合理的微课教学方式,构建有效课堂。比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教学中,笔者试图将传统教学与微课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力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笔者采用传统教学形式,让学生明确实验的原理,接着利用微课教学视频,细致介绍实验仪器及连接方法,然后利用提前录制的另一个微课视频,分步演示实验操作过程。这个时候,笔者可以一直在学生身边,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最后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集中讨论总结。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直观了解实验的方式与流程,教师也能够及时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实验教学的整体成效会更高,学生对于这个实验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

四、微课在物理情境创设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知识涉及电流、电压、电阻、光、透镜、磁场等抽象概念,初中学生在初次接触时,难免在学习与理解中能力有限。一方面是因为物理学科部分知识极具抽象化,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不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与物理现象相关的生活实践事例。微课在物理课堂的应用,有利于运用多媒体视频、音频,将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导入到课堂中,使学生的畏难心理逐渐减少、消除[4]。比如,在学习惯性时,教师可以在课前从网络上查询公交车突然启动与突然刹车时的影像,剪辑保存。在课堂中,教师可以事先询问学生对于惯性的理解,可以列举坐车的事例,问学生在坐车时,车子突然启动,自己的身体倾向哪个方向,既使班级学生集体参与课堂互动谈论,也能活跃课堂气氛,拉近物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距离。当部分学生的记忆点发生模糊时,教师可以运用提前制作好的微课视频,使学生在观摩视频中加深对惯性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此外,微课用于教学课程导入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在讲解浮力时,教师可以运用水、食盐水、红墨水、鸡蛋、筷子录制趣味视频,将红墨水注入盛满清水的水杯中,再将溶度极高的盐水倒入其中,盐水与红色淡水分层后,小心将鸡蛋放入其中,观察鸡蛋的悬浮位置。这个视频较为简单易操作,且实验有趣好玩,用它作为课程开场导入展示,有利于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与学习兴趣。

结束语:

综上,针对微课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我们结合初中物理学科教学需求,发现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具有显著的教学应用优势,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合理选择微课应用方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我们应该在将来的物理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应用、探索和完善,使它更好地为初中物理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徐剑伟.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6,34,11(07):214-215.

[2]许国鹏.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15):167-168.

[3]苏静.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11(33):278-279.

[4]孙既宏.“微课”教学的策略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2(35):185-186.

猜你喜欢
应用路径初中物理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工业自动化控制中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路径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刍议小学数学对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