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2017-01-15 12:40丁正和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改进初中物理新课改

丁正和

摘要:实验是物理教学的核心,脱离了实验的物理教学是没有任何依据,缺乏说服力的,也无法使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概念。如今,新课改对物理教学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注意学科渗透”、“体现教学方式多样化”等多重要求。相应的,物理实验教学也需要作出改革与创新,以达成新时期教学的多元化教学目标。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不足,提出了几点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创新

引言:

实验无疑是物理教学中最具吸引力的部分,也是学生们最乐于参与的教学环节,是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整体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在新课改理念的提出下,实验教学的目标和实施方法都需要作出改变,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教师组织实验教学的方法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的不足

(一)以演示实验为主

传统的物理实验中,以教师演示、学生在旁观察为主,教师出于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很少为每一名学生提供自主实验的机会。这样的实验与学生自主实验所取得的效果是大相径庭的,不能为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也无法调动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新课改中提出的“学生主体”理念是相违背的。

(二)实验模式陈旧

一味的按照教科书中的实验过程按部就班的操作无法调动学生灵活的思维,这样的实验是毫无新意的,但这却也是如今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通病。对于实验的器材、环节都没有进行改进和创新,学生在这样的传统实验下兴趣得不到激发,思维得不到拓宽。

(三)缺乏与实践的联系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强调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将所学化为能力,应用于实践当中。因此,实验教学也需要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体现生活化的特色。但这一点明显也鲜少在实验教学中体现,学生只掌握了方法和过程,却不知为何学习[1]。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一)体现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性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他们提供自主实验的机会,变传统的演示实验为学生自主实验。将学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切实感受实验的奇妙,获得更深的启发。要知道,一味的为了节省课堂时间而跳过实验或代替学生实验,所取得的物理教学效果是十分有限的,学生如能够亲身参与到实验中,对他们理解、消化知识以及提高教学效率将起到明显作用。因此,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所有力所能及的实验过程当中。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猜想,提出:①滑动摩擦力可能跟压力大小有关。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跟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③滑动摩擦力可能跟接触面的大小有关等。随后采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指导学生设计实验,选择实验器材,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实验,体验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2]。

(二)加强实验器具的创新

物理现象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对于一些物理实验,并非只能通过专业的器材和设备才能完成。教师不妨利用一些常见的物品,鼓励学生自制实验器具,激发他们的创新力,体现新时期物理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例如,在学习光线的传播时,教师可通过实验使学生明白光线的传播理论以及掌握小孔成像的原理,指导学生使用空的易拉罐,在罐底中心开一个小孔,并在罐口蒙上一层塑料膜,将小孔对着灯丝,然后观察灯丝透过小孔呈现在塑料膜上的像,待观察结束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后,教师再给出科学的解释[3]。在实验过程中,使用学生自行制作的实验器具,能够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注意力及观察力更加的集中,实验教学的成果也将大大提高。

(三)增强物理实验的趣味性

初中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一学科,是培养他们兴趣的关键时期。教师应把握好这一“黄金时段”,增强物理实验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加积极自主的参与,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感受到学习物理的无限乐趣。只有这样,后续的物理教学才能够顺利的展开。例如声学中的“土电话”,“自制音乐水杯”实验;光学中的“冰透镜起火”,“自制简易潜望镜”实验;电学中的“怒发冲冠”实验,“高压感应圈模拟雷击”实验,“自制小电动机”;力学中的“水火箭实验”,“吹不落的乒乓球”等。

课后老师可适当地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独立完成一些小实验,如“利用回声测距离”、“自制密度计”、“自制潜水艇模型”、“自制水气压计”、“自制水果电池”、“自制简易滑动变阻器”等。这样不仅让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兴趣更浓厚,还培养了学生独立动手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展开实验

如今,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教学设备走入了课堂,为教学的开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多媒体作为一种集合了生、光、电的现代教学设备,已经成为了各学科教学的主要辅助工具。在物理教学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实验现象不明显或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高难度实验。在课堂上展开实验的可行性不高,或学生很难从不可见的实验现象中得到收获。此时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充分的显现了。通过在网络上搜集相关的视频,在课堂上为学生们播放,实现了对不可见实验现象的展示,且能够将一些危险的实验现象进行重复的播放,拓宽了传统物理实验的局限性,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如在讲分子和原子的内容时,如果能够在电腦上将原子形象化为一个具体的球体,通过动画演示球体内部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及原子核内部的更小微观结构,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分子与原子这两个概念的不同比较,可以用计算机画的分子和原子微观结构图像的具体展示,通过形象的分子、原子结构进行对比,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这二者的联系与不同 [4]。

三、结语

总之,对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是教学发展的唯一出路。面对新的要求和教学挑战,一线物理教师必须结合课改理念,对实验教学的方法、过程、目标进行全面的改革,使学生的素质能够在实验中得到全面提升,打下扎实的物理知识基础,更好的步入下一学段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杨武.试论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科教文汇,2013,(12):154-155.

[2]牙韩胜.论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6,(24):108-109.

[3]华德宝.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山西青年,2015(20):102-103.

[4]安原珍.试论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时代教育,2013(4):126.

猜你喜欢
改进初中物理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