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童谣的渗透与运用

2017-01-15 12:40余秀娟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民间游戏童谣渗透

余秀娟

摘要:童谣贯穿我们的童年生涯,为我们的幼年成长过程填充了无限的乐趣,童谣的导入不仅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同时还能够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童谣作为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其韵律感十足、节奏爽朗轻快,能够短时间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边唱边玩是幼儿自然而然衍生的一种习惯,因此童谣的渗透可结合游戏进行,在自主求知中激发幼儿的创新灵感,获得思维的启蒙。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游戏;童谣;渗透;运用

引言:童谣通过口头传颂,便于记忆,民间游戏利用动手操作,提高趣味,两相结合能够以综合的视角填补教育的空缺,且部分的童谣原本就衍生于民间游戏,童谣能够以其韵律规范为游戏增光添彩,游戏中童谣指引着游戏的推进方向,有的童谣还可以作为游戏规则,指引学生进行游戏的创新,幼儿教师应充分的挖掘民间游戏的内涵,结合童谣的形式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寓教于乐完成教学任务。

一、童谣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作用和意义

1.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精神

幼儿的认知浅薄,游戏中容易过度的关注自我,忽视集体,童谣可凝聚集体的力量,游戏参与的两方都结合童谣的歌词导入了解游戏的进展,同时还能够在游戏的竞争环节,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幼儿输了也不气馁,赢了也不焦躁,自然而然的促使学生在游戏中团结互助,使得幼儿收获友谊与知识。

2.提升幼儿的创新精神

游戏的操作形式较为固化,很多的游戏例如跳皮筋等,虽然形式多样,但总归都是蹦蹦跳跳,利用肢体翻出不同的花样,幼儿在这样的情境中,肢体逐渐协调,但思维的发展却受到掣肘,童谣能够结合游戏创设情境,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3.强化情感认知

幼儿社会阅历浅薄,求知的过程中,情感的表达较为单一,认知也始终停留在浅层面,童谣中包含了很多的小故事,也与幼儿学习的知识点息息相关,能够轻松的牵动幼儿的联想,融合生活情感,强化对知识的认知能力,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

二、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童谣的渗透与运用措施

1. 童谣游戏创编规则

童谣可直接性的代替游戏的规则讲述,另幼儿短时间的记忆游戏方法,以简答的口头描述,甚至是示范的形式来表明游戏的施行措施,幼儿很可能出现疏漏,但将童谣关联到游戏的规则中,幼儿在灵动的音符下很少发生失误,使得游戏能够循序推进。例如:跳皮筋中,有跳、钻、勾、跨等动作,可结合游戏内容导入童谣。典型的案例有;“学习李向阳,坚决不投降,敌人来扫荡,我就跳高墙,高墙不顶用,我就钻地洞,地洞有枪子,打死小日本儿。”幼儿教师可进行适当的改编,最后一句改编为“地洞有枪子,保护好孩子。”跳高墙对应跳高的动作,钻地洞对应钻皮筋的动作,随着童谣的韵律波动,强化幼儿的游戏记忆,同时激发幼儿的爱国主义精神。

2. 童谣游戏角色扮演

幼儿的教育活动中,少不了角色的扮演,通过角色的代入,使得幼儿快速的理解社会上不同职业、人群的特征,帮助幼儿树立理想,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育。例如:扮演警察的时候可穿插童谣“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 叔叔拿着钱, 对我把头点,我高兴地说了声:叔叔,再见。”边唱变推进情境,幼儿也能够借助童谣明白,警察叔叔有哪些职责。

3. 童谣游戏渗透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教育中不可摒弃的精华,应当从幼儿阶段开始,帮助幼儿构建民族文化意识,从日常的节日等着手,感受到浓浓的中华文化气息。例如:“清明节,雨纷纷,家家忙着去上坟,祭先烈,祭亲人,从小就要懂孝顺。”再如,重阳节童谣唱道:“九月九,重阳节,菊花盛开千万朵。登山节,老人节, 我站山顶唱赞歌:尊老敬老好传统,热爱奶奶和爷爷。”同时可结合民间游戏“过家家”的形式,鼓励幼儿模拟不同的节日情境,唱出自己的想法, 在此期间应关注对幼儿的创新意识培养,结合幼儿节日的切身体验,让幼儿将想要表达的话唱出来,可结合一些熟悉的韵律替换歌词,而后再逐渐的创编曲调,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幼儿的创意思维。

4. 童谣游戏夯实知识

幼儿认知文化知识与生活常识知识时,可通过游戏的形式整理知识内容,填充童谣扭转抽象认知为直观体验。例如:让幼儿区分五官,可指导幼儿排好队伍,分别指着自己的五官唱“眼睛在哪里?眼睛在这里。鼻子在哪里?鼻子在这里……”同理在记忆数学的时候,可通过“马莲花二十一”的童谣游戏导入数字,幼儿将腿搭在一起,边转圈边唱“马莲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教师可创编多样化的童谣:“1什么1,1根铅笔细又长,2什么2,2像小鸭水上漂,3什么3,3像耳朵听声音,4什么4,4像红旗迎风飘……”学生潜移默化的记忆了数字。

5. 童谣游戏强健体魄

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可通过童谣游戏,强健幼儿的体魄。例如:运动较为枯燥,但幼儿可运动变合唱“早上空气真叫好,我们都来做早操。伸伸臂,弯弯腰,踢踢腿,蹦蹦跳,天天锻炼身体好。”玩“丢手绢”的时候利用童谣提高幼儿的卫生意识,為打造健康的身体做好保障:“小手绢,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又擦鼻涕又擦汗,干干净净真好看。”使得幼儿热爱游戏、热爱运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各个区域环境下,童谣与民间游戏的种类良多,可将童谣与民间游戏结合起来,营造出轻松的教学氛围,提高幼儿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吴媛媛,徐一定.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童谣的渗透与运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6(10):79-79.

[2]李倩云.浅谈民间童谣在幼儿园活动中的渗透与应用[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7(14):6-7.

[3]张伟娟.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民间童谣资源的运用研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6(10).

[4]李伟娟.在民间音乐游戏中提升大班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110.

猜你喜欢
民间游戏童谣渗透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体育游戏活动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