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7-01-15 12:40宋家武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培养核心素养

宋家武

摘要: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几乎每天都会产生很多的技术和理念。所以,为了能够与这个社会更加的适应,教育事业应该进行全面的创新与发展,教育部门颁布了新的教学方针和政策,提倡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发展。小学数学学习的知识都是一些基础类型的,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水平,提高学习的效率。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重要性,当前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以及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核心素养;培养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所以学生要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神,为祖国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小学时期,学生的身心还没有发育完全,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正是接受教育的好时间,但是爱玩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使得孩子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因此就需要特定的关心和培养【1】。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使其集中学习注意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内涵及重要性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内涵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是指小学生在在小学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将数学的基础知识、数学学习的方法以及数学思维转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然后在生活中或是在学习中能够有效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从而便于对问题的解决和思考。

(二)小學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1、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数学学科对于小学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数学、语文和英语是小学学习的三大主科目,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例如,在生活中如果具有好的数学素养,就会对数学知识和数字特别的敏感,分析之后就能够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这样就形成了良好的数学思维【2】。

2、产生获取知识的兴趣

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科学的思考,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兴趣,能够灵活的应用已有的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的大脑,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

(一)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核心素养缺少重视

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的小学教师都受到传统教学理念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始终坚持落后的教学观念,使用落后的教学方法,没有一丝一毫的创新与改进。在一些偏远山区,由于教师普遍对核心素养的认知度低,核心素养的教育就更加得不到重视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根深蒂固,在短期内革新其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并非易事【3】。

(二)没有完善核心素养的实践方式

到现在为止,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观念并没有出现多长时间,所以并没有受到过多的重视,也因为在实践的方式上存在很多的误区,所以就导致了核心素养的教育得不到有效落实,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仅如此,很多的教师不能够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转变过来,有些教师过于追求形式主义,从而忽视了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三、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生活问题与核心素养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运用到数学的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使学生在生活中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运用。例如,教师在教学“找规律”时,有的学生掌握了教材中的知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相关的知识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例子——贴磁砖引入课堂,在浴室的一面贴上磁砖,中间的 4 块花磁砖拼成正方形,组成一个图案,整个墙面长有 8 格,宽有 6 格,让学生思考如果将 4 块磁砖组成的图案贴在墙面的任意一个位置,有多少种方法?让学生根据种类问题展开思考,启发学生将图案进行平移,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平移的规律,以此使学生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4】。

(二)学生的推理能力与核心素养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照本宣科,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将知识进行还原,使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教师在进行运算教学时,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得出相应的算式。如提出这个问题:一包薯片 5.8 元,一瓶果汁 3.8 元,买一包薯片和一瓶果汁需要花费多少钱?学生对这一问题都会计算 5.8+3.8。在计算准确值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生活经验算出结果为9.6 元。这些结果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5.8 元 +3.8 元,5 元和 3 元加起来是 8 元,2 个 8 角加起来是 16 角,也就是 1 元 6 角。这个过程已经蕴含了推理,比如薯片接近 6 元,饮料接近 4 元,以此推出9 元多。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总结经验,以此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加强学习的深度与核心素养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容易导致思维的弱化,不利于思维的扩展,对知识的认知也只会限于表面。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提倡分析、思考、创新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获取到知识中有效的价值,促进知识与思维能力的良性循环。例如,教师在教学《画正方形》时,让学生在一个长 8 格,宽为 4 格的方格纸上画一个正方形,四个顶点都应在网格点上,大多数学生都会画,并很快计算面积为 1、4、9、16。之后要求学生画的正方形面积不得为11、4、9、16,让学生进行深入分析,经过研究之后,学生克服了原有的思维方式,得出新的画法,学生通过图形的本质特点尝试,得出以小方格对角线为正方形边长的正方形。以此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和启迪学生正确地思考分析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汤胜国. 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 思维与智慧,2016(26):20.

[2]梁文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7):84-85.

[3]郁丽娜. 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分析[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6):198.

[4]刘巧菊.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 学周刊,2018(11):91-92.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育培养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探微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竞争意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