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2017-01-15 12:40谭国梁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新课改创新教学方法

何永芳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基础运算能力,促进思维活动,激发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无法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开展实践操作活动,要充分合理地采用多媒体技术,同时还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这样才能促进数学教学效率不断提升,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引言

由于我国大部分的教师都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盲目地认为只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只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将知识一股脑地强行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是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促使教学质量得以保证。

一、转变教育思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一个课堂控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引导者,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一颗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此外,教师还应该改变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不能再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应让学生具有较强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思维,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强化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下去[1]。小学生会对新鲜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老师要积极的启发并引导学生,在这个基础上使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比如在讲解“搭配”知识时,教师可以运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石头、剪刀、布”游戏,让学生去研究该游戏中蕴藏的搭配规律,如果只是数一数这三种手势有多少种搭配方式,就会非常的枯燥麻烦,但这时可能就会有学生换个思维角度想出更简洁的方法,如果让一人的手势固定不动,另外的人依次变化石头、剪刀、布,这就是学生开动脑筋想出的灵活方法,以创新带动他们走入更加广阔的空间。

二、开展实践操作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由于小学生还处于一个活泼乱动的阶段,对身边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一特點,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从小学会学习和生活,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亲手做一做,可以把外部的动手过程与思维活动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以便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让学生能够真正的进行体验,实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2]。比如在讲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把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分发给学生,如铅笔盒、茶叶桶、粉笔盒、魔方,或者教师可以准备一组积木,让学生认一认、拼一拼,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再比如在学习“面积”知识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根据具体的边长剪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且让学生之间互相检查,讨论这些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一边操作一边讨论,就可以更熟练地掌握有关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悬念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合理采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教学手段,其不仅可以把枯燥无味的知识用一种更加直观的形象展示给学生,还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更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地采用多媒体技术,把教材中的内容用图片和声音表现出来,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譬如在讲到“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原来的数字换成小花或者是棒棒糖之类的事物,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符合小学生对身边事物好奇的心理。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创新出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还可以有效地提升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现代化,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数学课堂[3]。

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不断地改革与发展教学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还要求教师必须要坚持以终身学习为理念,深刻地理解,能够彻底领悟新课程理念对教学的要求。因此,学校必须要加强教师的素质,强化师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学校应该建立带教体系,让骨干教师开设公开课,供绩效平平且教学素质有待提高的教师观摩与欣赏,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其次,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技能定期地给教师进行专业性的培训;最后,学校应该督促教师教学方法是否运用得当,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等[4]。通过以上的方式,既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还可以强化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思能力和水平,从而促使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以保证,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脚步。

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明确标准中提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力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而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知道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断地改革与发展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形式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实际的教学内容合理地采用多媒体技术,以便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发挥出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辛包秀 .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7(10):52-53.

[2]邓金明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5):64-65.

[3]刘丹 . 试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7(01):126.

[4]车艳菊 . 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求知导刊,2016(07):96.

谭国梁

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加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开发和培养,要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出教学的活力。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注重开展多媒體教学,配合动手实践,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还可以开展合作交流教学模式,这都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对于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引言

现如今,小学课堂仍然保留“填鸭式”教学模式,这势必影响学生的思考方式,使学生在被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学习的兴趣。新课改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课程背后的深层含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养成自己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创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扭转教师和学生的对立位置,教师由掌控者变为引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

一、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注重开展多媒体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已经不再是传播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多种途径获取想要学习的内容。当代小学数学教学素材内容丰富、新颖,如果小学教师的教学模式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学生和教师缺乏沟通交流,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在现代教育观下,教师应当转变思维,不要把自己放在一个领导者的位置上,应该和学生平等沟通,教学相长,作为参与者加入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使学生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有效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氛围中敢于质疑、敢于提问。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让小学教育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进行成为可能。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好奇心。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质疑,在质疑和解决质疑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不断进步[1]。比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指导学生量角、画角、比较角的大小等,虽然教师有示范用的大量角器,但在教学时学生根本看不清量角器上的刻度,若教师到每个学生的桌前示范,课堂效率又将大大降低。因此,可把这一部分制成多媒体课件,显示量角器的各个部分,并对各个部分进行闪烁、变色,帮助学生加深对量角器及内外圈刻度的认识,以及对如何使用内外圈刻度量角的过程进行演示。

二、配合动手实践,强化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理解不够深入,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配合动手实践,不但能增加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能够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影响巨大,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生天性活泼爱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不要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大胆让学生亲手去做,让学生能够真正的进行体验,大胆尝试,引导学生利用实际操作掌握知识,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理解所学内容的实质,实现思维的发展[2]。比如在讲解“圆的周长”内容时,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公式结论,而是让学生准备好半径为3厘米、4厘米的圆,让学生亲手去量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分成小组得出最后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获得了团队协作的快乐,动手能力也有所提升,这样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学生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创设教学情境,化抽象为直观生动

小学数学知识比较的抽象难懂,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而成为很多小学生害怕学习的科目,学生如果存在这样的畏难情绪,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就要注重把那些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直观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情境教学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3]。例如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只是去看那些多样化的图形,这难以让他们很好的理解和区分,所以教师就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剪贴画,有圆形的转盘,长方形的手机,正方形的拼图,三角形的旗帜等等,运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只需要借助几个小小的道具,无需多费口舌,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兴趣十足。

四、开展合作交流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沟通交流

合作交流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收获知识,还能够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交流。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者的关键性作用,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互相学习,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学会在团队中学习并发挥作用[4]。小学生会对新鲜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老师要积极的启发并引导学生,在这个基础上使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比如在讲解“搭配”知识时,教师可以运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石头、剪刀、布”游戏,让学生去研究该游戏中蕴藏的搭配规律,如果只是数一数这三种手势有多少种搭配方式,就会非常的枯燥麻烦,但这时可能就会有学生换个思维角度想出更简洁的方法,如果让一人的手势固定不动,另外的人依次变化石头、剪刀、布,这就是学生开动脑筋想出的灵活方法,以创新带动他们走入更加广阔的空间。

结语

总之,小学教学中遇到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主观能动性较差。而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需要在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下完成,以上这些教学方法,打破了以往僵化死板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束缚.在新课改引导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要求学习已经不是简单对知识的教授,而是以提升学生思维和能力为目的开展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辛包秀 .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7(10):52-53.

[2]邓金明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5):64-65.

[3]刘丹 . 试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7(01):126.

[4]车艳菊 . 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求知导刊,2016(07):96.

猜你喜欢
新课改创新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