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2017-01-15 12:40格桑曲珍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格桑曲珍

摘要:语文教学应发挥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德育教育等多重作用,切实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这样发挥实际性作用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传统的语文教学效果有限,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局限,教学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如今,面对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必须对传统教学进行反思,找出问题和应对的方法,制定出更加精准的教学策略,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策略

引言:

在教学工作面临的新一轮挑战下,如何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教师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就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应借助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合理的调整,最终整合出带有特色的实践教学策略。在此之前,必须明确阻碍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实际问题。

一、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常见问题

教学有效性之所以难以提升,与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践行的教学理念都有着直接的关联。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习惯手把手的教学生学,将知识直接呈现出来,要求学生背诵。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所能得到的收获是十分有限的,往往仅局限于某些理论性的知识点内。如今,师生的课堂地位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体,但很明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出这一点,已经难以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习惯。一些教师尝试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但也由于没有把握好“自身引导”和“学生自主”的度而导致最终效果不理想。此外,在授课的形式上还较为单一和传统,创新的力度不足,授课的效果也难以获得明显的提升。想要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从这几项问题入手,找到突破点。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大胆的“放”,充分给学生自主权

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摆正自身在课堂上的位置,调整好与学生之间的课堂关系,稳妥的处理“放”与“扶”,发挥引导作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高了,学习的效果自然理想。

(1)激趣导入中“放”。有趣的问题,可激活学生自身学习的潜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新知,寻找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体验成功的快乐。如教学《金斧子,银斧子》一文,板书课题后,我问:看到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纷纷发言:金斧子是用黄金做成的斧子吗?金斧子和银斧子是谁的?我对他们大加赞赏后,又有意把“金”和“银”二字描写了一遍,学生兴趣倍增,产生想读下去的欲望。然后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尝试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2)朗读赏析中“放”。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能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内容的美。学生在理解感受中主动进行品味、赏析、积累,并且非常乐意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如教学《日月潭》一文时,我把全文打到屏幕上,让学生自由朗读,学生纷纷从文中的描写联想到了自己平时看到的太阳、月亮,在脑海中描绘出了相应的画面。这样,儿童的思维活动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中积极进行,潜在的智慧得到开发[1]。

(3)拓展延伸时“放”。放手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去积累、去感受。学习《这才是朋友》一课,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后,我问: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作为自己的朋友,朋友之间还应做到什么?学生兴趣渐浓,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朋友应该共患难,有的说朋友应该相互帮助,相互分享快乐,课堂上呈现出了一派热闹景象。

(二)巧妙的“扶”,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通过大胆的“放”,让教师了解了学情,因而决定是否“扶”,怎么“扶”。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根据学习目标去引导。可给学生一定启发,但不能把自己的分析强加给学生,因此,“扶”要有导向性。

(三)“扶”“引”“放”结合,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对于《日月潭》一课,教学时我分三步走,第一步“扶”。师生共同合作,抓住关键词句,精讲第三段,配合“读―想―读―背”的学法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第二步“引”。学生分四人小组,结合已掌握的学法学习第四段,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合作交流中,我巡回指导,点拨关键、疑惑处,引导朗读。第三步“放”。学生自主朗读并感受全文。这三步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由“扶”到“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创设环境,激发学生兴趣

给学生创设一个互相尊重、理解和宽容的自主学习氛围,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如教学《美丽的四姑娘山》一课,我说:“孩子们,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分组学习,能用语言描述四姑娘山的同学,可以说一说,讲一讲,议一议;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四姑娘山的景色;喜欢搜集的同学,可以交流课前收集的图片;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尽情读一读,还可用别的方法。”接着,学生自由分组学习,再交流汇报。这种教学,立足于儿童的个性特点,真正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五)自觉反思,提高教學监控行为的有效性

通过观摩诸多小学优秀语文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曾使一线教师看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春天。那充满智慧充满诗意的精彩课堂成了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冷静地审视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却发现在邯郸学步、“新瓶装旧酒”。很多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呈现出单调、枯燥、繁琐与压抑的状态。因此,一线教师要从自觉反思,从提高教学监控行为的有效性这方面入手:教学监控行为主要涉及对学生课堂学习实效的监控与对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监控,对学生课堂学习成效的监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评价。对教师课堂教学专业活动的监控,应从自我评价、问题反思、教学重建入手,建立有效的教师反思机制,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评价 [2]。

三、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不断改革与发展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并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利用多媒体技术,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使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聂春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 现代交际:学术版, 2017(9):152-152.

[2]金微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J]. 才智, 2014(19):116-117.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