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呈现,走进西部

2017-01-15 12:40吕菲菲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轻松直观效率

吕菲菲

摘要:在现代化的社会里,视觉化的呈现无处不在,如何能够在本职工作中尽可能地使用视觉元素来刺激到学生,能够让他们在课堂上高效学习,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视觉化的呈现一定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来考虑,以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考虑,我们为了让学生能够建立主题式的复习方式,可以多多利用视觉化的呈现,在日后一定会架起更多视觉化的桥梁,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

关键词:视觉化;效率;轻松;直观

在缤纷五月里,我又一次来到北京,走进霍老师的教室,来上期待已久的《视觉音符》课程。因为现代化的社会里,视觉化的呈现无处不在,如何能够在本职工作中尽可能地使用视觉元素来刺激到学生,能够让他们在课堂上高效学习,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由于在之前已经上过霍老师的MKT思维金钥匙的课程,收获颇丰,干货满满,所以这次更是充满期待,期待能够在课堂上发现益于自己教学的内容。

果然,视觉音符的课程一开讲,我们的思维在霍老师的启发下逐渐打开,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把很多内容在头脑中赶快与自己的教学进行连接,印证了很多之前运用过的小方法确实是视觉呈现的方式,也又启发了很多以后会用上的视觉小妙招。

当我看到视觉模型卡中有一张中国地图时,我忽然灵光一现,马上想到了 “视觉中国”的说法,联系现在的主题归类复习,想到我们的“西部大开发”,想到习大大提出的 “一带一路”,想到我们小学课本中,有很多关于中国西部的介绍。不管是秀美的风光,还是多样的建筑,不管是旖旎的山川,还是各具特色的文化,这些对于我们东部的孩子来说,都是很难理解的,正是因為孩子们对于西部的不了解,我决定利用视觉化的呈现方式,带着孩子们“走进西部”游历中国。

(1)地图的呈现,容易让孩子了解西部的独特地形与特殊位置。

对于很多空间和地理知识不够丰富的孩子来说,西部到底是什么样的景象,有哪些特殊之处,到底哪里算作是西部,孩子们很难了解。但是当我将一张地图呈现出来,孩子们就会发现 “西部”原来是相对我们的“东部”来说的。祖国地形的西高东低,内陆的西部,就会直接被孩子们理解,也会在心底默默感受到“一带一路”的建设意义。

(2)地图的呈现,容易让孩子们对比自己的家乡感受区位差异。

对于我们家乡的千里大平原,孩子们日常没有特别的感觉,但是看到地图就会知道为什么我们这里没有山,为什么西部有戈壁,为什么建设者们要坚守在边疆,无私无怨的建设边疆了!

(3)地图的呈现,让孩子们兴致高昂乐于跟随旅行。

孩子们喜爱游戏,这是天性,在顺着地图“旅游”的 过程中,我们边游历,边欣赏,一站一站地往下走,孩子们会很乐意接受这样的方式去完成一课一课的任务。玩中学,学着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4)地图的呈现,给孩子们视觉冲击提高复习效率。

如果只是简单的拿到课文来复习,孩子们并不能够将所有的关于西部的文章联系到一起,而在地图上,我提前将所有的关于西部的文章重点标注上,孩子们也能顺着老师的思路进行完整的学习,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通过学习视觉音符的课程,结合自己的设计,我收获很多。这样设计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教学,而且是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从学生的心智发育到直观感受,从接受程度到学习效果,都很轻松的实现。这样的设计既服务于教学,又富于变化,既有理性的理论知识,又很感性的轻松游玩。既实现了对于教学内容的有效引导,又实现了知识内容的多样呈现;既让学生对于知识不抵触,又让老师易于调动学生;既复习旧知,又梳理新的思考体会,这样做,容易记忆,容易形成知识的连结。虽是小小的一张地图,却包含了精心的设计,充满启发,是兼具实用与娱乐的完美结合。

视觉化的呈现一定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来考虑,以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考虑,我们为了让学生能够建立主题式的复习方式,可以多多利用这样的小心思,小妙招。我在日后一定会架起更多这样的视觉桥梁,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

猜你喜欢
轻松直观效率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论述小学语文轻松作文的教学尝试
浅谈怎样营造愉快的语文课堂氛围
如何让初中历史的学习更轻松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