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队列队形的教学

2017-01-15 12:40王朵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

王朵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秩序感的教育对小学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小学低年级阶段,队列队形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作为一个基础型课程展开。这篇文章就小学低年级阶段,队形队列的教学展开讨论,首先,分析小学低年级队形队列训练的重要意义,其次,探讨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开展队形队列教学的具体教学方法。希望可以对小学阶段体育队列队形的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生低年级;队列队形教学;素质教育

导语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这一内容是最基础的,也是不可缺少的,是集体活动中迅速、整齐集队的保障。小学阶段的孩子,自觉性差,纪律性也差,需要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在此阶段的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对小学生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开展纪律性教育。所以,小学低年级阶段的体育教学要重视这一阶段学生的队形队列训练。通过简单的队形队列的训练提高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增强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及群体合作的意识,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一、小学低年级队形队列训练的重要意义分析。

(一)队形队列训练有利于培养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可以在队列队形的学习中,按照规定的动作通过教师统一的口令,步调一致的进行练习,学生在执行口令的过程中,就可以培养严明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教师在队列队形的教学中严格要求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自信心和群体合作意识。

(二)队形队列训练有利于培养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意志品质。

队列队形练习比较单一,是一种重复性的身体操练,往往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自觉性较差,单调枯燥的练习难于坚持,在重复的队形队列练习中养成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习惯,在长期的学习训练中学生的自制力和坚韧性得到提高。

(三)队形队列训练有利于对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进行组织管理。

严格有效的队列队形训练,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已经适应了口令的锻炼、指挥和管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不断提高,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也会逐渐养成自觉遵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的作风。这样,有利于小学教师对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进行课堂常规管理。

二、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展开队形队列教学的具体教学方法。

(一)通过有趣的形式吸引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兴趣。

古人云,“劳其形者疲其神,悦其神者忘其形。” 队形队列的训练除了单个的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等几个简单的原地动作,还有一些行进间队形变化、有图形行进等练习。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在反复的训练中,经常会把队形队列训练看做是毫无意义的苦差事。小学低年级教师可以采取游戏竞赛法, 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让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在乐于争先中,积极参加队形队列训练。在竞争中获胜是学生参与活动最重要的原动力。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情境教学法来设计队形队列的教学训练。例如:我们可以把队形队列的训练场地布置成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一样的场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国庆大阅兵的视频,或者是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等场面,让升旗仪式或者是阅兵仪式的场面震撼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内心让学生置身其中,激发学生的好奇、爱新鲜的天性,让学生对队形队列的训练产生一种敬畏的心里,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再如:我们可以把场地布置成热闹的十字路口。让一部分学生来扮演行人和车辆,另一部分学生就模仿交警指挥交通。通过这些游戏和场景的渲染,就可以提高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参加队形队列训练的兴趣,达到学习的目的。

(二)教師应该为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设计难度适宜的队形队列练习内容。

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及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会出现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动、多动,并且心理素质不稳定等现象。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够以高标准去要求学生。

对小学生来说一些动作是很难达到的,比如正步走这样的高难度动作,学生很难完成,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延迟教学。再比如动作的标准化训练要求,例如原地踏步时提腿的高度,集体训练时的动作的协调一致性等,教学时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由易到难逐步掌握,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让学生能体会到成功,这样学生才乐于学习。根据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身体特点适当调整队形队列训练的难度和要求,让学生在队形队列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兴趣,培养自信,从而保证队形队列学习的顺利进行。

(三)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师要做好示范作用。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及语言的抽象理解能力较差,在教学时教师主要采取直观示范法进行教学,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和依赖性很高,所以我们教师在示范时要做到动作准确,熟练、优美。让学生能感受到美的熏陶,在欣赏示范的同时也受到鼓舞,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这样就能达到示范的目的和应有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在教学时还要考虑自己的示范位置,要选择一个全体学生都能清楚的看到示范的位置进行示范,进行行进间队列练习时,还要考虑不能阻挡学生的行进路线。教学中不能仅仅使用示范法,还要辅以语言法,我们的语言要简明、形象;比如:教踏步走时,我把动作要领编成儿歌的形式“小腿高高抬,手臂前后摆,队伍看整齐”,学生唱着儿歌做着动作很轻松就可以完成动作。

队列队形的学习可以端正学生的身体姿态,培养学生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同时是我们组织体育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以上实践,我觉得,在体育教学中,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出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学习的情境,这可以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效果自然就好,从而增强学生学好体育知识、技能的乐趣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吴晓芳.引领,让队列队形教学飞扬起来——小学低年级的队列队形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 , 2011 (9) :91-91.

[2]张建新.小学低年级队列队形课探讨[J].《小作家选刊》 , 2017 (23).

[3]缪成.小学低年级学生队列队形教学初探[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7 (1) :017-018.

[4]董亚梅.如何上好小学低年级队列队形练习课[J].《新校园(中旬)》 , 2015 (4) :186-186.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校健美操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应用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幼儿审美素质教育简论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新形势下开展学生素质教育的路径
现代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网络素质”
素质教育推进中中学化学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