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环境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初探

2017-01-15 12:40张芳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初探

张芳

摘要:在全新的历史时期,小学教育需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全面进步为最终本地,强化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显著提升。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班级管理可以维护教学发展的秩序,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做好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较大的作用。鉴于此,文章主要针对新课程环境下的小学班级管理进行论述,同时提出一些具体的管理策略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环境;小学班级管理;初探

引言: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班级管理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实现育人目标的可靠保障。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学生的教育者。所以,班主任的素质特别是其管理的思想和水平直接影响班级管理效果,影响学校的教育要求与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

一、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陈旧

由于班级人数众多,再加上小学生认知能力较低,导致了小学班级管理难度较高,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化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学生的工作,很少有时间去系统学习新课程改革以来的的班级管理理论知识,同时,班主任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依然采用以往的管理经验进行管理。随着时代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生在变化、教育理念在变化,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如果一直停留在过去,很难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

(2)缺乏科学合理的小学班级管理目标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班级管理目标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小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但是只要小学阶段升学考试这种制度一直存在于,学校和教师在完成新课标要求促进小学生全全面發展的同时,依然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衡量指标,班主任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工作也需要围绕如何提要小学生成绩开展,但是这些课程安排的课时较少,学科得不到重视。

(3)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单一

当前,仍然有一部分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模式还停留在以往传统型的管理模式上,这种模式很难适应当前新课程环境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此外,由于小学班主任管理方式方法的不足,导致老师与学生、老师与家长之间缺乏一个有效的沟通,有时老师很难了解学生在家庭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有时不能及时跟家长取得联系并进行及时沟通,不利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班级管理的对策

(1)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环境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小学班级管理的基础,只有保证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民主和融洽之后,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性,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才能顺利的开展下去。小学阶段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学习和做事动机都是从自己的情感角度出发,对意见事情感兴趣之后会努力钻研。如果学生不喜欢班主任,其他同学很容易受到这位同学的影响也不喜欢班主任,从而导致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很难高效的开展下去[1]。因此,在进行日常的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中,和他们玩在一起,学习在一起,一切从学生角度出发,制定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班级管理措施,真正将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变成为学生服务的工作,这样学生才愿意和教师多接触,多亲近,促进学生和教师关系和谐发展。

(2)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班级的主人公,班集体是学生第二个家。作为班主任,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小学班级管理是集体骨架,学生做班级的主人,不仅有利于班级管理,更有利于学生管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在一个班集体中个人,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担任班干部,帮助教师管理班级,为学生服务。最好的教育是感染,最好的管理就是典型示范[2]。小学班级管理通过班干部亲身示范带动,增强学生和班集体之间的联系性,增强学生班集体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保证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更加高效[3]。通过博客或者班级网页,班主任可通过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及时记录班级内部情况,使得班级管理更加动态化与简便化。另外,班主任也可在班级网页上及时公开学生的点滴进步,在微信或者教师QQ上单独向家长反应学生在校期间的不良表现,以促使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形成较为客观、详细的了解。

(3)加强各个方面的协调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作为小学班级管理的教师,还应该注重班级和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信息、物质交流,形成教育合力。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会受到更加广泛的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要做到主动和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家长的想法,将学生在学校的实际表现情况及时反映给家长,让家长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强化和社会各个各方的联系,积极争取社会各个方面的沟通和配合,确保各个方面都能够参与到小学班级管理中,共同促进班集体健康和谐发展[4]。比如,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班主任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地了解班上所有学生的想法,有时候在工作上也难免会有疏漏。针对这样的情况,就可以实行责任制,让不同的任课教师分别负责班上的几名学生,对他们的学习和其他各个方面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还有助于管理方法的创新。

结束语:

班级管理工作的发展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引路人,要学会创新,不断地寻找新方法进行班级管理,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制订相关的管理政策。班主任要学会联合家长和任课教师的力量一起努力,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雁.试论小学班级管理[J].甘肃教育,2015,24(18): 124-125.

[2]黄旻雅.论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管理观[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17,33(05):132-133.

[3]刘雄英.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8,36(10):158-159.

[4]朱丹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研究[J].江苏省教育学会201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2018,25(13):551-552.

猜你喜欢
小学班级管理初探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关于小学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策略心得体会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学生管理法制化及其权利保护思路初探
经济法程序问题初探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
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