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瑜伽课程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探析

2017-01-15 12:40李晓红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瑜伽生理

李晓红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大学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并将心理健康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本文深入探讨瑜伽课程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并提出可靠的建议。

关键字:瑜伽课程;大学生;身心健康

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人心理正常的、积极的状态以及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高校大学生退学、休学、辍学情况较为严重,而导致这些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心理健康问题。这使得心理健康这一问题逐渐走进社会大众的视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1、心理健康简析

1.1健康的定义

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所谓生理健康就是指身体没有疾病或缺陷,具有完整的生理状态。而心理健康则是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个体心理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只有生理和心理都达到健康要求,都是真正的健康[1]。

1.2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

大学生虽然在生理上已成接近于成人,但在心理上却还不够成熟,仍处理成长阶段。而且由于决大部分时间处于学习阶段,生活环境较为单纯,经历也较为单一,涉世不深,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具有特殊性。面对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必须要依靠自身,通过不断的学习以正确的态度还面对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科学的方法积极调整心理情绪,使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健康。

2、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

通过对我国某地区的10所高中的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理想。调查结果显示,约占调查总人数40%的大学生受到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而导致休学、退学等问题,而28%的大学生则因心理障碍而导致休学退学等问题,甚至有14%的大学生曾经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虽然本次调查由于范围较小,并不能有效反应出全国范围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但近年来,各大媒体对大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而造成的行为失控事件的报导屡见不鲜,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较为严重,应引成教学工作者以及社会大众的高度重视。

大学生的年龄多在18到27岁之间,这一群体的特征是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而且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的高度瞩目和期待,同时大学生对自身的期望值也较高,而且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大学生的心理尚不成熟,仍处于成长阶段,较容易发生波动,因此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当遇到情感、就业等方面的挫折和矛盾冲突时,往往会缺乏理性思考,因此产生心理障碍甚至是心理疾病。当今社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应全面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3、瑜伽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3.1瑜伽简介

瑜伽是古印度语“yoga”的音译,在梵文中,瑜伽的意思是和谐、相应、统一,是指在大自然面前追求心理和身体机能的和谐、统一,是东方最古老的健身方式之一,被称之为“世界的瑰宝”。瑜伽是一种力求身、心、灵三者共同升华,并从中获得喜悦和幸福的运动,因其显著的提高身心健康的效果,近百年来在西方社会渐渐普及并形成潮流。在发展过程中,瑜伽也得到了发展和创新。近年来,瑜伽在我国发展较快,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锻炼身体的主要模式之一,特别受年轻人的喜爱。特别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不加快,人们为了养生、减压以及保持健康等目的,纷纷通过练习瑜伽使自己的身心保持健康状态[2]。

3.2瑜伽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

经西方相关部门的研究发现,瑜伽在心理治疗和天然疗法领域,具有独特的效果。通过练习瑜伽,能够有效缓解人们的心理障碍,使人们保持心态平和,使烦躁的情绪得到有效调节。特别是对正处于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中的患者,练习瑜伽能够明显的缓解症状。长期练习瑜伽,不仅能够使人体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物状态之中,有效改善身体的生理素质,还能够获得精神力量。练习瑜伽能够稳定神经,并且加强对内分泌系统的调理,通过瑜伽中的休息术和语音冥想等,使人的神经得到放松,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的缓解,有效改善睡眠,达到身心和谐统一的效果。

3.2.1有效减轻压力

呼吸是生命存在的主要特征之一,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变化会对呼吸的节律造成影响,因此通过呼吸也可以反应出人的健康状况。相较于平常的呼吸,瑜伽中完全腹式的呼吸会更加深长。瑜伽呼吸是依靠腹肌、肋间肌以及橫膈膜的运动而实现的。通过这种较为缓慢、均匀而且深长的呼吸方式,使身体器官获得较多的氧气,带走体内的二氧化碳和浊气。同时,还能够对身体的腹肌进行有效的强化锻炼,使身体保持健康。

在进行瑜伽练习的过程中,需要将呼吸与意识、体式结合起来,从而达到集智育与体育于一身的练习效果。当代大学生不仅面临着学业压力,更面临着就业以及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在这些压力下,往往会引发精神不集中、易疲劳、内分泌失调、机体生理系统失衡等 问题。通过练习瑜伽来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在长期的瑜伽练习下,可以使神经系统恢复平稀,身体各系统得到有效的调理,心理状态也能够得到有效的调理,使大学生找回健康和自信。

3.2.2调节心理

瑜伽中的冥想法也是瑜伽的重要练习方法之一,是通过排除内心的杂念,进行自我心理暗示和调节的一种过程。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冥想法是一种进行心理放松有效有方法,通过冥想调节,能够使大学生进行自我内心交流,从而有效减轻心理压力,对身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以及荷尔蒙水平都具有明显的调节的作用。

通过瑜伽练习,能够使身体得到充分的放松,恢复和凝聚体内的元气及能量,使大学生减少焦虑不安等负面情况,摆脱生活中的浮躁和压力,体现在内心的宁静及详和[3]。

结束语

瑜伽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治疗手段,在大学教育中,通过开设备瑜伽课程,对提升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对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付晶晶,程甲齐.论高校瑜伽课程的健身价值[J].福建质量管理,2018,(1):266.

[2]张秀芬.大学开设瑜伽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时空,2018,(3):161.

[3]王枢.瑜伽教学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积极意义及对策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7,(28):137-138.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瑜伽生理
Hello White瑜伽馆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打破生理“平衡”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练瑜伽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
练瑜伽,悠着点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