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中体育特长生发展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2017-01-15 12:40张学富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高中体育策略

张学富

摘要:高中体育特长生是普通学生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体育特长生能够带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体育教学中往往成为体育教师的得力助手,在这些方面他们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是未来国家体育建设工作的重要资源和中坚力量。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地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能够为国家和社会上输送高素质的体育人才,对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教学与管理就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可是现阶段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如文化基础薄弱,易冲动,上课时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低等。笔者通过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理顺管理体制、加强管理,正确处理学训矛盾等几个方面来探索对高中中学体育特长生的全面发展,达到为他们今后成为优秀的体育人才奠定基础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育特长生;策略

一、影响高中体育特长生全面发展的不良因素

高中体育特长生指的是在某一体育项目上有特长的高中学生。其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既能保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又能促进所在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更是高校体育院系的生源和高水平运动队的主要来源之一。高中阶段体育特长生是我国高考大军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然而高中体育特长生的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其不良因素亟待解决:

(一)、体育特长生文化学习因素。

笔者从事体育特长生训练工作15年,所带的高中体育特长生已有150多人。在这些人当中,大部分体育特长生选择体育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升学,以求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求得一定的优势。其中既有体育特长,又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凤毛麟角。80%的学生选择体育加试是因为文化学习成绩较差,所以上述原因直接导致体育特长生群体的文化基础薄弱,在文化学习上困难重重。

(二)、思想品德因素。

大部分体育特长生一般比较活跃,精力旺盛,经常参加学校各种比赛和活动,而且学校对体育特长生一般采取相对较为宽松的管理环境。所以使部分体育特长生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经常犯错误,违反学校和班级的纪律,可以说优点特别突出,缺点也特别的突出。确实也是学校德育管理的难题。

(三)、体育特长生的心理因素。

因为日常的训练消耗了大量精力,再有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上课时基础差,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低,直接影响到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成绩的提高,进一步导致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上容易产生情绪紧张、焦虑、自卑、抵触等心理问题。

二、培养优秀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应对策略

现阶段高中体育特长生文化成绩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提高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和素质水平,使他们得以和谐全面的发展呢?这个已然成为摆在每一位体育教师及教练员面前的课题,下面是笔者在工作当中的实践探索,愿与同行一起交流,以期共进。

(一)、社会、家庭、学校、需要更新思想观念,改变认识,学习、体育两手抓 。

近年来我省对高考中体育特长生的录取投档方式做了多次调整,由以前的文化课、体育双提档后按体育成绩录取原则更改为按综合分进行录取(文化课成绩÷5+体育成绩)。由原来的梯次志愿改为平行志愿。2019年还要更改为文化课成绩÷7.5+体育成绩进行投档。可以看出高考的录取也逐渐越来越重视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成绩,所以要彻底摒弃那种认为体育特长生只要体育成绩好就能升学的“另类”观点,在和谐教育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机制促进并保证教育目标的全面发展。从社会到家庭到学校,纠正在体育生问题认识上的错位。要站在体育特长生的角度,着眼于他们将来的前途。要从和谐教育的角度,从培养人才的高度,认真地考虑体育特长生的全面发展问题。

(二)、学校思想重视,完善教育机制,建立适合的管理体系。

各学校需要重视体育特长生这一高考群体的发展,应该加强其文体教师的培训,要与其他的学生的教育方法区分开来。最好学校应该成立一个由校领导、德育主任、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组成的管理体育特长生的专门机构,定期研究和解决体育特长生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同时,专门制定体育特长生的思想品德评价办法、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标准要求、体育特长生因训练缺课的补课办法,使教师教有依据,学生学有目标,学校评有尺度,多管齊下,切实提高体育生的品德修养和文化成绩,最终能学有所成。

(三)、统一管理,教学训练同步进行。

现在绝大多数学校对体育特长生的管理方式,都是把他们分散到各个班级,这也给学生的管理、文化课教学、训练比赛时间安排、补课安排等带来诸多不便。根据和谐教育中因材施教的原则,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本着便于各科教师合理安排教学、便于体育教师统一安排训练时间和内容、便于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班级活动的开展的要求,为了公平竞争的氛围和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应对体育特长生实行统一编班和集中管理。在这一方面,已经有少部分学校从高一体育班开始进行探索,单独成立了一个体育班,相信在今后的体育特长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中一定会取得一定的成效,以尽快提高体育特长生的文化素质与道德素质,使他们得以和谐全面地发展,真正成为“文武全才”。

(四)、文体兼修,正确处理学训矛盾。

体育特长生既要参加训练,追求运动成绩不断提高,通过赛场上的拼搏来提升自我价值,又要抓学习,使自己各科成绩不被落下,可以说他们要比普通学生付出更多,压力更大。学习和训练之间关系的处理上有3种结果,一是学习和训练都没搞好;二是学习成绩上去了,运动成绩却下降了,或者二者颠倒;三是学习成绩优秀或中等,运动成绩稳步提高。为了争取第3种结果,笔者在学习与训练中要求学生:(1)明确训练和学习任务,做好吃苦准备;(2)为了让学生除训练外有更多的时间学习,通常把训练时间安排在下午自习课时间和晚自习时间,觉不耽误正课;(3)上课和假期笔者都有训练,上课期间把运动员的训练量控制在一个半小时以内,量和强度有增加但时间不会太长,不让学生过于疲劳。在假期时,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而且学习任务不是很紧,这时笔者把训练时间延长为下午3~6点;(4)在距期中、期末考试还有一周时停止训练或减小运动量,让学生有足够的精力去准备考试。关键的是体育教师要和班主任老师经常沟通,了解每名学生学习不足的地方,然后在和家长交流,三方面共同的管理、督促、疏导孩子,不给教育留下任何死角。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特长生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力量,对于我国未来的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思想行为存在着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社会重视程度还不够,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作风散漫自律性差。因此,我们要对高中体育特长生进行集中管理,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并注意促进高中体育特长生思想行为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加强高中体育特长生思想行为教育,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闫立亮.体育特长生成绩差的原因及对策[J]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09期

[2]阳志霞.构建“四注重”模式促进特长生全面发展――浅谈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2(16)

[3]张召.重庆高中体育特长生参加体育训练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时空.2011(9)

猜你喜欢
体育特长生高中体育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路径探析
中学体育特长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影响高中体育特长生成绩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高中体育训练中分层训练法的应用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