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下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2017-01-16 01:07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5期
关键词:表面活性呼吸衰竭通气

李 伟

(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机械通气下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李 伟

(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下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在机械通气下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采用不同治疗方法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FiO2、MAP、PaO2/FiO2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FiO2、PaO2/FiO2、MAP指标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且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下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肺氧合功能,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

机械通气下;肺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疗效

新生儿重症肺炎是婴幼儿常见呼吸道疾病,患儿常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具有病情重、病死率高等特点[1]。因此,对于该类患儿应采取及时有效措施治疗,以此降低患儿病死率。以往临床上常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机械通气及抗生素等,其疗效不显著。目前临床上已将肺表明活性物质运用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治疗中[2]。本文为探讨机械通气下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疗效,选取我院收治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择取我院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择取年限为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的诊断标准,且孕母均无胎膜早破及产前感染病史。随机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占30例。

对照组:本组男患儿19例,占63.33%,女患儿11例,占36.67%,日龄为18 h~30 d,平均为(10.34±0.55)d。出生体质量>2500 g的患儿25例,>4000 g患儿5例。观察组:本组男患儿20例,占66.67%,女患儿10例,占33.33%,日龄为17 h~30 d,平均为(10.54±0.23)d。出生体质量>2500 g的患儿26例,>4000 g患儿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有效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在患儿入院后,立即给予患儿呼吸支持,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氧浓度设置为21%~80%,气流量为6~8 L/min;同时给予患儿营养支持、维持循环、抗感染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常规治疗措施。

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在机械通气下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常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随后给予患儿机械通气下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首先帮助患儿取仰卧位,清理呼吸道,将身体抬高30°~45°,用5 mL注射器吸好100~200 mg/kg肺表面活性物质后斜刺入气管插管管腔中,在正压通气过程中均匀推注肺表面活性物质,完毕后将针头拔出。随后给予患儿复苏囊加压给氧30~60 s,在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6 h内尽量不吸痰。

1.3 观察指标:将对照组和观察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用药后吸入氧浓度(FiO2)、平均气道压(MAP)、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PaO2/FiO2)的变化,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患儿的FiO2、MAP、PaO2/FiO2、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用t检验,所有数据均录入至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当两组患儿的数据对比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FiO2、MAP、PaO2/FiO2指标对比:治疗前,观察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FiO2、MAP、PaO2/FiO2指标分别为(0.89±0.53)、(1.45±0.32)p/kPa、(7.32±1.23)p/kPa,而对照组分别为(0.86±0.60)、(1.56±0.66)p/kPa、(7.31±1.32)p/kPa。两组患儿治疗前的上述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FiO2、PaO2/FiO2、MAP指标分别为(0.31 ±0.12)、(0.60±0.31)p/kPa、(19.42±1.55)p/kPa,而对照组分别为(0.58±0.78)、(0.95±0.68)p/kPa、(14.32±1.32)p/kPa。观察组患儿的MAP及FiO2指标得到了下降,PaO2/FiO2指标显著升高,以上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

2.2 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32±1.12)h、(101.33±30.42)h、(13.13±1.34)d,而对照组患儿上述指标分别为(5.65±3.45)h、(165.23±30.43)h、(21.32± 3.54)d。两组患儿的上述指标对比,观察组更具有优势(P<0.05)。

3 讨 论

新生儿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可出现在宫内、分娩过程中及出生后,常因病菌等多种病原感染引起,会导致患儿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持续低氧血症等症状,若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即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导致患儿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肺出血、酸中毒等,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3]。

经过临床上多项研究表明,各种因素引起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及下降是导致重症肺炎患儿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4]。重症肺炎患儿感染时,所释放的毒素会直接作用于肺部,使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受到损伤,导致肺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减少,进而导致肺表面活性物质组分及功能的改变,表面活性蛋白逐渐的减少,体外活性明显的降低[5]。肺表面活性物质是指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复杂的脂蛋白,其主要是由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及二棕榈酰卵磷脂成分组成,能够有效的补充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缺失的状况,是治疗此类患儿常采用的药物。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治疗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机制是增加肺部表面活性物质的代谢,减少蛋白渗入到肺泡的间隙中,从而减轻由于机械导致的肺及气道损害,改善患儿的肺氧合功能[6]。

在本次研究中,将6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两组患儿的FiO2、MAP、PaO2/FiO2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在机械通气下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观察组患儿的MAP及FiO2指标逐渐得到了下降,PaO2/FiO2指标得到显著升高,且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证实,在机械通气下采用肺表明活性物质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氧合功能,降低患儿对机械通气压力及高浓度氧的需求,提高其肺泡通气;同时,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能够使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可有效的避免由于机械通气导致的肺损伤及感染的发生,从而有效缩短患儿的病程,改善患儿的预后。

总而言之,机械通气下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氧合功能,缩短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及借鉴。

[1] 杜金华,李玉清.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28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1):47-48.

[2] 黄莉,王美娟,陈正荣,等.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C基因I73T突变相关性婴幼儿肺间质疾病一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儿科杂志,2014, 52(11):846-850.

[3] 李开云.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危急重症的应用[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1):68-71.

[4] 许明峰,冯罗华,潘乐英,等.支原体肺炎患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基因多态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0):2362-2364.

[5] 赵冰,潘家华.不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比较[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4,29(3):158-161.

[6] 卓平辉,杨钊,田垒,等.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9(4):416-419.

R722;R563.1;R563.8

B

1671-8194(2017)15-0045-02

猜你喜欢
表面活性呼吸衰竭通气
改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法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表面活性类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