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治疗卵巢癌合并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效果

2017-01-16 07:58何青青何改丽牛俊克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4期
关键词:高凝肝素卵巢癌

何青青 何改丽 牛俊克

(1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河南 漯河 462000;2 漯河市召陵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漯河 462000;3 开封市杞县泥沟乡卫生院妇产科,河南 开封 475200)

低分子肝素治疗卵巢癌合并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效果

何青青1何改丽2牛俊克3

(1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河南 漯河 462000;2 漯河市召陵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漯河 462000;3 开封市杞县泥沟乡卫生院妇产科,河南 开封 47520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纠正卵巢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和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治疗的卵巢癌合并血液高凝状态患者56例,其中未行抗凝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8例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血液学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凝学指标和血流变学指标;下肢静脉彩超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血凝学指标和血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凝血指标及血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4.3%和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出现皮下瘀斑,经对症处理吸收消失,未见明显出血、硬结、过敏等不良事件。结论低分子肝素能够安全有效改善卵巢癌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且安全性佳。

卵巢癌;血液高凝状态;低分子肝素;深静脉血栓形成

自1865 年Trousseau 报道1例游走性血栓静脉炎为首发症状的胃癌患以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恶性肿瘤患者具有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自发倾向[1-2]。肿瘤细胞脱落后进入血液环境中,肿瘤细胞通过分泌促凝物质(如组织因子TF、癌促凝物质CP等)进而介导机体的凝血、纤溶以及体内抗凝系统等功能失调,血液的凝固性增高,形成血液高凝状态[3]。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卵巢癌患者合并血液高凝状态高于其他妇科肿瘤,据文献显示约20%的初诊卵巢癌患者存在高凝状态[4]。高凝状态致使肿瘤患者容易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但对于晚期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治疗尚无统一方案。本研究选择卵巢癌合并高凝状态的患者为受试对象,观察低分子肝素在卵巢癌合并高凝状态患者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住院治疗的56例卵巢癌合并血液高凝状态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和针吸活检病理证实。对照组28例患者未进行抗凝药物治疗,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3.5±5.4)岁,20例浆液性囊腺癌,6例黏液性囊腺癌,2例恶性宫内膜样癌,接受手术治疗15例,化疗治疗14例,放射治疗9;观察组28例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54.5±4.7)岁,21例浆液性囊腺癌,6例黏液性囊腺癌,1例恶性宫内膜样癌,接受手术治疗14例,化学治疗16例,放射治疗8例。入选标准:治疗前生化检查均提示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PLT)其中1项高于正常][5]。排除标准:KPS评分<60分、任何抗凝禁忌(如胃肠出血、出血性脑卒中、PLT<75×109/L、研究期间使用其他抗凝药物等)、患者拒绝、预计生存期<3个月等。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理分型、手术、化疗、放疗治疗史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未行抗凝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每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针(体质量<50 kg者用3000 IU;>80 kg者用6000 IU;介于二者之间者则用4000 IU),每天1次,连用14 d。在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清晨抽取空腹肘正中静脉血,检测血凝相关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和血液流变学;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治疗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监测记录皮肤黏膜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黑便、皮肤硬结等临床出血性症状。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凝学指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PT、APTT、FIB、D-D和PLT检测值分别为(13.32±0.38)s、(34.22±3.26)s、(2.45±0.44)g/L、(1.41±0.66)mg/L和(262.4±15.2) ×109/L,对照组治疗后的检测值分别为(10.35±0.33)s、(29.03±3.02)s、(3.87±0.48)g/L、(4.34±0.71)mg/L和(388.2±18.7) ×109/L,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的血凝血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为(4.68±0.49)mPa•s、(5.47±1.08)mPa•s、(1.25±0.24)mPa•s和(2.35±0.17),对照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为(6.37±0.58)mPa•s、(7.76±1.16)mPa•s、(2.04±0.23)mPa•s和(3.38±0.16)。观察组血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2.3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共4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部位分别为ā静脉2例、腓静脉和股静脉各1例,总发生率为14.3%。观察组共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部位为腓静脉,总发生率为3.6%。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观察组治疗后出血性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28例患者中,有1例在注射局部出现皮下瘀斑,经对症处理后吸收消失,其余未见明显出血、硬结、过敏等不良事件。

3 讨 论

恶性肿瘤疾病本身以及肿瘤的相关治疗措施(如化疗、手术、放射治疗等)等众多因素决定肿瘤患者普遍存在高凝状态。处于高凝状态的肿瘤患者容易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VTE),文献报道显示其发生比例高达20%[6]。VTE是恶性肿瘤的重要并发症,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以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最为多见和重要。另外高凝状态和血栓栓塞反过来又利于脱落的肿瘤细胞在远处定植,即利于肿瘤细胞的转移。因此,针对恶性肿瘤患者筛查和治疗高凝状态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必要一环。

针对恶性肿瘤合并高凝状态治疗的报道,目前集中于乳腺癌、胰腺癌和肺癌,证实有效的药物主要有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华法林等。如有学者对54例晚期肺癌合并血液高凝状态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前后进行血凝学和血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显示经低分子肝素治疗后患者高凝状态指标明显改善,且安全性可靠[5]。另有学者报道显示低分子肝素等抗凝治疗还可能起到一定的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和改善患者生存的作用[7]。有关卵巢癌高凝状态的抗凝治疗报道显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能有效地预防卵巢癌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8]。本研究选结果显示:低分子肝素组患者治疗后患者的外周血凝血指标及血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同时低分子肝素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低分子肝素组仅有1例在注射局部出现皮下瘀斑,未见明显出血、硬结、过敏等不良事件。

总之,低分子肝素能够显著改善卵巢癌的高凝状态,降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未见明显不良事件发生,提示在卵巢癌合并血液高凝状态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是有效、安全的。

[1] 周湘红,李霞,王伟,等.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结果分析[J].贵州医药,2015,39(10):924-925.

[2] Posch F,Riedl J,Reitter EM,et al.Hypercoagulabilty,venous thromboembolism,and death in patients with cancer,A Multi-State Model[J].Thromb Haemost,2016 ,115(4):817-826.

[3] 王静,张侠.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的危险因素、发生机制及实验室检测[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5):2284-2287.

[4] 冯征,温灏,吴小华.卵巢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癌症杂志,2015,25(3):231-234.

[5] 辛庆锋.低分子肝素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5,28(2):162-163

[6] 张光明,王征,张雪伟,等.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形成机制及防治[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5,42(6):445-447

[7] Lazo-Langner A,Goss GD,Spaans JN,et al.The effect of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on cancer survival.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J].J Thromb Haemost,2007,5(4):729-737.

[8] 许美华,邱锡坚,陈县,等.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波治疗仪预防卵巢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5,33(1):110-112.

R73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4-0031-02

猜你喜欢
高凝肝素卵巢癌
基于Oncomine数据库研究PDE4D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血根碱的调控作用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低分子肝素钠和右旋糖酐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治疗效果的影响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在高凝状态复发性流产中的疗效
低分子肝素药理学机制及适应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