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甘南牧区草原生态保护分析

2017-01-16 14:18李顺平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6期
关键词:甘南州甘南草场

李顺平

(甘南州畜牧学校,甘肃甘南 747000)

对甘南牧区草原生态保护分析

李顺平

(甘南州畜牧学校,甘肃甘南 747000)

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保护植被,实行适度放牧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甘南州牧区草原生态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是对甘南州牧区草原生态保护所做的简要分析,为甘南牧区草原生态保护提供一些建议。

甘南牧区 草原 生态保护 经济效益

1 甘南牧区草原利用现状

甘南州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地处长江与黄河上游,尤其是草质资源丰富,甘南的玛曲草原有超过866.67hm2的优质草场,这也是为黄河流域提供了接近一半的径流量,有“黄河蓄水池”之称。与此同时也伴随着甘南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牧区草原退化致使牧草减少,其他类非牧草资源大幅增长,这就使甘南州牧区草场形成了黑土滩,近年来,甘南州牧区草质的退化日益严重,这导致鼠虫灾害连年不断。甘南草原的沼泽湿地从6.6万hm2减少到2万hm2,从20世纪末的4000多个湖泊减至如今的1800多个,黄河的主要11条支流,如今成了几个季节性河流。黄河玛曲段年流量呈显著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每年1.2亿m3,补给量减少了15%。目前,甘南50%的天然草原退化,其中沙化草场5.33万hm2,且沙化面积以平均每年300hm2的速度递增,36处大型沙化点形成了220km的流动沙丘带,并以每年3.9%的速度扩展。

2 甘南牧区草原保护的成效

首先,甘南牧区加强了草原牧区的保护政策。逐步加强完善草原的保护力度来平衡草原生态,甘南牧区一系列保护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甘南牧区草原生态恶化,草原覆盖面积明显好转,为近年来甘南牧区草原保护提供了有效的保护经验,促进甘南牧区草原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甘南牧区利用暖棚转移和加强饮料喂养缓解草场压力,有效地减少了牧民过度放养,和过度开垦,将暖棚搭建在相对没有草场的地方,最大限度地利用草场,加强对牲畜的饲料喂养,缩小放养时间和范围,这对甘南牧区草场的保护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是实现甘南牧区草场农牧民长远发展和提高生产效益可行的办法。

再次,甘南牧区完善草原动态监测体系。甘南牧区加强了草原牧区的监管,分区域地实行检测,对草场生态环境、自然状况进行有效地监测,来预防自然灾害的侵袭,来保证甘南牧区草场不爱河流、病虫等袭击。

最后,加强对甘南牧区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定期邀请专家深入牧区进行讲解与培训,来提高甘南牧区生产和管理意识,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草场管理和养殖。对甘南牧区草原部分地区就围栏放养,投放加工饲料,进一步提高家牧民科学的保护意识。

3 甘南牧区实施退牧还草的生态及社会效益

3.1 生态效益

甘南实施牧区退牧还草的政策将草场生态环境与农牧民生活金紧密结合,共同建设营造一个碧绿的草原,使得草场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杜绝的甘南牧区草场环境恶化。对甘南牧区的草场进行有目的的保护利用,限范围和限区域地实行禁牧和改良,让已经遭到破坏的区域重新绿起来,据统计甘南牧区2016年荒芜草场利用率提高了30%以上,草地的植被覆盖率提高了近7%,这使得甘南牧区草场植被逐步恢复常态化,补播改良草场补播的老芒麦等牧草生长发育基本良好,株高达10~40 cm,部分补播区已形成较明显的群落优势,生物多样性增加。

3.2 社会效益

甘南牧区退牧还草以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环境为目标,把生态保护与草原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建立起草地畜牧业生产动态平衡系统,优化草地生态环境,促进草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使匮乏的草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做到持续平衡。

4 甘南牧区草原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是鼠虫害防治任务重,防治资金缺口大,难以控制鼠虫害的蔓延。由于甘南财政匮乏,地方政府和农牧民的财力、物力有限,防治中自筹资金困难,防治资金缺口较大,难以开展大面积的防治工作,只能对重点草原和粮草交界处的鼠虫害进行防治,致使防治面积小,防治比例低,不能做到全面治理草原鼠虫害。

二是甘南牧区随着牲畜数量的增加、草地放牧强度的加大,加上盲目垦荒、不合理利用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草地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草地“三化”进程加快,草地生物量减少,使草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三是甘南草原防火体系建设滞后,设备老化,难以适应草原防火工作需要。甘南的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方面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缺乏物资储备,在应急灭火物资如灭火机、灭火服、指挥车、野外宿营车、发电机、对讲机、GPS卫星定位仪以及后勤保障物资等的储备严重不足,难以保证草原火灾的快速扑灭;另一方面是现有灭火器械陈旧落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差。

5 完善甘南牧区草原生态保护的措施

首先要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人工草地,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及相应配套项目建设。甘南属半农半牧地区,人均草原面积小,主要以林间草场为主,草场分散,治理难度大,围栏成本高,为巩固草原建设成果,通过种草养畜,解决禁牧后饲草料短缺等困难和问题,有效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

其次需加大甘南草原鼠虫害防治力度和“无鼠害示范区”项目建设,加强“三化”草场的治理投入,通过围栏封育、毒杂草清除、补播等措施有效改善草地“三化”现象,实现草原的可持续发展,维持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再次要加强甘南草原防火体系与草原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州、县、乡三级草原防火、监测,监理队伍。尽快完善甘南农牧民科技培训基础设施及草原畜牧科技培训网络建设,切实加强对农牧民的科技培训。

[1] 郭健.内蒙古自治区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J].现代农业,2011,(7):3-5.

[2] 孟林.着眼全局尊重规律加强草原保护建设[A].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4:72.

猜你喜欢
甘南州甘南草场
甘南走读
甘南九章
甘南记
《去甘南》
万亩草场雪凌奇观
天然草场退化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探究
新草场有多远
民族地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问题探析
新“国十条”背景下甘南州保险需求调查研究
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English Read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