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尔兹海默病小鼠模型中补体和小胶质细胞介导了早期突触丢失

2017-01-16 10:14李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海默病阿尔兹补体

在阿尔兹海默病小鼠模型中补体和小胶质细胞介导了早期突触丢失

在阿尔兹海默病中突触的丢失与认知功能的下降有关,而小胶质细胞和补体的参与被认为有助于神经炎症的发生,尤其是在疾病的晚期。Hong等发现,在阿尔兹海默病小鼠模型中,补体和小神经胶质细胞参与了疾病早期突触丢失的调节。在出现明显的斑块沉积之前,经典补体级联通路启动蛋白C1q的含量明显增加且与突触相关。抑制C1q、C3或小胶质细胞的补体受体CR3可减少具有吞噬作用的小胶质细胞的数量,并降低早期突触丢失的程度。C1q在水溶性β-淀粉样蛋白寡聚物对突触和海马长时程增强的毒性效应中起着关键作用。最终,在成年大脑中,暴露于可溶性β-淀粉样蛋白的小胶质细胞通过CR3依赖性途径吞噬突触原料。总之,这些发现表明,本来在正常发育中修减多余突触的补体依赖途径和小胶质细胞,在阿尔兹海默病中被不恰当的激活并介导了突触的丢失。

Science, 2016, 352(6286):712-716(李 伟)

猜你喜欢
海默病阿尔兹补体
午睡过久痴呆风险增40%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GSK3β参与阿尔兹海默病及学习记忆障碍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探讨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基于多输出的3D卷积神经网络诊断阿尔兹海默病
不同疾病活动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肌酐、白蛋白、补体C3及补体C4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血清补体C3、C4以及抗C1q抗体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的相关性
嗅觉失灵 警惕阿尔兹海默病
每周1小时交流可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