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次香山科学会议研讨中医临床原创思维的科学内涵及应用

2017-01-16 21:00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科学内涵弱化香山

第594次香山科学会议研讨中医临床原创思维的科学内涵及应用

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其认知思维模式的形成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在长期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医学体系。实践证明,中医药学的特点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理念和方向,其科学内涵不断得到诠释,彰显了中医药学的科学性、先进性。特别是随着疾病谱改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药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大好条件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中医思维弱化、中医学术异化、中医技术退化、中医评价西化”的现象突出,中医临床原创思维内涵不清、日益弱化的问题较为严重。因此,明确中医临床思维的科学内涵、研究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方法,对于培养高水平的中医临床人才,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提高辨证论治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明确中医临床思维的科学内涵,针对中医临床思维培养存在的共性问题,探讨解决对策,确定十三五乃至中长期中医临床人才培养的战略重点与布局,并对建设相应的体制、机制提出政策性建议,以“中医临床原创思维的科学内涵及应用”为主题的第594次香山科学会议于2017年4月26~27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会议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张伯礼院士、中日友好医院晁恩祥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胡镜清研究员担任大会执行主席,来自北京、天津、广东、江苏、四川、山东、湖北、山西、陕西、黑龙江、吉林共11个省市26家单位38位专家应邀出席会议,17位专家作了专题报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王志勇参加会议并作重要发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屠志涛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王思成出席会议并参加讨论。

与会专家围绕着中医临床原创思维内涵、现状与问题、意义以及如何养成等专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初步形成共识:中医临床原创思维包括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系统整体、恒动变易、中和平衡的指导原则,以象数类比、司外揣内、知常达变为主要思维方法,以辨证论治为主要体现形式,以及临床疾病诊疗过程中具体的思维应用方法。中医临床原创思维是保持和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优势的关键,是中医药传承发展和应用的基石。由于整体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中医药教育以及医教研相关管理机制体制与评价体系偏离等因素,导致中医临床原创思维存在严重的弱化、西化和僵化的现象,亟待解决。与会专家就新形势下尤其是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下如何培养中医临床思维提出了各自观点,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会后将根据会议情况形成简报提交有关部门,为加强中医人才的临床思维培养工作决策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科学内涵弱化香山
北京香山
永续债的资本弱化问题探析
习近平选人用人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浅析当代藏语使用弱化问题及其对策
基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探讨远志散“益气化痰开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科学内涵
游香山
准确理解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
新广告商:广告业周期性在弱化,而集中度在提升 精读
香山峰会的新期待
关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