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高职人力资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2017-01-16 00:58张健
东方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三区人力资源

张健

摘要:十三五规划反映了我国今后城镇化的发展趋势,高职人力资源专业实践教学目前存在定位不清,手段匮乏,与职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本文从政府规划及实际人才需求出发,提出实践教学体系的三区定位、内容及实施环节。

关键词:人力资源;三区;三结合

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十三五规划是我国2016-2020年国民经济发展的纲领文件,也指出了高职教育及专业发展的方向,其中与人力资源专业关系密切的笔者认为有2条:一是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二是要加快人口市民化。[1]

一、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的现实与困境

城镇化、市民化带来的是人口居住结构上“社区、厂区,商区”数量的巨大增长,各类社会组织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需求更加旺盛。具体而言:人才需求更为“模块化”:用人单位要求熟悉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关系管理模块知识的人才;技能培养趋向”职业化“:会用常见人力资源软件,熟悉劳资关系法律法规、能够撰写常用文案,能够组织常见工作场景等;许多用人单位,例如科技创新企业不仅需要本单位的人力管理员工忙于”事”,而且要求能够独立进行组织内的工作分析,人力规划,而政府,事业单位则需要能够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专业人才,例如社保统筹的地方转型、平台搭建等。

实践的发展对高职人力资源专业的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不仅要“实”:符合职场需要,而且能“用”:输送的学生能够上岗即迅速进入角色,开展相应工作。这个发展趋势对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提出的要求为:“课程与岗位对接,培养与技能对接”,整体上对专业教学的发展要求以“实践教学”为中心。

就笔者十几年来教学与校企合作实践经验而言,目前高职院校,包括示范性院校开设的人力资源专业普遍存在实践教学定位不清晰导致的教学环节与职场需求脱节。表现在:课程教学上仍然以面授为主,结构化的岗位提前认知教学很少,缺乏全国性,地区性的专业教学竞赛,教师与学生的团队技能培养互动偏少,课程内实践、校内集中实践活动教师层面创新性不够,学生不知如何将课本知识与实践中的岗位需求串接,校外实践虽然普遍采取2+1模式,但是由于在校期间对学生的岗位引导认识缺乏,学生顶岗实习的内容主要是后勤管理类,办公室管理类,对于人力行业常用的测评手段、规范人力文件的撰写普遍陌生。

最终,学生们对自己毕业后职业规划认识不清楚,导致了人力资源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毕业即“转行”现象。

笔者认为,应对这一困境的主要办法是构建与时俱进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这一实践教学体系应对我国今后的城镇化、市民化趋势,具体构想如下。

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定位:服务三区

十三五设定的我国城镇化率目标为55%,意味着未来5年至少1亿人进入社区、厂区、商区从事各类生产经营服务类财富创造。社区催生大量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求集中在招聘、培训,薪酬管理上,侧重薪酬管理。商区催生中型服务型、技术开发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求集中在招聘、培训,薪酬、员工关系管理上,侧重员工关系与招聘。厂区集中大中型生产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求覆盖六个模块,侧重工作分析与人力开发。[2]

显然高职人力资源专业实践教学的定位是服务三区,而不是沿袭过去笼统的说法,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人力专业的人才培养表述为:服务企业、事业、政府,懂法律、懂经济、懂管理的人才,这类定位宏观不清晰,必然导致微观教学没有清晰方向。

建立三区认识,教师能够从教学宏观上结合课程进行相应的情景教学设计、提炼岗位认知或者技能培养方法,例如《工作分析与人才测评》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针对厂区工作实景设计训练,让学生了解大型企业人力工作常见的工作分析手段与流程,又如《社会保障学》可以针对三区内企业实践,强化训练学生对员工社保的基本公式、算法、报审流程的掌握。

同时,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教学行为更为清晰,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职业规划和就业认识,明确课程与实践岗位对接程度,技能学习有明确的方向。例如《办公室管理》课程采取实景流程训练,学生可以认知办公室管理岗位的日常工作流程和所需技能,《招聘与配置》中采取沙盘模拟训练,可以训练学生熟悉常见的招聘流程。

三区的认识是将十三五规划结合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分类勾勒,指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应对的“类”场景,为具体的细化提供了基础认识。

三、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三结合

三结合为:“岗位通识+岗位流程+岗位技能”。岗位通识是指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实践中按照职组划分的人力资源岗位类别的共性知识。[3]例如员工关系维护岗位是一类职组岗位,这类岗位在实践中由公关员、秘书、信息员等组成。这些岗位具备技能应用上的共性:如组织内沟通的一般方法、技巧等。又如招聘与开发是一类职组岗位,这类岗位由招聘经理,培训专干等组成,这些岗位要求熟悉招聘常见问题,常用的人力文书例如工作设计的撰写等。

岗位流程是指让学生掌握主要就业岗位的工作环节和程序。例如行政岗,后勤岗,社区岗在实践中有那些固定的工作环节,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程序。

岗位通识、岗位流程对应课程内实践、项目实践,自主实践。

学生只有在辨认一个岗位的流程,了解基本常识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进行专项的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可以说,岗位通识、岗位流程是产生岗位技能的基础,岗位技能是学生辨识通识与流程的结果,教学实践中,没有职场经验的学生对就业需求什么,如何学的认识建立在大量经典工作流程和常见问题的认识基础之上。

三结合的认识有利于突破目前教学内容含糊的困境,立基三结合,教师能够把某个课程定位为岗位流程课或岗位通识课,例如《薪酬管理》就属于流程课,《企业管理》就属于通识课,也可以尝试一个课程分章分别进行流程或者通识训练,最终引导技能训练。

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三环节

(一)课程实践环节

课程实践依托的是校内实践设施,各类主题活动,在开设的课程体系内有选择的按照计划开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岗位通识知识。这类课程具备代表性的有:社会保障,电子政务,社区工作,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上突出通识教育、技能教育。如应用文写作教会学生掌握主要的人力文件文体写作及注意事项。笔者认为,课内项目实践应站到课程总学时的50%以上,通过反复的训练,才能培养高职学生的技能掌握。

(二)校内项目模拟实践

项目模拟实践针对的是岗位流程学习,让学生前置式的熟悉今后主要工作岗位。这类项目有:企业办公室,后勤供应综合认知训练招聘培训流程,绩效核算流程认知等。需要注意的是,项目模拟训练并不是课堂教学,而是实践基地内教学。通过项目训练,学生能够自主的发现其技能掌握,通识知识的弱项,就业导向的学习目标会更清晰。

(三)自主性实践环节

这一环节安排在学生的假期以及顶岗实习期间,包括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政府,各类订单单位筹办的专题活动。是对课程内实践,校内项目模拟实践的必备补充。在教学安排上,即可以作为单独教学环节安排,也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灵活组织。

笔者认为,通过宏观上建立服务三区认识,才能让专业实践教学依托课程,项目、自主实践有较为清晰的标准,在此基础上,通过岗位流程、岗位通识讲授,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才能主动学习,研学岗位技能。

参考文献:

[1]储旭.新形势下“十三五”规划的六大要点分析.[J].城市地理,2015,(15)

[2]江永众,甘立志, 彭涛.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J].中国人才,2011,(11).

[3]赵冬菊.浅谈人力资源管理入门的几项必要工作.[J].人力资源开发,2016,(2).

猜你喜欢
三区人力资源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应用与发展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三区”叠加推动莱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贵州省“三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研究分析
创新创业人才“三区”联动培养体系探讨
财政政策在天津“三区”建设中的支持作用研究
“三区”公共图书馆人才支持工作初探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
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