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哲学思考

2017-01-16 12:39刘瑾怡
艺术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唱法演唱者声乐

刘瑾怡

摘 要:我国的民族声乐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经历了漫长时期的发展和演变,已然形成一个科学和成熟的歌唱体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声乐势必要受到外来声乐知识和延长技巧以及自身发展变化的诸多影响。因此,分析民族声乐的语言特点和演唱技巧,以及民族生源延长的教学相关的问题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深入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民族声乐的发展,在提高自我艺术修养的同时,也能正确的对待民族声乐的继承和发展问题。本文,笔者即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字:民族声乐 发展 唱法 哲学 美学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民族声乐演唱的发展上既有共性,也具有民族特性,多民族之间相互借鉴、交流,共同提高。尤其是其中的民族特性和独立发展,造就了我国民族声乐的异彩纷呈。而且,我国的民族声乐还积极的从戏曲和民歌中汲取养分,并借鉴西方美声唱法的发声技巧等,以不断充实、丰富自身,获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族声乐自身发展的需要,民族声乐势必要受到诸多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民族声乐的深入分析研究,思考民族声乐的继承和发展问题,以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并做好对民族声乐的继承和发展。

一、中国民族声乐背后的哲学意蕴

中国民族声乐在我国民族的土壤中成长,从各种民族唱法和传统曲艺等之中汲取营养好,背后具有十分深刻的哲学意蕴,并具体体现在文化定位和艺术审美方面。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以汉语为最基本的语言依托, 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境界具有独特的审美和文化定位。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始终十分注重整体性和统一性 ,这也被认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之一。同样的,在衡量声乐作品的时候,也大多采用的是中正平和的审美标准。中正平和的基础是中庸,其中, “中”指的是天下之道的根本,而“和”则代表了天下的大德。几千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儒家哲学巨大影响,以“中庸”为基本原则,甚至是用来评价事物的准则。“中庸”之道向来被认为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精华所在,注重和谐和“过犹不及”,否认绝对性的事物。在内涵方面,“中庸”主张凡事要适可而止,而不能不要过度,以免导致适得其反的出现。于是,中国人大多在处理各种事情的时候,以“中庸”为标准,力争做到不偏不倚,在民族声乐方面,“中庸”也比比皆是。例如,在声乐演唱的发声方面,“中庸”思想便十分强调气息力度和速度的适宜性,还有声带振动的平和状态等。

二、民族声乐唱法的继承和借鉴

作为中国的艺术瑰宝,民族声乐一直代表着中国音乐的艺术特色,展示着我国的璀璨文化。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多样、方法各异,众多的民族声乐教育研究者们也一直在探求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民歌演唱技巧。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需要积极的从我国的传统艺术中汲取营养,借鉴学习,并注意与时俱进。

中国传统音乐的财富是取之不尽的,民族声乐演唱的发展应建立在传承基础上。当前社会“大交流、大学习、大融合”的时代,民族声乐要建成自己的特色,区别于美声唱法,必须具有民族性,集中华民族之大气,各剧种的风格之大成,符合广大民族群众审美内涵,为人民所喜爱,融合戏曲、曲艺、说唱等多种艺术形式和风格。其中艺术的相通性,会使民族声乐演唱这支奇葩绽放得更加美丽。2009年,一首《忐忑》让龚琳娜在网上迅速走红。演唱者龚琳娜在接受采访,谈及自己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想法的时候便提到,中国有许多宝贵的传统值得现代的演唱者们进行学习和挖掘,例如中国传统戏剧在音色方面的详细分类,其中青衣和花脸还有花旦和老生等,分别使用的是鼻腔共鸣和以及鼻腔等诸多方式。这些种类繁多的唱法,十分值得现代的演唱者们进行学习和借鉴。如何从传统艺术中寻找发展我国民族声乐的养分,“取之传统,用之艺术”,是所有民族声乐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例如,在唱法上,民族声乐演唱者们可以积极的利用传统戏曲的各种唱腔等。

三、民族声乐多元化的哲学追问

1.多民族声乐音乐体系的建立

在本民族声乐音乐体系的构建方面,我国不同民族的声乐虽然在演唱风格等方面风格迥异,具有鲜明的多元化特点,但也具有很多相似和相同指出。首先,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其声乐体系的形成的,都离不开本民族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各民族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思想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并利用本民族的艺术和音乐形式呈现出来。因此,对与不同的民族音乐体系来说,虽然风格各异,但都和本民族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例如,那达慕盛会是蒙古人欢庆丰收的一项大型娱乐活动。赛马即将开始以前,儿童们会用嘹亮的嗓音高声唱长调歌曲。

“侗族大歌”则是一种流行于黔、桂等地的以侗语南部方言演唱的多声部民歌歌种形式,侗语称“嘎老”。篇幅长大,格调严肃庄重,歌词讲究韵律,曲式结构较固定,由分节歌性质的多段联曲构成。其旋律多级进,间以三度、六度、四度跳进,流畅优美。演唱属民歌支声性质,音域较窄,大都在八度以内行腔,主要旋律在低音声部,高音声部由低声旋律分支加花变化而成。总之,都是与各族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的。

2.民族声乐演唱的多样性

除了一些共同点,不同那个民族的音乐体系也具有十分明显的差异性,呈现出民族声乐演唱的多样性。

首先,在演唱风格方面,呈现出十分多元化的情况。我国地域面积十分辽阔,造就了不同民族和地区迥异的自然环境,并由此产生了不同地区和民族风格接人不同的演唱方式和方法等。例如,在北方地区,一年四季十分分明,且天高地远,于是人们在演唱的时候变大多表现得十分豪放和粗犷。而在我国的南方,大多山清水秀,于是人们在演唱的时候便表现得十分出委婉,较之北方民族要柔美的多。同样的,对于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们来说,因为眼前一马平川,因此演唱的时候大多十分舒展和自如。对于高原地区的人们来说,因为地势较为突兀和广袤,因此在演唱各种歌曲的时候,便容易受到一定的影响,较为高亢和嘹亮。我国有拥有众多的民族,自然也就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民族声乐风格和音乐体系,并孕育出属于本民族的优秀的音乐人才。同样的,著名歌唱家、全国政协委员克里木不管走到哪里,都会被大家一眼认出,因为它的歌曲具有鲜明的维吾尔族特色。也就是说,不同民族的优秀歌唱家们都受到本民族文化和音乐的巨大影响,并积极的运用自身的个性,充分的向各民族的人们展现出本民族声乐的特色和内涵。

其次,在演唱创新方面,很多民族通过本民族声乐演唱的长期大量实践,纷纷开始在继承传统声乐演唱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和借鉴其他一些声乐演唱技巧,例如美声唱法等。并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实践,创造出很多全新的民族声乐唱法。这些新型的民族声乐唱法大多兼具了美声和传统长发的双重特点,因此在听者耳中,这些音乐便可以感受到许多十分新鲜的体会。例如即能感受到传统唱法的咬字和吐字技巧,也可以十分明显的感觉出其中含有的美声唱法真假声结合等特点,从而得到耳目一新的享受。这种创新实践不但给听众们带来很多新新鲜的感受,也极大的推动了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并有助于帮助演唱者演唱民族歌剧中原本演唱难度较大的大段唱腔,有效的延长了很多优秀演唱者的表演寿命。例如,江苏民歌中有一首著名的民歌《茉莉花》,演唱者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大多采用吴语演唱这首歌曲,其风格细腻优雅,听来感到新颖亲切,生动地刻画了古代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很有艺术感染力。但是,该民歌也因为旋律动人流星雨我国的大江南北,深受各民族认识民的喜爱,并广为传唱,并出现了众多版本。例如,一些民族的音乐工作者便以本民族的音乐为基础,并积极的融入了多种现代风格的音乐元素,比如爵士、RAP、摇滚等,对《茉莉花》的整体风格和演唱技巧等机械牛了大胆的革新。这样一来,使得整首歌不仅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更有独特的时尚特点。

四、民族声乐的继承和发展探寻

对于民族声乐来说,如何更好地继承传统并寻求更大的发展,是所有民族声乐演唱者和学习者等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也了解到,中国民族声乐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等的较大影响,具有许多十分鲜明的特点。并经历漫长的发展演变,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并获得许多成绩,为人民群众带来了许多美好的音乐享受。而且,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我国的民族声乐还是分注重学习和借鉴,积极的从传统曲艺和没声唱法等中汲取营养,以谋求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且获得许多喜人的成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民族声乐要求的不断提高,还有世界声乐的发展大趋势影响下,民族声乐势必要进一步进行探索和实践,并应该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对于我国的民族声乐来说,需要注重对我国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音乐传统的挖掘和继承,并注意积极的学习和借鉴外来音乐文化、思想以及演唱和表演技巧等的同时,注意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才能使得我国的民族声乐真正的走向世界声乐舞台。

在继承和发展民族声乐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继承并保持我国的自身民族特色。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已经了解到,我国的民族声乐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特点,并通过十分具体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因此,民族声乐发展变化历程中积累下来的众多经验都是我国声乐宝库中的宝贵财富,集中体现出我国民族声乐的“民族性”。但是,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在民族声乐教学和学习,以及表演和演唱的过程中,一些学习者和演唱者有时会忽略了对民族声乐经验和技巧重要性的认识,或者整体认识水平较低。因此在学习和演唱的过程中,有时便会出现盲目重视外来演唱方法和技巧,却不注重对本民族原有演唱经验的学习等情况。这样一来,既不利于学习者和演唱者自身综合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对我国民族声乐民族特色的体现和展示。因此,民族声乐学习者和演唱者一定要注意在学习和演唱的过程中时刻铭记民族声乐的“民族性”。其次,还要注意充分考虑把到广大受众的实际需要和切实感受等。

总之,在提倡艺术思想、理念与作曲技法、手段等多元化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责任心(社会的、时代的、历史的),以有力的推动我国民族声乐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石惟正.走出对民族声乐认识的误区——中国民族声乐的本体结构及其审美[J].人民音乐(评论版),2008,(7):29-33.

[2]谢文丽.中国民族声乐的演进——浅谈歌剧《江姐》中三代江姐扮演者唱法上的发展[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1):172-172.

[3]崔影.中国当代民族声乐的审美及浅析[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2,(4):150-151.

[4]郭丽萍,朱佳宇.浅析民族声乐艺术审美思维与审美心理[J].音乐大观 ,2013,(3):139-139.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唱法演唱者声乐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
“手舞足蹈”破难点——谈“划唱法”在歌唱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