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村庄”:农村问题研究新视阈

2017-01-17 09:39谢德根靳永翥
关键词:村庄农村发展

谢德根,靳永翥

(1.铜仁学院 贵州 铜仁 554300;2.贵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问题村庄”:农村问题研究新视阈

谢德根1,靳永翥2

(1.铜仁学院 贵州 铜仁 554300;2.贵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问题村庄”与农村问题具有密切的联系,是指某些村庄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使村庄内部问题在数量方面、结构方面或者性质特征方面等发生显著、根本性变化,引发村庄整体“倒退式”质变结果的一种无序异质病变表现形态,是农村问题更深的表现形态,呈现出内在“病理”的同质性、外在表现形态的特殊性、地域分布的差异性特征,是经济市场化、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倒逼的“衍生物”,制度根源是非均衡化发展政策价值取向。

农村问题;“问题村庄”;环境倒逼;制度根源

农村是以农民聚居、农业生产、乡村文化为要素的基层社区,既是农民的生活场域,又是农业的生产基地,还是乡村传统积聚的文化摇篮,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内涵。[1]在“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农村真穷”的事实背景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策背景下,农村问题成为学界重点的研究对象,研究成果中涉及“空心村”“贫困村”和“城中村”*基于研究主题,本研究中的“城中村”是狭义含义,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者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市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等。通过梳理刘彦随关于“空心村”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发现,空心村具有产业空心化、基建空心化、人口空心化和宅地空心化等特征。[2]这也验证了姜绍静对“空心村”的定义:“空心”并不一定是一种空间形态,而是土地、人口、经济、社会等各要素偏离“和谐运行”轨道的结果,是农村多要素“空心”的综合。[3]郭占峰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贫困村”具有地理位置偏远,人口规模小,农户居住分散,人均耕地少,农业产量低,家庭收入主要依赖于外出务工,贫困群体出现分化,且呈现较大的差异性等特征。[4]刀波等学者通过对武陵山片区怀化市38个“贫困村”的实地调研发现,“贫困村”现阶段相对贫困的特征尤为突出:农村的社会关系结构畸形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落后,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山区农村儿童上学难。[5]代堂平[6]、杨露等学者[7]基于多样化视角对“城中村”进行了研究,发现“城中村”具有房屋建筑密度高,环境卫生质量差,人口流动性大,居住群体结构复杂,社会治安较差等特征。综合上述学者对“空心村”“贫困村”及“城中村”特征的概述可以发现,“空心村”“贫困村”及“城中村”既是一种空间聚集形态,也是地理、经济、人口、社会等要素运行“失调”导致的农村“生态失衡”形态。根据费孝通的“差序格局”观点,现阶段“空心村”“贫困村”及“城中村”是村庄发展要素发生了显著的不良变化,是农村无序异质病变的表现形态。鉴于此,本研究将“空心村”“贫困村”及“城中村”称为“问题村庄”,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下面的研究。我们以“问题村庄”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没有发现一篇将“问题村庄”作为关键词的研究成果,这说明学界较少将“问题村庄”作为研究视阈来研究农村问题,同时也表明对“问题村庄”进行研究具有一定学术意义。“问题村庄”作为研究农村问题的一种新视阈,需要运用一种成熟的研究逻辑和研究框架对其进行探索,以保证研究过程的严谨性和增强研究结论的说服力。本文以“阐述”“解释”“探索”为总的逻辑顺序,运用相关哲学原理阐述“问题村庄”的内涵,构建因果分析框架解释“问题村庄”产生的原因,针对“问题村庄”产生的原因探索解决“问题村庄”的对策建议。

一、“问题村庄”的内涵

(一)“问题村庄”概念

农村问题是指在农村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所要解决的问题。农村问题错综复杂,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从内生变量来看,涉及特定的经济结构、收入结构、村落结构、人才结构、社会结构等非均衡,[8]致使农村的均质结构被打破,影响传统的“差序格局”;[9]从具体内容上看,农村问题具体内容包括乡镇财政问题、农村城市化问题、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等。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从量变开始,并积累到一定程度,突破一定的界线,引起质变。农村问题是事物发展量变的表现形态,“问题村庄”是事物发展的质变的表现形态。农村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积累到一定程度引发质变,形成“问题村庄”。据此,本研究试根据量变与质变的哲学原理,提出“问题村庄”的概念,认为“问题村庄”是指某些村庄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使村庄内部问题在数量方面、结构方面或者性质特征方面等发生显著、根本性变化,引发村庄整体“倒退式”质变结果的一种无序异质病变表现形态,是农村问题更深的表现形态。即“问题村庄”是由外部因素导致的寓于产生问题的农村之中,是村庄内部要素发生整体无序异质病理自然村、行政村或中心村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从“问题村庄”与农村问题的联系来看,“问题村庄”是农村问题“倒退式”质变的结果;从现阶段“问题村庄”的具体表现类型来看,包括社会结构非均衡的“空心村”、经济发展程度低的“贫困村”和环境污染严重的“癌症村”等;从“问题村庄”所产生的影响来看,“问题村庄”的存在严重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给国家治理体系构建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培育带来重大挑战和机遇。

(二)“问题村庄”特征

1.“问题村庄”内在“病理”的同质性

同质性,可以解释为“相似性或者相近性”。通过分析事物内在联系可以更好地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可以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接近事物的本来面貌。系统分析法强调从事物的整体出发,着眼于部分、因素、层次、结构、环境对整体的综合作用来进行研究。[10]村庄发展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众多要素,其中若干要素如果按照非结构化,非动态平衡综合协调发展,会产生许多农村问题。在某个村庄内部如果农村问题在数量方面、结构方面或者性质特征方面等发生显著、根本性变化、引发村庄整体无序异质病变将成为“问题村庄”。即“问题村庄”的内在“病理”同质性主要体现在内在农村问题集聚后综合作用非均衡。例如,综合分析刘彦随[11]、秦振霞[12]二位学者对“空心村”的理解,发现空心农村存在农村发展要素结构不合理,如农村社会人口年龄和文化素质结构、土地资源使用结构和农村发展资金配置结构等。再如云南普洱思茅区依象镇大竹林河出现的“虚拟村庄”,在官方认同、社会保障、公共物品、农村婚姻等方面存在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13]

2.“问题村庄”外在表现形态的特殊性

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各自特点,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特殊性决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运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哲学原理,基于不同的划分依据,“问题村庄”外在表现形态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问题村庄”内部农村问题综合作用后产生的主要“病变”结果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表现形态,例如“贫困村”“城中村”“空心村”“癌症村”等。朗特里认为,贫困指绝对的物质匮乏或不平等。[14]宫文、等基于2006年广西年鉴中88个贫困县相关数据运用定量分析和GIS分析发现村庄贫困与地形地貌、区住选择、城镇化水平、农业生产等具有相关性。[15]其研究结果与郭占峰[4]的研究结果总体一致。根据两位学者的研究结果,“贫困村”在受到各种农村问题的综合影响后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程度低,发展机会少。“城中村”处于城市边缘区范围内的各种行政村、中心村、自然村等农村居民点和农村地域,在房屋建筑、环境卫生、人口流动、居住群体结构、社会治安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综合作用后“城中村”主要体现为“脏”“乱”“差”。通过梳理“空心村”的研究成果发现,“空心村”在产业发展、人口年龄结构、土地使用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综合作用后,“空心村”呈现产业空心化、基建空心化、人口空心化和宅地空心化中的一种形态或多种形态。现阶段“癌症村”普遍存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发展、公共卫生等问题,综合作用后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非正常的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3.“问题村庄”地域分布的差异性

区域性一般是指地表人文事象的地理分布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下有一定的总规律,但由于各国、各地区的具体条件不同,在体现这个总规律时,各地也会有明显差别。*引自于中国知网学术百科。根据“问题村庄”内部农村问题综合作用后产生的主要“病变”结果表现形态的地域分布,不同类型的“问题村庄”地域分布具有差异性。例如,我国“贫困村”分布呈现点(14.8万个贫困村)、片(特殊贫困片区)、线(沿边境贫困带)并存的特征。14.8万个贫困村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占其总人口的比重为33%,青藏高原延伸区的甘孜、阿坝和凉山州比重达40%左右,41个沿边境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比重超过40%。*资料来源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期评估政策报告。“癌症村”区域差异明显,总体上是东部多于中部,中部多于西部,而且最近30 年来,我国”癌症村“重心位置一直在鄂、豫两省交界地区移动,总体上呈现自西向东移动的趋势,而每5年间新增“癌症村”的重心也始终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移动,总体上存在自东北向西南移动的趋势。[16]另外,随着区域城镇化进程而形成的“城中村”,呈现“空间塌陷”的地理分布格局。[7]

二、“问题村庄”产生原因:一般解释性研究

(一)“问题村庄”产生的因果分析模型

解释性研究能够彰显事物研究的过程,反映研究者的研究视角与研究对象、研究环境不断相互融合的“ 理解” 过程。[17]解释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说明社会现象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趋势或后果,探寻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解释现象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会变化。[18]进行解释性研究通常会运用一种工具——因果分析模型。

鉴于“问题村庄”与农村问题的紧密联系,探寻“问题村庄”产生的根源可以参考农村问题产生的原因。现阶段,众多学者对农村问题产生的原因持有大同小异的观点。赵富才[19]、高帆[20]认为,农村问题产生影响因素集中表现在城乡二元结构,二元结构显著的特征是人口流动,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地域转移。乐小芳等认为,农村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城乡之间存在环境差,而“城乡环境差”*城乡环境差是指:农村的环境支出大于其所得到的环境收益, 城市的环境支出远小于其得到的环境收益。是受自然因素、经济因素与社会制度因素的影响。[21]也有学者认为,由于城市的经济实力和主导作用,通过或“明”或“暗”的方式对农村土地、水资源、空间资源等的索取,实现“以城统乡”,加剧了农村问题的产生。[22]也有学者认识到价值取向对农村问题产生的影响。张厚安等指出,农村问题除与现代化进程中容易出现忽视和轻视农村问题的现象有关外,也与人们对现阶段农村的认识偏差相关。*转引自李树基、朱智文:《“三农”问题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第68-71页。从上述国内学者对农村问题产生原因的认识能够发现,农村问题产生主要受城镇化、经济市场化、工业化以及“重城市、轻农村”价值取向的影响。

黄祖辉等通过构建“三维一体”的中国农村问题分析框架发现,有关农村发展的要素“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最终还是靠政策。[23]政策属于实践领域,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的总称,其本质之一是各种利益关系的调节器。[24]而政策过程是寻找和建立政策主体的价值与行动之间的满意关系(政策与价值的吻合)的过程。[25]价值取向属于认识领域,对政策过程具有指导作用、导向作用,并将贯穿于政策过程始终。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建立了“问题村庄”产生的因果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在图中,首先确认起始变量,引入中间变量和直接变量。自变量为政策价值取向,中间变量包括市场化、城镇化与工业化,直接变量为农村问题。图中箭头表示自变量、中间变

图1 “问题村庄”产生的因果分析模型

量、直接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承接关系。

(二)“问题村庄”产生的原因透析:环境原因和制度根源

1.“问题村庄”产生的环境原因:经济市场化、城镇化和工业化

(1)经济市场化

农村经济市场化,必将农村发展要素纳入国家,乃至国际大市场范围,并通过市场实现农村发展要素的自由流通,使发展要素在自由流通中实现效益最大化。由于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具有实现效益最大化的驱动力,农村发展要素一般流向于能够获取更大效益的城市与工业,而且是以单向流动为主。农业作为农村最主要的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要素是土地、水资源、劳动力、资金、技术和市场,其中市场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决定其他发展要素功能的发挥。农业在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具有天然弱质性,这是其内在属性决定的。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可耕地资源缺乏,农业天然地受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较其他非农产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风险,是其在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硬性约束。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公报主要数据显示,2006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53 100万人,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3 181万人,占总量的24.8%。外出从业劳动力中,青壮年(18至50岁)农村劳动力占94.9%,约为12 508.77万人,并且约97%的农村外出劳动力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数据来源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另外,农村资金也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如高等教育消费性外流、农村人口迁移性外流、资金储蓄性外流、价格差距性外流等形式,不断流出农村。由于农业经济效益低,技术应用于农业发展的意愿不够强烈,农业技术创新不足,并且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供给不足。

(2)城镇化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或者都市化。其指:人口城镇化,即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社会城镇化,即农村人口结构、社会关系网络、农村人口生活方式逐渐趋同于城镇;土地城镇化,即城市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城镇化,即第二、三产业比重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农业比重不断降低。[26]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镇水平的主要指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与城市化水平呈正比例关系。在总人口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最主要的路径,在城市化水平衡量指标单一的情况下也可能是唯一路径。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0%,比2014年提高了1.33%。*数据来源于2015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农村人口不断迁移城镇,造成农村社会人口结构的异化,即老人、儿童比重大而青壮年人口比重低。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使传统的主要基于血缘、地缘的社会关系网络不断弱化,而基于业缘的社会关系网络不断强化,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不断淡化。通过新建开发区、住宅区,完善城市交通道路网络等方式不断向城市近郊的农村地区扩张城市地域范围,占用了大量的农村用地,特别是可耕地。农业作为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城镇化背景下,农业的基础性地位面临严重的挑战。而且,随着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扩大城市用地规模也会使农村面临生态环境问题,如植被破坏,水土污染,农村的进一步发展面临巨大的阻碍。

(3)工业化

工业的区位因素一般包括劳动力的素质、成本与可获得性、能源的可获得性及其成本,该地区对工人与管理人才的吸引力等。[27]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多数,直至2015年,我国农村人口仍然占全国总人口数的近一半,其流动人口达到2.47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7.97%,约占农村总人口的48.65%。这部分劳动力价格低廉。我国的农副产品价格相对低廉,加上随着市场体制的改革,工业通过价格“剪刀差”从农村获取了大量的物质资源。因而从事农业的收入远远低于农民从事工业的收入,农民从事工业行业的意愿程度高。目前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村居民外出打工的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途径,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工业化与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农村环境之间的摩擦。以工业化对农村环境的影响为例。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迁移到农村或者农村工矿企业的发展,严重污染了农村环境,产生和某种形态的“问题村庄”。例如“癌症村”。2004年《江南经济时报》报道,江苏省盐城阜宁县古河镇洋桥村靠近一家农药厂、两家化工厂,因受农药厂、化工厂排放工业废气和废水的影响,该村于2001—2004年有20多人死于癌症(以肺癌、食道癌为主)。*资料来源于《江南时报》2004年4月26日第二版。

根据“水池理论”,农村经济发展要素通过经济市场化,长期以“入不敷出”的形式流出农村,农村的自我积累条件弱化,长期发展能力培育不足。在人口、社会、土地、产业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化与农村存在以下四对的矛盾,城镇化与农村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城镇化与农村社会结构之间的矛盾,城镇化与农业之间的矛盾,城镇化与农村生态卫生环境之间的矛盾。根据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只要资本主义的、工业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现代经济部门能够支付一个高于农业的实际收入,农村发展要素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现代工业部门。*转引自苗长虹《发展中社会城乡工业化关系的理论探讨》,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第50-57页。广大农村中的某些村庄因经济市场化、城镇化和工业化从中汲取大量发展资源,造成自身发展资源不断流失,内部问题丛生,经不断“病变”,逐渐衍化出不同类型的“问题村庄”。经济市场化、城镇化和工业化是时代发展的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问题村庄”正是在这种大环境倒逼出来的“衍生物”。

2.“问题村庄”形成的制度根源:非均衡化发展政策价值取向

在特殊背景下,为实现“后发赶超”,促进城市、工业的发展,我国采取了以非均衡化发展为政策价值取向,实施“城乡分治、一国两策”,人为地将城市和农村分开,最终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即城市、工业、市民为一元,农村、农业、农民为一元。城乡二元结构的初衷是方便户籍管理,但在发展非均衡化政策价值取向的指导下,其逐渐演变为利益、资源分配的依据,政策资源不断向城市、工业和市民倾斜,如国家财政政策重点支持工业,完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城市繁荣等。而且在经济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政府过度干预农村经济的发展,如政府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剥夺农民的利益。此时,政策价值取向非均衡化发展具体表现为农村劳动力、农村资本、农业产品等不断流向城市和工业,促使城市和工业飞速发展,而农村不断积贫积弱,为“问题村庄”的产生埋下了制度隐患。依据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在非均衡发展价值取向指导下的政策干预回波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快速发展的区域或产业积累性效果大于滞后区域或产业的积累性效果,加剧了区域间、产业间的非均衡,长此以往,发达区域或愈发达,欠发达区域或愈落后,产业之间、地域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三、结论与讨论

通过文献分析法、跨学科分析法,运用因果分析框架,发现“问题村庄”是指某些村庄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使村庄内部问题在数量方面、结构方面或者性质特征方面等发生显著、根本性变化,引发村庄整体“倒退式”质变结果的一种无序异质病变表现形态,是农村问题更深的表现形态,呈现出内在“病理”的同质性、外在表现形态的特殊性、地域分布的差异性的特征,是经济市场化、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倒逼的“衍生物”,非均衡化发展政策价值取向是其产生的制度根源。

社会事实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主体,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基于过去的研究,探寻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并通过理性的运作转换成未来行动的法则。[28]村庄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促进村庄整体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根据“问题村庄”产生的环境原因和制度根源,本研究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理论性对策以期促进“问题村庄”的治理。

一是以“治理”理论为指导,在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坚持均衡化发展政策价值取向。即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实现“二元均衡”,不能“厚此薄彼”,避免农村生产要素通过“用脚投票”,大量“逃离”农村,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主张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定共同的目标等途径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29]其涉及运用相关的规则制度、机制,发挥潜在和现实中的能量,获取更多的资源,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以达到善治状态。在农村扶持资源有限的现实背景下,为促使“问题村庄”最大限度地享受发展资源,实现“二元均衡”,促进“问题村庄”发展,政府可以治理理论为指导,区分公共物品提供的供给责任与生产责任,创新资源筹集和配置机制,通过合作、协商和伙伴关系,发挥资源的“杠杆撬动式”效应,发挥多元主体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弥补农村发展资源不足。同时,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建立与第三部门和企业的合作机制,实现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的协同合作。例如,借鉴贵州“四有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经验,持续深入开展农村扶贫开发。

二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走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协调发展的新型道路。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协调紧随创新之后,其精髓在于非冲突性和对抗性,避免交流、互动的障碍,既包括量的均等,也不排斥非均衡的良性互动。*李洁琼.协调发展理念“新”在哪里[EB/OL].(2016-05-10)(2016-10-07).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0/c_128972600.htm。政府在谋求协调发展过程中,应加强“问题村庄”调查研究,掌握“问题村庄”发展形势,适应发展趋势,发挥发展中优势,破解发展瓶颈,促进农村发展要素合理流动,统筹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实现协调联动,越过“刘易斯拐点”。例如,开创“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新型发展路径。

三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守住农村经济发展命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农村最主要的经济发展产业,农业的发展与农村的发展密切相关,是其他产业的基础,是处于第一位的,必须牢固树立农业是基础的思想,切实保护农业。“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巩固农业基础地位需要稳定发展农业生产,而在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背景下,农业处于弱势地位。政府在经济市场化过程中需加大对农业发展的干预力度,制定农业发展的专项保护政策,调整农业结构,重视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变农业弱质性,提高农业抗市场风险能力,实现农业现代化,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使之适应经济市场化要求。

由于国内关于”问题村庄”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为了增强本研究结论的说服力度,我们依据丰富的二手资料,运用主体分析和定性分析等研究手段,建构并阐述了“问题村庄”这一新的概念内涵,解释了“问题村庄”产生的原因,探索了解决“问题村庄”的理论性对策建议,这对加深农村问题研究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研究意义。由于能力有限,加之可借鉴的相关资料、研究成果较少,本研究还有待完善,但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众多学者对”问题村庄”的关注。

[1] 彭澎.乡村社会转型与基层治理变革:农村问题研究新背景与新特征[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2(5):92-96.

[2] 刘彦随,刘玉.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0(1):35-41.

[3] 姜绍静,罗绊.空心村研究进展与成果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6):51-58.

[4] 郭占峰.当前西部农村贫困的特征与扶贫路径转向[J].农村经济,2014(3):61-64.

[5] 刀波,乌小花,宋志光,等.武陵山区贫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59-65.

[6] 代堂平.关注“城中村”问题[J].社会,2002(5):44-46.

[7] 杨露,徐勇,彭越.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苏州市边缘区乡村居住空间分类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13(6):124-129.

[8] 贺雪峰.什么农村? 什么问题?——农村政策基础研究的对象与步骤[J].浙江学刊,2005(1):142-146.

[9] 狄金华.中国农村研究的学术使命——读贺雪峰<什么农村,什么问题>[J].社会科学论坛,2010(6):189-192.

[10]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5-26.

[11] 刘彦随,刘玉.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0(1):35-41.

[12] 秦振霞,杨明金,宋松.“空心村”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农村经济,2009(3):96-99.

[13] 云南思茅万名自发移民成黑户村庄没电不能结婚[EB/OL].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731/12833535_0.shtml.

[14] 朗特里.贫困——关于乡村生活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01.

[15] 宫文,周进生.广西乡村贫困化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20):12434-12437.

[16] 龚胜生,张涛.中国“癌症村”时空分布变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9):156-164.

[17] 李兵.解释学研究范式及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启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23-125.

[18]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30.

[19] 赵富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原因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36-39.

[20] 高帆.中国“三农”问题的突围之途[J].学术研究,2009(12):59-65.

[21] 乐小芳,栾胜基.农村问题研究的新视角——城乡环境差现象与理论初探[J].科技导报,2003(8):14-17.

[22] 顾朝林,李阿琳.从解决 “三农问题” 入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J].经济地理,2013(1):138-148.

[23] 黄祖辉,徐旭初,蒋文华.中国“三农”问题:分析框架、现实研判和解决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9(7):4-11.

[24] 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2-51.

[25] 梁鹤年.政策规划与评估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

[26] 陈凤桂,张虹鸥.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10(5):53-58.

[27] 苗长虹.发展中社会城乡工业化关系的理论探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5(1):50-57.

[28] 丘海雄.古典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社会事实[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6(1) :25-30.

[29] 王乐夫,蔡立辉.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1.

(责任编辑 钟昭会)

2016-07-25

贵州大学文科重点学科重大科研项目“坡地经济振兴与政府服务保障机制研究”(GDZT2011007)。

谢德根(1990— ),男,湖南湘潭人,讲师。研究方向:农村问题与农村公共服务。 靳永翥(1968—),男,土家族 ,湖北巴东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地方治理与公共服务。

F321

A

1000-5099(2016)06-0037-06

10.15958/j.cnki.gdxbshb.2016.06.007

猜你喜欢
村庄农村发展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村庄在哪里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