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花开的声音

2017-01-17 03:55王慧
考试周刊 2016年102期
关键词:小班化英语教学

王慧

摘 要: 近年来,小班化教学越来越受推崇,不少学校相继实行该教学模式。班级人数的减少有利于让每一个学生受到同等的关注,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及能力的发展。但由于经验、生源和师资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分班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差异,如果教育和引导不到位,这种差异会在日后教学过程中日益凸显。据调查,各所初中都存在后进班级,既对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加重了施教者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又对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认知和能力发展极为不利。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小班化 后进班级 成因及转化

一、通过调研找出后进班级的形成原因

首先为了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调查英语学习后进班级的形成原因,我在全校范围内对初二年级三个不同层次的班级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目前对待英语学习的动机、兴趣和学习方法,以及他们目前对英语课堂的态度和期望。其次我对任教初二(4)班的12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纵向了解学生各科的学习情况和课堂反应,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英语后进班级的成因并找到科学的干预措施。同时,我在初二(4)班选择了三个不同层级的学生做个案研究,在课题研究初期和后期对他们进行访谈,观察实施过程中的变化以调整实施方案。

通过数据分析、访谈和观察,我发现英语教学中后进班级的形成原因有四个:

1.学校因素。

有些学校片面追求重点上线率,在学生进校之初就按其成绩分班,甚至在师资的配备上都重所谓的快班,轻所谓的慢班,形成了罗森塔尔效应的负面效应,导致学生从进校时就形成了自己不如别人的错误观念,影响了他们的自信心,阻碍了他们进一步发展。有些学校在“应试指针”的指挥下,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味拔高,忽视了孩子的个体差异,缺乏科学的教学理念,再加上班级环境中不良因素的作用,并受从众心理的影响,使学生思想观念偏差,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使班级成为后进生的集合,从而形成了后进班级。

2.教师因素。

学生的学习主要在学校进行,是在老师的指导、关注之下,与老师和其他学生合作之中进行的。因此,教师的道德修养、学科水平、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策略、教学态度及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都与后进班级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英语学科,英语教师是否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能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能否巧妙化解语法学习的难点,是否具有爱心耐心和教育机智,对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巨大。本校初二(4)班到我接手的时候已经换过3位英语老师,频繁的教师更换让该班的英语教学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3位老师的经验、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等方面的差异让孩子难以适应,对英语失去兴趣的孩子越来越多。

3.家庭因素。

我校的生源基本为仙林周边的拆迁户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部分家长都外出打工谋职,有的家长一年才回一次家,对子女过问甚少。本校初二(4)班共有17名学生,其中61%的学生是留守少年。有的家长对英语学习不重视,认为学好数理化就行,英语是“副科”,学不学没关系。其中58.8%的家长为初中或初中以下学历,这些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几乎不能对孩子的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进行监督和辅导。失去了家校配合和家长的监管,孩子的英语学习更是每况愈下。

4.学生自身因素。

研究表明,大部分同学的英语学习动机不明确。调查发现,初二(4)班学生表示一直喜欢英语的只有11.7%,从不喜欢英语的占88.3%。17名学生当中只有2名同学有比较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他们对于英语的态度受同伴的影响较大。

从以上数据、报告访谈结果对比和教学效果对比数据中可以看出,学习英语的动机、学习方法和态度、个性特征及同伴效应都是导致英语后进班级形成的主观原因。

二、根据成因,形成转化策略

上面从学校、家庭、教师及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来探讨小班化英语教学中后进班级的形成原因。针对上述原因现象,我首先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利用学校阅览室及网上的丰富资源,大量阅读相关书籍并摘录一些有用的资料,以便在日常教学中尝试运用。同时我积极寻求学校方面的支持、同年级老师的协助及家长的配合,以形成学校、家长、教师三方合力,有效转变已经形成的后进班级。在此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我都将它们一一记录下来,总结出一些转化英语教学中后进班级的方法和策略。

1.家校配合,形成合力。

(1)营造氛围,提供机会。

学校方面要把已经形成的“快慢班”对教学和学生的影响降到最小。利用罗森塔尔效应,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们形成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同时设立分层评价体系,细化对不同层面学生的教学要求。组织教师学习和研究后进班级学生的心理现状和特点,并有效开展一些全校性或者年级性的活动,给这些孩子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机会,让他们有机会体会成功的快乐,从而形成学习英语的动机,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有利于进一步转化工作。在我校组织的英文情景剧表演和十佳歌手选拔赛等活动中,初二(4)班学生都有着十分出色的表现。在准备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作为英语老师,我获得了交流的机会,取得了很多珍贵的一手资料,同时消除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畏惧和对英语老师的隔阂,为转化工作打通了第一道障碍。

(2)加强沟通,提供指导,形成合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时说:“学校教育应当领导家庭教育,但决不能少了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的环节,这是学校教育的最有益的补充。”[1]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配合,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就能增强学校教育效果;反之,则会起阻碍、干扰、削弱或抵销学校教育的作用。我校开设了家长学校,定期开设相关讲座,普及家庭教育的基础知识,给予家长们科学的理论指导,并聘请每班5位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委员们和老师一起找孩子学习和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们定期家访和电话访谈,每天通过“一线通”平台与家长交流孩子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并告知家长作业内容。家校形成的合力进一步推动对后进班级的转化进程。

2.策略沟通,双管齐下。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转化后进班级的主导力量。因此,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做起:

(1)教师努力提升自身修养。

对于新时代初中英语教师而言,除了恪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人格高尚这些最基本的准则之外,还要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对学生严格而不苛求,温和而不随便;不以个人好恶影响学生的看法;学识广博,足以使学生心悦诚服;有民主性,不滥用教师的权威;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言出必行,说到做到,言行一致。

(2)教师努力提高业务能力。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尤其对于英语教学工作者而言,学生缺乏英语听说的环境,更多受教育者的影响,所以教师自身的英语是否纯正流利准确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只有在交流中才能散发出它的魅力,而英语一旦失去魅力,学生也就渐渐失去了学习和探究的动机和兴趣。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校定期派送英语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专业进修,鼓励英语教师参加专业学习。组织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英语演讲等活动,领导推门听课,集体评课议课,多方面提升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取得很好的收效。当我站在讲台上用流利的英语给学生讲课的时候,能感觉到学生的尊敬和佩服。

(3)教师努力钻研教学策略。

教育学者施良方提出:“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实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

在实施转化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带一些英语原声带到班上播放,并选择一些简单的歌曲教孩子们唱。挑选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好莱坞大片,截取其中简单的对话,和孩子们一起模仿。《每周一歌》、《每月一片》栏目深受学生喜爱。看似不经意提高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培养英语语感。还有一些在转化过程中使用的策略也有较好的效果,如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小组学习法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法。

我校是小班化学校,班级人数较少,我利用这一优势,采用小组学习法。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两两交流,也可自由选择,在互动中互相启发思维碰撞。同时注意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培养学生与伙伴合作的意识和策略,设立奖惩机制,利用良性竞争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效果较好。

在转化过程当中,摒弃传统的“一刀切”、“齐步走”等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英语教师集体备课,设计适合后进班级使用的学案和练习,降低难度,化繁为简,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体会成就感。在班级内部实行分层级教学,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根据测验成绩和平时表现,随时调整学生的层次位置。

3.矫行攻心,以点带面。

矫行攻心,以点带面,即矫正学生的行为习惯,渗透情感教育,抓住典型学,带动班级共同进步。

教师利用教学策略,结合学校的辅助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访谈和个别辅导的方式,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课下老师与他们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要和想法,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耐心对待他们的错误,宽容允许他们的反复。

抓住班级具有影响力的“核心学生”,如本班的吕庆成、张宇。树立进步的典型,让同伴效应发挥积极的作用,以点带面,带动整个班级的转化。

参考文献:

[1]黄伟.小班教育环境下的教师培训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8(33):35-36.

[2]吴凤纪.罗森塔尔效应与后进生的转化——谈带差班的点滴体会[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4):68-70.

[3]梁渊.论因材施教原则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S1):31-33.

[4]柏宏权.适应性教学系统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D].导师:李艺.南京师范大学,2006.

[5]于干千.让学生的头脑卷起风暴——浅谈“头脑风暴法”在教学中的运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S1):237-241.

猜你喜欢
小班化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小学低年级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及策略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小班化”背景下高中英语课例研究刍议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