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叫”与“教”的义项取舍问题

2017-01-17 17:49李会荣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平声用例义项

摘 要:在品刘建功老师《“好一个”?“怎一个”!》(《语文学习》2014年6月)一文时,读到这样一句:“作者梁战柱老师紧紧抓住《烛之武退秦师》标题中的‘退字,析一字而通全篇,教人读之受益颇多”。文章分析得很美,不过此句中的“教”引发了诸多思考。此处“教”是教授义吗?似乎不是。是使役义吗?基本合理。“教”的使令义用法也许大家并不陌生,如“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同时,我们知道,“叫”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使令动词。若“教”与“叫”都具有使令义这一义项,我们即可由此判定二者是同义词。那么,“教”与“叫”是同义词吗?通过对“教”与“叫”的用法进行了历时的梳理和共时的考察,我们发现二者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交集。

关键词:教 叫 义项

一、“教”兴还是“叫”兴?

“教”与“叫”之本意并无交集。据《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叫,嘑也”。二者的交叉点始于使令义,但其使令用法并非始而有之,分别有自己的发展过程及发展机制。

“叫”,本义为“呼,喊”。大约在东汉,始现“呼唤、召唤”之义,但使用频率尚低;直到唐代,该义才被大量使用,并屡见于兼语句中。(张焕新,2004)兼语句的句法环境为“叫”的使令性用法提供了句法条件,然而,“叫”表示单纯的“使役”义是在明代中叶以后。

传统文言中常用的使令性动词是“使”和“令”,从汉末开始,口语中出现了一个新的使令性动词——“教”,晋代以后,该意义逐渐多了起来。“教”经常用作使令义后,为了与教导义加以区别,使令性动词“教”便被读作平声jiāo,与“交”同音,中古以后的文献中,“交”和“教”常形成异文。(冯春田,2000)

现代汉语中,“叫”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使令性动词,它频繁出现于各类作品尤其是人们的口语中。然而,大量文献资料表明,在汉末至明代中叶的漫长时间里,人们口语中常用的使令性动词却不是“叫”,而是“教”。明末以后,“叫”的用例猛增,首先淘汰了只有平声的“交”(“交”在明末已很难见到),“教”因有去声读法,因此与“叫”并行了一段时间。郭家翔(2013)推测至迟在明代,表使役的“教”就由平声读为去声了。清代以后,“叫”用得越来越多,而“教”则用得越来越少,最后,“叫”取代“教”,成为现代汉语口语中最常用的使令性动词。

问题是,“教”之“使令义”在由唐至明中叶期间的口语性文献中使用非常普遍,为什么在现代汉语中却几近消失了呢?而“叫”又是如何兴起的呢?表示使令义的“叫”与“教”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兴替过程,其机制又如何呢?简而言之,“教”与“叫”之间的这种兴替关系是由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所决定的。经济性原则是语言使用及发展的一条根本原则,它要求人们在保证语言完成交际功能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节省形式及力量的消耗,使用较为简单的、省力的、熟悉的、习惯的、或具有较大普遍性的语言单位。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总是力求用最小的付出达到最大的交际效果。“教”与“叫”语音、意义混同实为一种交际负担,语言自身会进行调整,作出取舍。二者留一即可。

二、“叫”留还是“教”留?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教”用做动词有三个核心义项:①jiāo,意为“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②jiào,意为“教导,教育”;③jiào,意为“使、令、让”,如:教他无计可施/教我十分为难。

读jiào时,其“使令义”在明代之前多读作jiāo,而明代及之后,表使役的“教”就由平声读为去声了(郭家翔,2013)。据此可推测,“教”之“使令义”多数源于其读jiāo之“教授义”,同时,“教(jiào)”之“教育、教导”义,不仅和“教(jiāo)”之“教授义”密切相连,而且可以通过论理行为进行施权进而表达使令义。因此,“教”由平声读为去声的过程也比较容易接受,而且,“教”之使令义在汉末至明代中叶的口语性文献中经常被使用。

但是,明末以后,“叫”异军突起并占据压倒性优势,这一结果与二者的本意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首先,“教”无论是教育教导义,还是表示传授知识,都需要有“老师、师傅、高手”等能够施行“教”这一动作的行为主体。而且相关主体所教育教导的行为多为正向积极意义,因此“教”做使令义时,使用范围就大大缩小。相反,“叫”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其使役的动作行为既可以是正向积极的,也可以是负向消极的,这样,“叫”的使用频率自然会高于“教”。其次,“教”是通过论理的方式来进行言语施权,所论其理是被限定的,需是事物的规律或是事情或论点的是非得失的根据,理由或情理,而“叫”则是直接言语施权,毋需理论依据。所以,“教”所使令致使的多为抽象行为或结果,而“叫”还可以施行具体的命令。(郭家翔,2013)很明显,从表达使令义这点来看,“叫”之发展路径更简捷经济,更符合语言发展的经济规律,更符合语义发展的虚化规律,也更符合人类的认知发展规律。因此,从理据分析来看,“叫”比“教”更强势,“教”自会成为消亡的一方。

使令句的基本结构呈现为兼语句“(主语+教+兼语+VP/AP)”。其中的使令义有两种含义:一是“具体使役”,即“支使”,表示主语使兼语做某事;一是“抽象使让”,即“致使”,表示某种情况导致兼语发出某种动作行为或呈现某种状态。(冯春田,2000)现代汉语中,无论是期刊杂志还是文学新闻等文本用例,“教”之“使令义”用法少之又少,这些偶尔为之的用例基本上都为“抽象让使”的“使令义”。

现代史上,有少数作家习惯于沿用“教”于古代的“使令义”用法,老舍、鲁迅等作家就是代表。如:

(1)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鲁迅)

(2)这一段路可够瞧的。象是河床,怎么也挑不出没有石子的地方,脚底下老是绊来绊去的,教人心烦。(朱自清)

(3)听腻了的话,就跟破留声机片一样,听着教人伤心!(老舍)

当代期刊杂志文本中,“教”也可表示使令义,句中VP/AP多数表示心理动作或者情感状态,如“伤心、心烦、痛恨、失望、发懵、明白、兴奋、感动、心如止水、过意不去、心疼、始终怀念、舍不得、叹为观止”等。句中VP/AP也可以表示结果或者状态,如“笑不出来”“魂牵梦萦”“听不懂”“说不清”等。如:

(4)老舍擅长塑造人物的这等神力,教人没法儿不佩服。(《读书》)

(5)他们盼长大、盼热闹的心情交织在一起,热切得教人感动。(《人民日报》)

(6)现在看起来,或者今天回想起来,真教人笑崩了牙齿!(《读书》)

(7)仇恨能使世人铭心刻骨,恩惠也会教人魂牵梦萦。(《读者》)

(8)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同时对社会经济作认真的研究,以致写出来的文章教人看了总不免有浅薄之感。(《读书》)

综合对上面例句的分析,结果是:这类句中的VP/AP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生或者结果状态的出现多数无法能主观控制,并非“教”之直接结果,而是抽象致使的结果。试问:“教”表示使令义时,是否可以表达具体使役的施权行为?说无很难,可能需要更大范围的统计,但是确实很少,我们统计了5000条“教”的用例,筛选分析发现,在“教”表示使令义的句中,其后VP/AP几乎都不是表示具体行为动作的。请看以下用例。

(9)a.叫孩子写字——b.教孩子写字

(10)a.叫朋友吃饭——b.※教朋友吃饭

(9)(10)中,“写字”和“吃饭”都是具体动作动词,a中“叫”为具体使令,可b则不同,(9)b中“教”为教授义,(10)b则不能用。可见,“叫”之使令义范围要大于“教”。因此,从实际用法来看,“叫”比“教”更有生命力,“教”自会成为消亡的一方。

三、“教”之使令义项应弃除

毋庸置疑,现代汉语中,“教”之使令动词用法或者其使令义之所以被沿用是有原因的,有些是使用者的习惯使然,有些则可能由于使用者读古书较多而受到熏陶,当然也可能是无心而为之。但是,存在的并非一定是合理的:古代出版业、印刷业不够发达,语言规范化的意识也较为薄弱,“教”的使令义被“叫”替代也需要一个过程(虽然上面用例中的“教”无一例外可被“叫”替换),所以若是用法混杂亦着实难免。从实际用例来看,即便是老舍、鲁迅等现代作家,他们使用“叫”来表达使令义的用例也要多于“教”,赵树理、茅盾等作家则用“叫”来表使令义,而无“教”的使令义用例。

(11)真热,空气粘乎乎,湿棉花似的,往人脸上、胳膊上贴,叫人哗哗地直流汗。(老舍《鼓书艺人》)

(12)报纸上骂了几天之后,王金发便叫人送去了五百元。(鲁迅《朝花夕拾》)

因此,若以现代汉语的用例为分析样本,那么,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从使用范围来看,“叫”的使令义范围(“具体使役”+“抽象使让”)大于“教”的使令义范围(“抽象使让”),“教”之使令义完全可以由“叫”来承担,这样也完全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2.从使用频率来看,“教”被用作使令义的频率远不及“叫”。

3.从语言规范化的角度来看,“教”之使令义的标注确实使得相关用例更为复杂。

那么,作为语言规范化的指导性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其“教”之使令义是否应该酌情删减呢?我们认为,“教”之使令义完全可由“叫”来承载,若“教”不再承担使令义,则不会与“叫”发生此类纠结关系。这样,被誉为现代汉语的母典的《现代汉语词典》,既是国民教育的工具书,又是国际文化交流的使者,对它所做的标准化规范化的处理,对汉语作为母语的语文教学,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国际教学,亦或对编辑出版领域的相关工作,都将大有益处,相关工作者因而也有据可循,不会有如此混用局面。

参考文献:

[1]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郭家翔.“教/叫”介词化及其层次性[J].语言研究,2013,(4).

[3]蒋绍愚.“给”字句、“教”字句表被动的来源——兼谈语法化、类推和功能扩展[J].语言学论丛(第二十六辑),2002,(26).

[4]李崇兴,石毓智.被动标记“叫”语法化的语义基础和句法环境[J].古汉语研究,2006,(3).

[5]朴乡兰.近代汉语表使役与表被动的“教/叫”字句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5]朴乡兰.汉语“教/叫”字句从使役到被动的演变[J].语言科学,2011,(6).

[6]张焕新.“叫”的兴起与“教”的衰落[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1).

[7]赵玉英.网络语言与语言的经济性[J].外语电化教学,2003,(6).

(李会荣 上海电力学院 202157)

猜你喜欢
平声用例义项
行唐方言平声调值分析
资费拨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用例规约在课程成绩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使用用例建模进行软件需求分析研究
“一三五不论”之我见
高考英语短语分类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