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国维翻译思想

2017-01-17 18:01端木红梅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王国维中庸南京

摘 要:王国维没有系统阐述过外国语和中国语的翻译理论,但其著作和文章中多涉及这一领域,再加上他自己丰富的翻译实践,总结其翻译思想可概括为:翻译并非易事,要慎重对待;字词翻译力求准确,适当借助外来译词;句段的翻译应完整统一,不可无辜增删其意义;诗歌翻译应注重其自身艺术特色等

关健词:王国维 翻译 思想

王国维并没有明确阐明过自己的翻译思想或理论,但是在他的专著、文章里,却多次涉及翻译问题,对外国语和中国语(以下简称为汉语)之间的翻译,如英语、汉语之间的翻译,或日语、汉语之间的互译,都有着自己精准、独到的见解,分析研究这些散见于各篇文章中的翻译思想,不仅是对王国维学术的另一个维度的考察,也对丰富和发展中国的翻译理论,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参考意义。

综括王国维的翻译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翻译并非易事,要注重方法,慎重对待

语言是思想的反映,各个国家的国民思想不一样,语言内容自然不一样,“夫言语者,代表国民之思想者也。思想之精粗广狭,视言语之精粗广狭以为准,……是非独两国民之言语间广狭精粗之异焉而已,国民之性质各有所特长,其思想所造之处各异,故其言语或繁于此而简于彼,或精于甲而疏于乙,此在文化相若之国犹然,况其稍有轩轾者乎!”[1]所以,要找到和一种语言完全匹配对等的另一种语言,不仅在理论上行不通,在实践上也是不可能的。王国维也曾慨叹:“周秦之言语,至翻译佛典之时代而苦其不足;近世之言语,至翻译西籍时而又苦其不足。”[2]“然亦不能尽为译者咎也。中国语之不能译为外国语者,何可胜道!”[3]。对于这样一种理论困境和实践难题,在进行翻译时,不能贸然行事,也不能裹足不前。既要理性对待,又要灵活处理。依据王国维学术大师的一贯治学态度和方法,可以认定他也是把翻译视为学术,认真对待的。著名学者陈寅恪在评价王国维的文艺批评及小说戏曲之作时曾说是“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征”[4]此论断用在王国维对待翻译问题上,也应当是恰当的。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凡立一义,必凭证据;无证据而以臆度者在所不摒”[5]用在王国维身上,同样并不为过。在对待他人的译文上,也要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问题,即要清醒看到其不足,也不能随意抹杀其成绩。正如王国维在批评辜鸿铭文章《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二十年后的附记中所说:“读者若以此而抹杀辜君,则不独非鄙人今日之意,亦非二十年前作此文之旨也。”[6]

二、字词翻译力求准确,适当借助外来词

字词翻译力求准确,贴切,尤其是对一些概念性、抽象性的专有名词,更要谨严。王国维评价严复在英汉翻译时是“严氏造语之工者故多,而其不当者亦复不少”[7],可谓极为中肯。并举evolution和sympathy两单词的译义作例子:“兹笔其最著者,如Evolution之为‘天演也,Sympathy之为‘善相感也。而天演之于进化,善相感之于同情,其对Evolution与Sympathy之本义,孰得孰失,孰明孰昧,凡少有外国语之知识者,宁俟终朝而决哉!”[8]他对辜鸿铭用英语翻译《中庸》“是以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一句中“其”字,表示赞同,认为“其于‘其一字之训,则得矣”,但又指出,“而辜氏之译语,其与‘其字虽妥然涵泳全节之意义,故不如旧注之得也。”可谓实事求是,不虚美,也不隐饰。对于那些在汉语中难以找到对应的字词,翻译时可以借鉴引入一些外来词,如上面“进化”“同情”就是从日文译本中得来。关于这一点,王国维是持肯定和提倡的态度的,他对当时日文中出现的汉语新词就有欢迎借鉴引入之意,他在《论新学语之输入》一文中说:“且日人之定名,亦非苟焉而已,经专门数十家之考究,数十年之改正,以有今日也。窃谓节取日人之译语,有数便焉”[9],“余虽不敢谓用日本已定之语必贤于创造,然其精密,则固创造者之所不能逮。[10]

三、句段的翻译应完整统一,不可无故改变意义多寡

对于句段的翻译,应尽可能按照其原来的内涵和意义,要忠于原文,不可无故对其意义大小、多寡进行改变、篡改。这在将中国古文翻译成其他外国语言时尤应注意。王国维在批评辜鸿铭用英文翻译《中庸》一书时说,“要之,辜氏此书,如为解释《中庸》之书,则吾无间然,且必谓我国之能知《中庸》之真意者,殆未有过于辜氏者也。若视为翻译之书,而以辜氏之言即子思之言,则未敢信以为善本也。”[11]他对辜氏将“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一句译成“The moral law takes its rise in relation between man and woman.”[12]认为不妥,说“实则此处并无此意,不如旧注之得其真意也。”[13]对其将“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翻译成“To attain to the sovereignty of the world,there are three important things necessary;they may perhaps be summed up in one:blame lessness of life”,讥讽为“如辜氏之解,更属穿凿。”[14]在批评辜氏的基础上,他提出自己的翻译标准,即“吾人之译古书如其量而止则可矣”,而对那些损害歪曲原文意义的“或失之减,或失之增,虽为病不同,同一不忠于古人而已矣”[15]译文,认为是不可取的。对于这样一种或断章取义或画蛇添足的做法,王国维认为有两种原因所致,一是学识浅陋,才力不及,二是有意隐瞒、故作暗语。对于这两种原因所导致的结果,王国维认为“固陋与欺罔,其病虽不同,然其不忠于古人则一也”[16],它们给原文带来的损害是一样的,也是对读者的一种不负责任。

四、诗歌翻译要注重诗歌本身的艺术特色

王国维并没有强调在翻译外国诗歌时的注意事项,但从他对诗歌的具体翻译实践中,我们可以领悟出其翻译思想,那就是要注重诗歌自身的形式特征和艺术特色。

王国维在《叔本华与尼采》一文中,将拜伦的两句诗

To feel me in the solitude of kings

Without the power that make them bear a crown

巧妙地译为四句:

余岑寂而无友兮,羌独处乎帝之庭。冠玉冕之崔巍兮,夫固踞蹐而不能胜。[17]

译作明显地带有中国楚辞的特点,语言整饬和谐,即有外在的形式美感,又有内在节奏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不仅鲜明地表现了拜伦原诗作的艺术魅力,又在此基础上融合进中国古诗词的艺术特色,与原诗作可以说是相得益彰。这样的翻译,就是植根于诗歌本身的体裁和艺术特色,它充分体现了王国维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诗歌翻译上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如此,王国维还在译作末尾用括号标注说是“略译其大旨”,这又体现了王国维对待翻译这项学术的严谨性,显示了其作为学者的稳健、扎实、朴实的作风,实在难能可贵。

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对襃伽尔的诗:

Ye wise men,highly,deeply learned,

Who think it out and know,

How,when and where do all things pair?

Why do they kiss and love?

Ye men of lofty Wisdom,say

What happened to me then,

Search out and tell me where,how,when,

And why it happened thus.

翻译为:

嗟汝哲人,靡所不知,靡所不学,既深且跻。

粲粲生物,罔不匹俦,各啮厥唇,而相厥攸。

匪汝哲人,孰知其故?自何时始,来自何处?

嗟汝哲人,渊渊其知。相彼百昌,奚而熙熙?

愿言哲人,诏余其故。自何时始,来自何处?[18]

译文则带有《诗经》中古诗歌的韵味,古雅而不凝滞,整齐而又有节律,既符合原作内容,又有东方古国之神韵,真令人拍案叫绝。如果不熟知外国诗歌的艺术内涵和中国诗歌艺术真髓,没有极高的艺术造诣,是不可能有这样高水平的翻译。

注释:

[1]方麟:《王国维文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82页。

[2]方麟:《王国维文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82页。

[3]方麟:《王国维文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88页。

[4]王国维著,叶长海导读:《宋元戏曲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5]梁启超撰,朱纬铮导读:《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7页。

[6]方麟:《王国维文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95页。

[7]方麟:《王国维文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83页。

[8]方麟:《王国维文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83页。

[9]方麟:《王国维文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84页。

[10]方麟:《王国维文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85页。

[11]方麟:《王国维文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89页。

[12]方麟:《王国维文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91页。

[13]方麟:《王国维文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92页。

[14]方麟:《王国维文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93页。

[15]方麟:《王国维文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89页。

[16]方麟:《王国维文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89页。

[17]方麟:《王国维文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3页。

[18]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点评红楼梦》,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端木红梅 河南新乡 新乡学院公外部 453000)

猜你喜欢
王国维中庸南京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南京大闯关
南京博物馆18件“镇院之宝”
王国维:不能接受他们的欢迎
王国维??《人间词话》??李敬伟书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
王国维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