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舆论引导“时、度、效”工作机制探析

2017-01-17 19:36孟繁东宋玲
东方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舆论引导机制高校

孟繁东++宋玲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时、度、效”。这是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工作精髓和核心的高度提炼,为高校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本文旨在研究高校舆论引导“时、度、效”工作机制,为高校提升舆论引导工作能力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时、度、效;舆论引导;机制

有效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壮大巩固主流思想舆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时、度、效。”[1]这一论述为高校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本文旨在研究高校舆论引导“时、度、效”工作机制,为高校提升舆论引导工作能力提供新思路。

一、认清高校舆论引导面临的新形势

(一)互联网成为高校舆论引导面临的“最大变量”。

在2016年初发布的《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一书中提出: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处置不好是“心头之患”,处置的好就是党和政府“公共治理”和基层民主的新平台。[2]我国高校师生几乎100%上网,90%以上师生将互联网作为重要信息渠道。90后大学生很少关注主流媒体,高校主题教育网站“黏着度”不强,这些都使师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复杂性空前增加。

(二)全球化的文化扩张和渗透成为高校舆论引导面临的新难题。

有关数据显示,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现代传媒和文化产品输出,凭借其在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上的霸权,通过广播、出版、影视文学、教育等多种途径宣扬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制作和传播的网络信息达到了网络信息总量的90%,在信息语言中英语占比达到90%,中国信息输入和信息输出的比例仅占0.1%、0.05%,由美国生产的软件已经超过80%。哲学研究员徐成林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美国利用庞大新闻网络平台对他国进行文化侵略,也是美国政府最直接、最富侵略性的手段。一些商业化的传媒集团虽然不受美国政府直接控制,但也间接地受美国政府的操纵,成为美国实施文化扩张与侵略的帮凶。号称“第四媒体”的互联网也起着巨大的作用。美国是互联网的策源地,在网络空间拥有绝对优势,大量打着美国烙印的新闻、影视、广告和网络游戏等充斥着网络空间,不断向世界传播美国的文化与价值。[3]

(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高校舆论引导带来诸多挑战。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秒新闻传播”、“现场直播”、“裂变传播”等特点成为最受网民追捧、青睐的网络舆论平台,改变了传统网络舆论格局的力量对比。随之而来,高校对新媒体负面投射,微博微信“段子化”情绪化表达缺少应对,也影响了高校师生网络舆论引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通过线下发布的《2015高校学生腾讯微博使用行为调查问卷》中写道,腾讯微博现有5.81亿注册账户,其中有明确身份标识的高校学生用户约1100万。[4]对2015年全国高校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研究,大学生获取信息更倾向于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师德师风、招生作弊、寝室关系等引发广泛关注。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提升网络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用正能量唱响高校舆论主旋律,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表 高校负面网络舆情事件一级和二级分类(2015年)

舆情类型 二级类型

师德师风 言行过失、学术造假、诈骗科研经费

考试招生 招生作弊、自主招生、研究生、本科生招生、考试

学生安全 寝室关系、突发事故、非正常死亡、自杀

校园管理 群体事件、人事、职称评审、校舍管理、学生管理

经费管理与使用 国家补贴、科研经费、奖助学金、教育经费

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方案政策 教师住房分配、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

二、把握好“时”,抓住舆论引导最佳时机

“时”,就是要把握舆论引导最佳时机。第一时间报道什么,后续发展再报道什么,都要有准确的时间概念,不超前也不滞后。研究表明,突发事件发生后,网上2小时内往往会有反应,4小时内可能被大量转发,24小时内就能成为舆论热点。[5]如果高校不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正确有效引导舆论,谣言就会迅速传播,误导社会大众,最终将扩大发展成为社会问题。在新媒体时代,想要封堵信息,让媒体集体沉默已绝无可能。

(一)及时准确,把握主动权。

及时、准确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线,也是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的首要原则。按照此原则,高校必须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第一时间及时告知宣传部,第一时间制定对外口径,第一时间做好媒体应对,第一时间发布准确信息,第一时间落实责任主体,第一时间跟踪研判舆情,第一时间设置传播议题,第一时间组织权威评论,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切。在事件处置整个过程中,高校都做到反应迅速,行动及时,才能稳定师生、公众情绪,避免谣言四起。

(二)审时度势,把握话语权。

高校突发事件,多为各种矛盾和问题互相叠加、或集中呈现,或引起蝴蝶效应,在新媒体的作用下,导致突发事件决策过程变得难以控制,面临形势前所未有。需要我们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看清本质、把握主流,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6]

三、把握好“度”,掌握舆论引导分寸火候

“度”,就是要科学适度,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把准舆论引导量变质变关系,什么问题淡化报道、什么问题强化报道,都要掌握好分寸火候。

(一)把握舆论应对尺度。

在高校舆情引导中,要坚持“早讲事实、多讲措施、重讲态度、慎讲原因”的原则。由于师生和公众对突发事件的态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多元,有可能使第一时间发布的信息朝着不利于突发事件顺利处置的方向发展。为此,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事先评估信息发布可能引发的各种反应,切记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信息发布要掌握好尺度,话不要说的太绝。

(二)端正舆论引导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实践证明,在问题和错误面前,狡辩和掩饰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加深负面形象,引起公众反感。有态度、有温度往往比引导技巧更为重要。遇到争议性强的舆情事件,最重要的是真诚和担当,要尊重公众情感认识和知情需求,切实处理问题、切实回应质疑,才能化危为机。

四、把握好“效”,确保舆论引导实效质量

“效”,就是要把握舆论引导的质量,既要回应师生、公众关切,又要善于因势利导,引导师生、公众正确认识事物真想,确保取得最佳舆论引导效果。

(一)建立舆论引导协同机制。

高校舆论信息瞬息万变,载体形式多样,涉及范围众多,加之舆情报送的时效性、政策性很强,绝非个人或个别部门能够完成,必须建立自下而上、立足基层、覆盖广泛、反应迅捷、运转高效的舆论引导协同机制。在事件处理时,成立由多个部门组成的应急工作小组,做到信息协同、舆论协同,提高事件处理效率。如,事件发生部门要及时将事件原因、进展信息传递给宣传部门,由宣传部门统一通过学校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最新消息,并通过互动,使高校能够及时了解公众的态度和看法,减少信息不对称。此外,高校还应与新闻媒体、门户网站等加强沟通和合作,借助社会力量,促进事件解决。

(二)建立新媒体舆论矩阵群。

高校要紧紧抓住新媒体传播优势、文化优势和教育优势,建设打造包括微博、微信在内,官方、集体、个人聚合的新媒体矩阵群,来形成合力,推动正面宣传紧密互动、一呼百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开通了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民网微博、微信,并以四大官方新媒体平台为中心,建立了以机关部处、直属单位、各地校友会为主体的新浪微博群,以院团委、学生社团为主体的腾讯微博群,形成了一个由40多个机关院系、直属单位,30多个各地校友会、60多个学生社团、千余名V认证师生校友组成微博矩阵群。高校新媒体舆论矩阵群的建立,使信息更快速、及时的扩散传递,起到较好效果。

(三)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

高校的校园网络往往都有较为稳定的参与群体,在这些参与群体当中,一些文字表达能力较强、分析问题较深刻、有自己观点的“意见领袖”的发言往往影响其他网民的看法,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引导、控制整个网络舆论方向。高校要重视这些“意见领袖”,并建立一支网络评论员队伍,让正面的权威的声音成为校园网络的最强音,从而引导网上舆论。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了“萧纵凭”团队,及时撰写评论文章,生动解读文件精神,在网上正确引导舆论方向,团队成员来自全校不同岗位,随时根据任务需要和专长组建项目小组进行工作。哈尔滨工业大学还成立了一支由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各系院等单位工作的同志和部分学生干部组成的网络评论员队伍,队伍成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和学生教育管理经验,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这些网络评论员队伍贴近学生,在重大舆论事件中能够主动撰写贴文,有效引导网上舆论。

高校舆论引导工作内容复杂、影响难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把握好时、度、效,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相当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局意识、判断能力、业务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胸怀大局,把握大势,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1(01).

[2]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012

[3]徐成林.扩张和渗透:美国文化安全战略的本质[N].光明日报.2013-11-20

[4]2015高校学生腾讯微博使用行为调查问卷[R].腾讯网.2015.01.23

[5]曾胜泉.突发事件舆情应对指南[M].南方日报出版社.2013:003

[6]董云虎.舆论引导工作要把握好“时、度、效”[J].求是.2013/20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基于信息扩散模型的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编号:14E030)和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改革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4A004)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舆论引导机制高校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