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现状调查与研究

2017-01-17 20:03曲慧敏杜裕禄王垚
关键词:核心价值文化自觉大学生

曲慧敏+杜裕禄+王垚

[摘 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要求,也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当代大学生出现主流文化认同危机、核心价值取向多元、民族文化素养缺失等情况下,高等教育一要加强核心价值取向的引导和培育,二要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增强文化认同,三要拓展渠道、形成合力、推动文化传承,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自觉;核心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6)04-0113-05

一、文化自觉与大学生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的观点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过[1],但“文化自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引起学界及社会的广泛响应,是在1997年费孝通提出后。费孝通曾说,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2]。可见,文化自觉既是民族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的反映,又体现了民族文化价值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它要求在对自身文化的反思与批判中,在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中实现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确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当代中国的大学,应当摆脱纯粹的功利性和工具性的困扰,在走出“象牙塔”的同时,将文化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共同作为基本职能,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自觉地将文化素养提升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也就是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这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需要。

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应该包括文化认同、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

二、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现状调研

为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现状,笔者在青岛科技大学进行了无记名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发放500份,回收486份,回收率97.2%,其中不合格问卷3份,有效问卷48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96.6%。调查对象中,共青团员占比81%,中共党员占比8%;理工类学生占比54%,文史类学生占比46%。

本文以483份有效问卷作为数据来源,分析当前大学生文化自觉的现状并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主流文化认同危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的新形式[3]。认同危机实质上是文化“公共性”观念的危机[4]。大学生文化认同包含四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对西方文化的认同以及除此之外对其他文化类型的认同,比如宗教文化等。

随着中国国门的对外打开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借壳于文化产品在“自由贸易”的旗帜下,伴随资本在全球的流动和扩张,冲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调查显示,不少大学生热衷于过“洋节”,比如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等。当问及为什么要过“洋节”时,选择“想放松心情”和“追求时髦”的受访者比例各占30%和43%。当问及崇拜人物的时候,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了西方名人。在对大学生人生价值主要目标的调研中,选择追求金钱的遥遥领先。在选择工作决定因素的调研中,工资待遇也排在第一位。这明显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深受西方市场经济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等思想的影响,理想主义弱化,而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占有强势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由于年轻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而他们又容易受到新事物的冲击,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认识肤浅、信心不足,因此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之下,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认同出现危机。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主要从对共产主义信念的认同、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等方面来进行考察。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肯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有68%的学生认为理想信念对个人成长成才是重要的,并愿意成为中共党员;有21%的学生表示“非常渴望入党”;43%的学生表示“愿意入党”;26%的学生对入党持无所谓的态度;10%的学生不愿入党。然而,在加入共产党动机方面,有超过60%的学生把入党看成未来发展的资本、条件,只有14%的学生选择为崇高信仰而入党。从想申请入党的学生动机的功利性、浮躁性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出现危机。关于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认识的调研显示,有13%的学生认为它已经不再适合中国当前的国情;有40%的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过时或者说不清。关于对社会主义信心的调研显示,只有4%的学生认为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50%的学生则无法确定;有11%的学生认为资本主义更优越,43%的学生认为现在是资本主义更优越。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学生们已经了解甚少。比如对于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革命精神,6%的学生选择根本不了解,42%的学生选择只是听过这些,并没有真正了解。不了解就更加难以谈到认同。可见,部分学生已经出现对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认同危机。

大学生是重要的文化接受者、传播者和创造者,他们思想观念开放、对新思潮接受能力强,但对文化的选择甄别力还需要加强。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重要使命,因此提高大学生的主流文化认同也成为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民族自信的重要内容。

(二)核心价值取向多元: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迷茫

“文化自觉的核心是对自我的身份以及自我身份的合法性、正当性,对自己生活世界的必然性,对特定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等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5]由此可见,文化自觉的最高境界是把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当作自己的内在坚定信念,并形成一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而一种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往往又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就使得大学生对自己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坚守成为一种文化传承。

不同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不同。调研不同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的统计数据显示,学生认为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影响比较接近,而受红色文化影响比较弱(见表1)。

在大学生更为崇拜的人物中,从刚刚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比例最高、马云排第二、邓稼先排最后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比较容易受媒体影响,具有阶段性、多元性的特征,但也体现出对于邓稼先这样为国家民族做出卓越贡献的两弹元勋宣传不足(见表2)。当代大学生处于多元文化空间中,具有易于接受异质文化的特点。从调研中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还没有占有绝对优势。

不同的文化显然有不同的核心价值取向,这种核心价值取向是一个民族之所以不同于另一个民族的核心所在。

中国文化自古崇尚集体取向,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家庭和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西学强调个人奋斗、追求个人自由,尊崇的是个体主义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也仍然是群体性的。马克思在17岁就认定了:为人类福利而劳动,为大家而献身的人是最幸福的人。这种为他人工作和为后代牺牲的秉性,亦即“人的类本质”,和中国自古就有的“天下为公”的情怀是一致的。同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也选择了为全中国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作为自己人生的宏愿,他们顾不上个人的得失,甚至顾不上优雅与生命。集体主义的价值追求,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整体利益观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前赴后继而建立了新中国,书写了民族尊严,创造了中国模式,实现了中国跨越。

调研显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已在悄然发生改变。比如,在进行个人与集体利益抉择的时候,27%的学生选择兼顾二者,不能调和时,优先考虑个人;8%的学生选择二者是对立的,个人不能吃亏。对于社会主义奉献精神,29%的学生认为是假大空、唱高调。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调研时,有23%的学生选择了没感觉或不认同。在关于最关注的国家问题的调研中,对公民福利的关注占40%,远远高于对国家安全、政治、社会秩序等的关注(见表3)。

大部分学生在关于集体和个人关系处理上还是能优先考虑集体的,但也有超过1/3的同学认为应该优先考虑个人,近1/3的同学完全否定大公无私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代大学生已经出现了文化价值选择上的迷茫,他们中大部分受传统文化基因影响和主流文化引导做出了重视集体的选择。但是不难看出接近一半的同学的价值取向受到了西方个人主义的影响,呈现出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三)民族文化素养缺失: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寻根

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她以独特的民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和以经典文献、制度等客体形式广泛地存在着,并成为中华各族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然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精髓没有深刻的了解,对国家和民族的信仰也不够坚定。只有少部分大学生重视民族文化教育,大学生对于记录中华民族精粹的文史作品并不热衷,对中国历史的掌握情况也仅限于中学课本上学的内容,读过《论语》《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经典和历史类书籍的很少(见表4)。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和中国传统文化典故调查方面,我们选取了中国四大名著和“一饭千金”“投笔从戎”“背水一战”三个历史典故,有44%的学生选择“只读过四大名著其中的一两部”,32%的学生选择“四部都看过”,而“四部都没看过有打算看”和“没有看过并且也不打算看”的比例分别占20%和4%;对三个历史典故都不了解的占28%,“了解一些”的占68%。由于大学生对经典作品或历史类书籍的阅读太少,文化传承就远远不够。

从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幼有序的观点已经不完全赞同和遵守,53%的学生认为家庭成员应该平等对待。在被问及“您了解中华民族精神有哪些主要内容和表现”的问题时认为“非常了解”和“了解”的占7%和23%,而认为“不太了解”和“完全不知道”的占61%和8%。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些传统文化习俗和约定已经遭到解构,当代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缺失。

在不同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调研中,传统文化的选择却是最高的,占36%,且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典籍有时间的话应该读”的占83%。这两种结果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文化复兴和文化自觉的背景下对传统文化具有自觉寻根的意识。但因为传统文化典籍阅读不够,文化传承和文化积淀远远不足,使得他们对传统文化精神了解不够,民族文化素养严重缺乏。

儒家文化曾长期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据国际汉学界和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杜维明介绍,美国夏威夷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曾经做过一个“儒家文化在东方各国影响力”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调查的几个国家和地区中,受儒家文化影响多的是韩国,中国大陆排在最后一位;韩国首都首尔最合乎儒家的核心价值,中国上海排在最后[6]。这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素养的缺失。

总之,大学生文化自觉面临多重挑战,情况不容乐观。如何确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坚定大学生的核心价值取向,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寻找有效的文化育人路径,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教育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然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大量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觉能力和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的人才。作为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的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的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开展大学生文化自觉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加强核心价值取向的引导和培育

大学生的文化自觉首先是一种文化观的确立。文化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指针和理论基础。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

第一,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在于共产主义的终极信仰和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可以源源不断地给人以前进的动力与激情。共产主义信仰的塑造应循序渐进,将理论与具体的生活经历、历史事实相结合,通过内心强烈的共鸣,铭刻于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将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具体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通过引领学生对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坚定信念,增强信心,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第二,广泛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整体主义价值取向,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演进史上逐渐形成、巩固并传承下来的。这种国家利益、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的价值取向有着深厚的社会和文化基础,强调个体对社会整体的责任,有助于激发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爱国思想经过历代仁人志士们的努力和积淀,已成为中国人的重要价值信条,它在当代的最新表现形式,就是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

在大学生文化自觉培育实践中,班集体可以作为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调研中我们发现,48%的学生认为班风、班级整体氛围对个人的影响很大,73%的学生认为班级制定整体发展努力目标对个人有促进作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并在无形的集体舆论中潜移默化、规范言行、陶冶情操。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集体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

(二)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增强文化认同

在回答“你认为加强文化观教育最应该从哪方面入手”的问题时,学生的反映和需求比较多样(见表5 )。可见,要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培育社会主义文化观,需要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要有效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形式,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主流文化的认同。

根据调研,当代大学生信息了解的主要渠道是网络,而QQ和微信是他们上网的主要工具(见表6),他们上网浏览的主要内容是聊天,新闻和影视剧分别排在第二第三(见表7)。对他们来说,网络更主要是社交和休闲娱乐的工具。

由上观之,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要主动占领网络舆论新阵地,通过开通学校、学院文化官方网站或者微信微博线上讨论平台,以新颖的表现形式和轻松的网络语言吸引广大学生的关注和互动,激发其学习文化、交流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的兴趣,保持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年轻态,从而避免大学生被社会上良莠不齐的网络论坛所误导。

同时,还要创设一些实体文化载体。比如通过树立传统美德和主流道德化身的虚拟卡通人物或动漫形象,将传统文化特色、主流文化精髓以现代色彩图画、流行歌曲、现代戏剧等形式展示在学生身边,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自己身上找到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影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步实现文化的认同感。

(三)拓展渠道以形成合力来推动文化传承

高等教育要想发挥好文化育人功效,担起文化传承重任,就需要拓展第一课堂通识教育、第二课堂文化熏陶以及大学文化建设等多个渠道,形成合力来推动文化传承。

加强第一课堂的文化传承和文化选修任务。首先,要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从授课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丰富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等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承载着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两课”内容以理论居多,大学生往往感觉枯燥乏味。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应适当增加人文历史知识,将社会主义理论渊源与实践探索有效结合,博古论今,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可度,并在实践中指导自身成长成才。其次,学校可以增设文史哲等人文科目。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无论是从文化知识传承来说还是培养人才的人文素养要求来说,都需要重视人文学科。可以在选修课中增加古典文学、传统礼仪、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内容,开通文化网络课程,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中华文明不只是陈列在博物馆中的古玩字画,也不只是老学者口中笔下的之乎者也,而是有着丰富的底蕴内涵和生动形象的课堂呈现,是中国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再次,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是中国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的践行者,所以教师不仅要知识渊博,更要率先垂范,其言谈举止、行为处事体现中华文明精髓的烙印,并将其人文道德思想灌注于科技与政治中,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文化气质,树立文化自信。

第二课堂是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第二课堂历来被认为是课堂之外的第二大育人载体。其内容形式主要包括社会实践、科技活动、文体活动、人文讲座、社会工作及志愿服务等。比如,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将学生从简单的校园生活带领到丰富的社会现实当中,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革命遗址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感悟红色文化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访问、调查本地的经济文化建设,等等,让学生亲身经历、亲自感受,只有实践过的理论才最真实、最深刻,才最能让学生坚定中华文化自信,代代相传。社团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织形式。大学生因共同的兴趣聚在一起,为共同的爱好协同努力。根据对大学生最喜欢的校园活动的调研,65%的学生选择了社团活动。可以通过加强对国学、武术等传统文化色彩浓厚的社团的管理和支持,抓住学生的实际需求,遵循大学生成长的规律,实现文化熏陶,推动文化传承。

大学文化建设的自觉性是推动文化传承的必要条件。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最重要的是大学有精神,大学有文化。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发展的“软实力”。大学要在凝练大学精神、完善大学制度、倡导行为文化、建设物质文化等方面有高度自觉。大学文化建设的潜移默化作用,必将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实现文化传承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张岂之.辛亥革命断想:政治自觉与学术自觉.炎黄春秋[J].2001(10):13.

费孝通文集:第14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197.

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J].求是学刊,2005(5):21-26.

袁祖社.“人是谁?”抑或“我们是谁?”—全球化与主体自我认同的逻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2):81-93.

姜华.全球语境下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的哲学思考—韦伯关于德国文化问题研究的启示[J].求是学刊,2012(3):32.

李祥熙.韩国儒学与现代社会接轨的成功实践及对我们的启示[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44-45.

[责任编辑 张桂霞]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文化自觉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樱花系列甜品品牌营销战略关键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价值研究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