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制化时代下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及对未来教育之路的见解

2017-01-17 22:43王瑶
东方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个性化发展思考创新

王瑶

摘要:谁把握了教育,谁就把握了未来;谁失去了教育,谁就失去了未来。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理想的教育就在于正确的引导个人在格式化与个性化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让个人在尊重社会规范的同时,充分发挥个人的自由自主的可能性,从而使个人成为充分个性化的存在。

关键词:教育;体制化;个性化发展;创新;思考

“今天的教育问题是更深刻的,更尖锐的,更困难的,因为它要面对近代世界的一切问题。”杜威在《人的问题》中如是说道。教育焦虑是当前社会的普遍症状,教育被简化为谋生的工具,而这折射出的多是中国人普遍的生存焦虑。

一、中国目前的教育现状

(一)于小学生而言,“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小学阶段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远大的理想在这里孕育,高尚的情操在这里萌生,良好的习惯在这里养成。前些天我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这样的一则新闻。目前有些高职高薪高知的“三高”家长,年轻的时候拼自己,有了孩子拼孩子。在节假日不让孩子去补习班“多学些知识”会被看做浪费时间,不注重孩子教育问题的社会风气下,又有多少家长不为铺天盖地的各种补习班的宣传而动容呢?虽然“龙生龙凤生凤”是这些家长对孩子最美好的期待,也许他们最怕“凤凰窝里飞出个三黄鸡”,可是让一个还不满五岁的孩子背《锦瑟》甚至背《心经》他们能真正理解什么是“一弦一柱思华年”的岁月感吗?能明白心经到底讲述的是怎样的心路历程吗?当然每个家长都希望将来自己的孩子是个“有用的人”,但我觉得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更重要。能够去体验,去感知,去享受自己的人生,生活,能够有一颗丰富善感的心,才是我最大的希望。因为有多少对社会有“大用”的人已是那么的麻木,苍白。

我相信对于尚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培养他们拥有一颗丰富的心灵,将是赋予他们今后人生的最大的财富。终有一天他们会发现这个社会上真实存在着不同阶级的生存差距,总有一天他们会明白自己需要,想要怎样的生活,而且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拥有精彩的人生,这种对生活的感知,难道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吗?其实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形式,尤其是那种说教式的,流于形式甚至跟风式的教育方式。应该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二)体制化时代下的中国教育

学校教育需要宽厚的文化基础,无论教师的教育艺术多么高深,以课堂为中心所提供的教育影响对一个人精神品格的发育是十分有限的。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被理性的建构起来,我们已然已经处于一种体制化的时代之中,中学教育很难不被称为应试教育。虽然这是以素质教育为所谓的大前提。其实某种体制一旦形成,便内含着一种凌驾于个性之上的力量把体制中的人归一化。然而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个人总是要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教育的过程就是其社会化的过程。当然人不是纯然作为格式化的对象,在此过程中,人的自主意识得到发展,人力求成为自我的存在,成为个性化的存在,格式化与个性化便成了教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理想的教育就在于正确的引导个人在格式化与个性化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让个人在尊重社会规范的同时,充分发挥个人的自由自主的可能性,从而使个人成为充分个性化的存在。

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格式化程度自然是相当高的。现在回忆起高中的学习时光,每天除了上课以外的时间大家每天做的事情都变得无一例外完全一样了。在我看来,这样的中学教育体制也许可以选拔出来意志力,理解力,甚至刻苦认真认同感强的人,也许培养出了具有某种特质的人才,但是评价一种教育,不仅要看它是否培养出了某种特质的人才,还要看它为培养这种人才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说的激烈一点,中国教育某种意义上是在以摧残人的发展的方式促进人的发展。这就是说,尽管中国教育也培养出了某种特质人才,也在某些方面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但我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学生付出巨大牺牲为代价换来的,群体意义上讲是以牺牲多数人的发展为代价来换取少数的发展的。上了大学的我越发的感到自己所接受的十几年的教育却不知道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到底在哪方面,有些身边的同学甚至为了能考一个原本以为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好高中好大学,牺牲了青春与健康,失去了原本最美好的微笑。对于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中国的大学教育来说,创新力,就成了较为薄弱的一环,由于政治经济的轮番冲击,现在的大学越发表现出平面化平庸化。

当然我并不是在抱怨什么,也并不是说应试教育的危害有多么大,在一个人口十三亿的发展中国家,至少于多数人来说,这是相对公平的。只是想到这样有些压抑的教育现状,特别是从这种教育制度中一步一步走来的我,越发感觉有些悲凉罢了。

二、通过教育培养人才的发展方向及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任何教育都只有通过培养人才能服务于社会,而不能直接对社会发生作用。如果否定了教育的育人价值,也就否定了教育的社会价值,离开了对人的培养,教育对社会也就无所作为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具有其他一切生物所不具备的思考力,而教育更重要的精神也应当是开发学者的思考力,就像卢梭说过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人才才是核心竞争力。个性化的教育对于人的发展尤为重要,它让我们学会真诚的思考,拓展自己生命的空间,以真实的个体去感悟生活,发现世界,并在充分展开个人理智的基础上表达我们的思考与发现,热情与期望,表达我们作为普通个体对教育,对社会对民族国家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教育目的论》(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2]《走在教育的边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猜你喜欢
个性化发展思考创新
改善学校教育,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
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民办高校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模式探索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鼓励学生个性张扬,培养创新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