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影城”最后的老美工

2017-01-18 18:17张琰
瞭望东方周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燎原手绘光明

张琰

在上个世纪,一张张手绘的电影海报,曾经是城市街头的一道道风景。上海更是如此,大光明电影院、国泰电影院、燎原电影院、曹杨电影院……一部新片上映,每个电影院门口都会张贴各不相同的巨幅海报,而且每过几天就换一张新的。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绘电影海报逐步被取代,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画海报的美工行当也随之消失。

一部新片上映,美工是第一个看电影的人

上海最后一批手绘电影海报的老美工仅有十几位,今年63岁的李树德是其中之一。

在2016年最后一个月,李树德开始忙碌起来。他把十几位老美工聚集起来,希望能够重新创作一些电影海报进行展览,以此纪念2017年建军90周年。

李树德从小喜欢画画,但没有经历过正规艺术教育。中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房地局工作,管过仓库,也做过财务。

上世纪70年代末,他面临了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去做公务员,还是去电影院做美工。喜欢写写画画的李树德毫不犹豫,去了普陀区的曹杨影剧院做美工。他在工作期间不断进修,并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主修书籍装帧,拜贺友直为师学插图,又学了石膏、素描、油画。

七八十年代的上海,几乎每个电影院都有一到两个专职的美工师,负责手绘电影海报、展厅布置,以及排片信息公告等事务。

一部新片上映,美工是第一个看电影的人。李树德给本刊记者展示了一张“试片证”,上面清楚地印着年份,贴着他的一寸照片。试片证每年更换一次。持有它,就等于拿到了最新影片的通行证。每周二,全上海的美工师都聚集在南京西路上的大光明电影院,观摩新片。

从曹杨电影院骑车过去大约需要40分钟,为了和其他电影院的美工们多一些交流时间,李树德总是提前到场。“看片时,我总是坐在第一排,记下电影里有哪些场景可以入画。看完影片后开始找资料,比如《少林寺》,要找主演李连杰的照片、少林寺的风光照、武术图片等。”李树德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获取电影放映信息的唯一来源

那时候一部电影上映前,每家电影院都会拿到八张剧照,并且有一些简短的剧情说明,美工们主要根据这些素材画海报。

创作一幅海报需要两三天的时间,但是前期的构思准备过程却更长。这考验的并不只是美工的绘画功力,更需要他们对影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一幅海报对影片信息的展示能力以及展示程度、对于人物精神气质的传达是否准确等,都更为重要。

不仅如此,海报上还要有电影片名、类型、出品厂家、编导、演员、放映时间等信息,字体、大小、位置都有考究。

“在那个年代,大家获取电影放映信息的唯一来源就是影院门口的海报。”李树德说,“每次张贴出新的电影海报,都会引来百姓围观,即便不买票也来看看海报过过眼瘾。”

除了画海报,美工还承担着电影院橱窗布置的工作。那些年,上海作为全国电影重镇,电影院的橱窗设计也在全国领先。

据李树德回忆,当年的电影院橱窗不仅仅是海报那么简单,还有立体设计。他记得科幻大片《侏罗纪公园》上映时,他不仅画了巨幅海报,还在曹杨电影院的门前布置了大片的立体场景,有两米高的恐龙、热带雨林背景灯等。如此一来,影片宣传一下从平面海报变为立体呈现,也从影院延伸到了街区,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最大的海报和2米长的画笔

1986年,施元祥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幅电影海报——日本影片《幸福的黄手帕》。从构思到完成,他画了四天。他已70多岁,却仍能清楚地记得那张海报的内容——女主角走过来,黄色的手帕在飘动。

当时,施元祥刚从新沪钢铁厂调至沪光电影院做美工,一做就是十多年,画的海报共有数百张。

1996年,为了修建延安路高架,沪光电影院被拆除,一同被拆的还有儿童艺术剧场、瑞金剧场等,上海音乐厅则被平移了66米。

离开沪光后,施元祥调到大光明电影院,那里当时有上海最大的海报墙,因此有全上海最大幅的电影海报,约24平方米大小。

在这么大幅的画纸上作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施元祥对本刊记者说,画一张海报,要用大大大小小不同型号的笔,“最大的笔刷比手掌还宽,一般用来画背景,而细节处则需要小笔精细描绘了”。

画的时候要站在近处,时不时还要退到远处观察整体效果,得爬凳子梯子,上上下下很多次。“于是,我自造了一种特殊的画笔,找来木杆,有几十公分、一米、两米长的,前端绑上画笔,这样就可以站在远一点的地方,高处也能轻松画到。”

每位美工都有不同的工具。同样曾经在大光明电影院做美工的徐维豹,当年是出了名的“快枪手”,一天就能将24平方米大的海报画出来,他有把特制的椅子,攀高爬低,都能坐在上面画。

在手绘海报最辉煌的80年代,一部新片要上映前,全上海上百家电影院美工会同时开始画。新片上映前两天,各家电影院门口就开始张贴海报。那时候全市放映的电影都是同样的片子,但每张海报却完全不同。

一部电影通常公映一周,海报一般也只张贴一周,然后下一张崭新的海报又出现在影院门口。“为了吸引观众,电影里有明星的话,一定就会画明星”,施元祥对本刊记者说。他记得自己画的《芙蓉镇》海报中,画面是当红影星刘晓庆和姜文在街上扫地的情景。

那时的美工是各个电影院的紧缺人才,美术专业的学生较少,只能靠熟人介绍。全上海当时共有80多家电影院,鼎盛时期有近200名美工。

也有许多名家参与了电影海报的创作,蒋兆和、张仃、程十发、陈逸飞等著名画家都曾留下手绘海报佳作。

盛况成为传说

“这里就是原来挂海报的地方。”李树德指着曹杨影城二楼玻璃窗说。1959年建成的曹杨电影院,是服务曹杨新村的文化配套设施。

而大名鼎鼎的曹杨新村是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由第一任上海市市长陈毅亲自选址筹建,因为最初入住的都是省市甚至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获得者,这里一度被称为“劳模新村”。

虽然规划早,但曹杨新村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电影院、文化馆、少年馆、商场、医院、学校,即使放在现在,这样的配套也堪称齐全。

“过去的电影院是服务所在区域的人,基本上都建在各个区的商业中心,或者居民聚集区,而现在的电影院很多都在商场里。”李树德说。

曹杨电影院的另一特色是立体宣传橱窗,曾被评为市特级橱窗和全国宣传橱窗第一名。1998年的票房收入为363.8万元,创历史最高,增长幅度为同年上海电影放映行业冠军。2002年,在曹杨影剧院原地重建,更名为曹杨影城。

上世纪80年代初,李树德又被派去筹建燎原电影院,影院位于长寿路胶州路。燎原电影院按照当时最先进的标准建造,开张后,观影者络绎不绝,票价也从5角涨到了1元。很多新片会选择这个新式电影院作为首映场所。巩俐、刘晓庆、刘德华等明星都到燎原电影院做过宣传,《芙蓉镇》在这里公映时,长寿路胶州路口人山人海。

燎原电影院附近是国棉一厂,当时工厂会组织工人看电影,工人们轮流看,一个千人左右的放映厅,要接连安排几天。“那样的盛况现在都成为了传说”,李树德说。

1988年,燎原电影院在全市最早开办了通宵电影,被誉为上海的“不夜城”。与大光明电影院周末通宵场不同,燎原电影院是天天通宵场,场场都火爆。当年,燎原电影院还被列为上海影院六强之一。

1990年,燎原电影院又创新开设了上海首家环幕电影厅,九部放映机同时放映,观众站在厅中央,360度观看播放的风光片。1994年,因市政工程的需要,燎原电影院被拆除。

曾经的“远东第一影院”

施元祥工作的大光明电影院历史更为悠久。其前身是建于1928年的大光明大戏院,耗资100万两白银,出自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之手,当时被称作“远东第一影院”。

资料显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光明放映的几乎都是欧美影片。在检票口,有中英文对照的当日所映电影的说明书,上面除电影内容外,还印有影片公司名称、演职员表、海报、剧照等,进场观众可免费取阅。由于戏院放映的都是原版片,所以每一个座位上都装有“译意风”,通过耳机向观众播讲剧情和对白。

票价一般在6角与2.5元之间,远远高于当时的其他生活必需品。因此,去大光明看电影是一种品质生活的象征,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件隆重而值得炫耀的大事。

21世纪后的大光明走了下坡路。2009年,大光明花费1.2亿元人民币,进行了历时一年多的整体重修,几乎恢复了旧时模样,但曾经的辉煌却已不再。

与大光明几乎同期,位于东嘉兴路的天堂大戏院由英国著名设计事务所打造。大戏院几经易主,先后改名天韵大戏院、日进剧院、嘉兴影剧院。

嘉兴影剧院的经营后来陷入窘境。2010年,嘉兴影剧院甚至面临被改造成为火锅店的境遇。最终,虹口区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采取了行动,展开保护性修缮,使其回归原貌,直至2013年才重装开业,变身为“星梦剧场”。

另一处沪上著名的电影院,即国泰电影院,由英籍广东人卢根于1930年建造的法式建筑,外墙采用紫酱红的泰山砖,白色嵌缝。内部建筑富丽堂皇,1932年国泰开业当天登在《申报》上的广告用语是:“富丽宏壮执上海电影院之牛耳,精致舒适集现代科学之大成”。

新世纪后,国泰电影院也迎来翻新,外部修旧如旧,内部则焕然一新。

上世纪90年代末电影院落寞

1997年,《泰坦尼克号》上映。施元祥用了三天时间完成了这部电影的海报,男女主角相拥,背后是年迈的女主人公,更远处是几近沉没的巨轮。

画完这幅海报之后没多久,施元祥和李树德都觉得,自己不用再画海报了。“印刷、打印的电影海报出来后,我一下子从画海报变成贴海报,后来有电子排片之后,连贴海报的活儿都没有了。”

与此同时,电影业受到了电视的冲击,进入了低潮期,电影院变得冷清。“大光明千人大厅有时只有一两个人来看,我们只好退票。”施元祥说。

在上世纪90年代末新世纪初,电影片方会提供更多的剧照,甚至设计好全开大小的海报,分送到各家影院。美工要么直接用设计好的海报,要么依照自己影院墙面的规格重新构图。但总体来说,那是上海电影海报非常趋同的两三年,手绘还存在,却已经不是百花齐放拼创意的时期了。

再后来,电影制片厂、电影公司开始统一印刷电影海报,全国的电影院几乎都不再需要美工师手绘电影海报。美工师们要么退休,要么转行,手绘电影海报成了历史。

2000年施元祥退休,接替他的年轻人工作了一两年后,这个行当几乎在电影院里消失了。

“在今天看来,他们所描绘的不仅仅是一张海报,更是历史,是电影的发展史,也是城市的变迁史。”上海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许朋乐说。

然而,这些承载记忆的手绘电影海报留存量极为稀少。手绘电影海报所用的是8K大纸拼贴而成,最常用的尺寸是6张8K纸大小,有的更大。纸张大而薄,再加上在户外风吹雨淋,根本无法保存完好。

电影院的海报墙,一般都是在旧海报上贴新海报,糨糊一层又一层,海报结成厚厚一块,再一下子撕下来,拿铲刀铲平。“当时买不起照相机,撕掉就撕掉了,画了那么多海报,留下照片的没有几张。”李树德说。

手绘电影海报展览

李树德始终惦记着自己的老本行。2014年,他和同行董培盛等人开始筹划,将昔日的老美工们聚集在一起,重新创作手绘电影海报。最终他们找到了十几位老美工,其中最年轻的也已年过60了,最年长的徐维豹已经77岁。

他们共同制定重画电影海报的主题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十多位老美工挑选了近40部抗战影片,进行重新创作,每人要完成三四幅。

“最初的行动还是一种自发的、沙龙性质的”,李树德说,但很快他们的活动引起了普陀区文化局和档案馆的关注。普陀区档案馆、图书馆、曹杨新村村史馆都纷纷向他们开放,欢迎前去查阅资料、开沙龙、讨论会,还从经费上予以支持。

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老美工们完成了30幅抗战影片手绘海报,有《小兵张嘎》、《地雷战》、《地道战》等老电影,也有新片如《金陵十三钗》等。

2015年6月9日,一场名为“勿忘·前行:抗日战争电影海报新作暨主题美术作品巡展”在普陀区图书馆、沪西工人文化宫等多地举办展览;在中华艺术宫的展出更是延续了两个月之久,参观者里有南京大屠杀遗属,还有新加坡电视台来联系跨国巡展,一时社会反响热烈。

2016年,正值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李树德等老美工们再次以长征为题材,创作40张手绘电影海报。2017年,他又筹划起建军90周年的海报展。

这些重新创作的海报大部分被普陀区档案局留存。“再不留存就永远消失了”,普陀区档案局局长何丽芬说。

2016年2月,海报展最初的倡导者董培盛病重逝世,昔日的老美工又少了一位。他1981年为电影《小街》创作的海报,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猜你喜欢
燎原手绘光明
姚玉峰:给3万人带来光明
中共安徽省第一面党旗
章燎原 松鼠老爹
为你守护光明
“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从“小混混”逆袭成“坚果大王”
手绘精彩《追梦》创刊等
创意动物手绘
手绘
成语巧连线
手绘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