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评价

2017-01-19 10:37徐洪洁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妇产科辽宁沈阳11004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22期
关键词:刮宫电切电切术

徐洪洁 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妇产科 (辽宁 沈阳 110041)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评价

徐洪洁 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妇产科 (辽宁 沈阳 110041)

目的:评价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在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以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结果:2组的手术时间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以及子宫出血复发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具有出血量少且复发率低的特点,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 子宫内膜电切术

子宫内膜息肉(EMP)的形成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研究认为,该疾病是导致育龄女性不孕等妇科疾病的主要因素,威胁妇女的身心健康[1]。另外,由于部分EMP患者的发病较为隐匿,在采用B超检查时容易漏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机[2]。当前,宫腔镜检查被视为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在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常用方式。但也有研究指出,该手术治疗以后,一些患者仍然存在不规则阴道出血现象与息肉复发现象。本次研究以80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了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的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病历资料,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B超检查、宫腔镜检查符合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断标准的已婚妇女,并经病理学诊断证实;年龄24周岁以上;本次试验报批本院医学伦理会同意,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子宫有异常出血;经宫腔镜检查可见子宫内息肉。排除标准:依从性差,不能配合问卷调查和临床治疗者;合并有其他严重并发症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认知功能障碍者;严重心理障碍者;存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禁忌症者。按照随机方式分成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5~52岁,平均(38.2±5.5)岁,平均孕次(2.61±0.36)次,平均月经量(186.0±24.5)mL;观察组26~51岁,平均(38.4±5.4)岁,平均孕次(2.53±0.42)次,平均月经量(184.9±23.5)m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大,有可比性。

1.2 方法

均在经期结束后5d在全麻下给予手术治疗,术前2h给予400μg米非司酮。两组患者均行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麻醉后进行阴道、宫颈的消毒铺巾,使用窥阴器进行宫颈的扩张,然后置入宫腔镜,探查子宫息肉的生长位置、大小等,切除子宫肌层的息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刮宫术,宫腔镜下实施电切术将息肉切除,随后用刮匙搔刮患者的子宫。留存患者的切除组织并送往病理室进行检查。术后患者禁食8h,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用药3d。术后2个月禁行房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异常出血的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数据,行χ2检验,当P<0.05时,则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34.25±3.15)mL,手术时间为(21.47±1.61)min。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27.25±2.69)mL,手术时间为(22.35±1.72)min。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但2组的手术时间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术后复发情况

对照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有5例(12.5%),子宫出血复发有5例(12.5%);观察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有1例(2.5%),子宫出血复发有1例(2.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EMP的形成可能与患者的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内分泌紊乱以及宫腔炎症等因素密切有关。EMP发生以后,往往会造成患者不孕、异常阴道出血等。但EMP的临床症状并无特异性,传统妇科B超的检出率并不理想,常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EMP的数量、大小及位置与患者的病情也密切相关。其中多发子宫内膜息肉、息肉的体积较大者,患者的子宫功能受到破坏较大,容易引发多种妇科疾病。因此,在EMP患者确诊以后,需要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当前,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也有所增加。随着宫腔镜手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以及在患者病情的复杂性的影响下,更多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进行治疗。但是在手术治疗后,患者容易出现子宫内膜息肉复发与子宫出血复发的情况,导致患者的预后情况不够理想[3]。宫腔镜手术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较为常用,具有创口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具有较高的使用率[4-5]。刮宫、子宫切除术是EMP治疗常用的方法,但是盲视下的刮宫术对息肉的清理不彻底,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也较高。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与刮宫术的联合应用能降低子宫出血、息肉复发率(P<0.05)。说明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刮宫治疗的方式能提高治疗效果,有效预防病情的反复发作,远期疗效好。但是,由于联合疗法会严重破坏患者的子宫内膜,故而针对具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避免应用该手术治疗的方法。为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在术前应进行仔细的检查,明确息肉的生长情况等,制定出完善的手术方案。

综上所述,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与刮宫术的联合应用对于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疗效确切,对于减少患者的复发率也具有积极作用,其临床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显著。

[1] 李秀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68例[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8):1067-1068.

[2] 李惠清.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2,4(3):68-70.

[3] 王晓瑞.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6,6(10):111-112.

[4] 王丽丽.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7):41-43.

[5] 桂定清,戚瑞红,何玉华,等.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6):1121-1123.

1006-6586(2017)22-0129-02

R711.74

A

2017-04-24

猜你喜欢
刮宫电切电切术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患者中的干预价值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充气式加温系统对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低体温的效果分析
药物流产联合刮宫与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瘢痕妊娠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分析
钬激光碎石联合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发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刮宫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干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