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的科学
◆瘦驼
你们看过《西游记》吗?《西游记》作为一部老少皆宜的神话小说,里面一些桥段看似天马行空,其实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呢。
《西游记》里有两位著名的“气象学家”,一位是黄风怪。他原是灵山脚下得道的老鼠,因偷吃灯油被罚,算半个学院派,相当于如今在大学里蹭课的“励志哥”。他吹出的黄风威力很大,连孙悟空都被吹得晕头转向。
另一位是孙悟空的嫂子、牛魔王的夫人铁扇公主,在“学术圈”里没半个名号。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她把手中的芭蕉扇一挥,就会刮起一阵大风。这怎么解释呢?
因为火焰山是中外驰名的大风口,即便在风相对不大的夏天,也经常有八九级大风,所以芭蕉扇一扇,风便刮了起来。
孙悟空拔几根毫毛,念几句咒语,几只瞌睡虫就会奔人而去。这算是孙悟空最温柔的法术了,对人无害,只会让人多睡一会儿。看来,瞌睡虫很像一种麻醉品。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有没有一种虫能让人打瞌睡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种瞌睡虫比孙悟空变的虫还厉害。它先让你感觉很累,再让你睡觉,你一觉睡过去就不可能醒过来了。这种瞌睡虫名叫锥虫,虽说是虫,但比沙粒还小,人们用肉眼根本看不见。
如果遇到了这种可怕的瞌睡虫,你们不要紧张,它们靠自己很难侵入人体,必须找舌蝇帮忙。
舌蝇是一种吸血苍蝇,比苍蝇小,像蚊子叮咬可能传播疟疾一样,它们吸食动物和人的血,可能传播锥虫。
如今,锥虫在非洲非常猖狂,每年夺走几万人的性命。
小时候最羡慕神仙了,因为“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要是能去天上逛一圈,再回到人间该多好,那我们一下子就长大了。
等长大了,我们发现“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这种搞笑的设定是完全可能存在的,最著名的证明人就是爱因斯坦。他鼓捣出了“狭义相对论”理论,曾经无数人尝试推翻这个“反人类、反直觉”的理论,但都以失败告终。
狭义相对论有一个推论,那就是当一个物体高速运行时,我们只要看着它,就会觉得时间流逝得慢了。同理,只要天宫达到一定的运行速度,地上的凡人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天上的一天有地上的一年那么久。
《西游记》中排名第一的大杀器非紧箍咒莫属。只要这玩意儿一发威,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孙悟空就痛得直打滚。
我们不妨来研究一下这个“神器”。它由两个主要部分——箍和咒组成。箍是一个装饰性很强的金属圈,直径可变大变小,算得上是一个智能可穿戴设备。如果用现代技术来还原这个箍,比较简单的方案是:用电动马达驱动丝杠传动系统,再调节刻有螺纹的金属圈直径……
但如果这么做的话,整个装置在外观上不够美观,运作起来也会有噪声,用户体验很差。还有一个“高大上”的方案,就是采用记忆合金。这样,箍在不同的温度下会呈现不同的形状,比如只要稍稍加温,就会立即变小。
怎么给箍加温呢?我们可以在它里面装一根电热丝和电池。
箍还原了,“咒”实现起来就更简单了,可以运用语音识别技术和声纹识别技术。唐僧记住咒语后,将自己的声纹录入箍中。之后,箍便只能识别他一个人的声音,听他调遣。
金箍棒的直径约10厘米,长6米多,重8000千克。它来自哪里呢?答案是我们脚下6000千米处,也就是地核。
地核的主要成分是铁和镍,那里的压强超过300万Pa,温度超过5000℃。在那样的环境下,铁的形态变得很奇怪,既是结晶,又是流体,人一旦沾上,非死即伤。
金箍棒能屈能伸,有时候,孙悟空将它变成绣花针那么大藏在耳朵里。那时,金箍棒的密度是水密度的200万倍。这种密度的物质在宇宙中还真有,那就是白矮星。白矮星是很多恒星的老年状态。60亿年后,太阳也可能变成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