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支点,合理想象

2017-01-19 15:33孙玲
考试周刊 2017年4期

孙玲

摘 要: 神话故事是特殊的文体,在教学时应立足精彩的情节,辨析文本,揣摩结构,活化语言文字背后的画面,让学生立体地感知想象的合理性。

关键词: 神话故事 文本辨析 合理想象

神话是指传说中的神仙和古代神化英雄的故事。这种特殊的文体用悠远的文字、饱满鲜明的人物形象、丰厚的文化、曲折离奇的情节营造出神秘空灵的意境,从而震撼孩子们。作为教材文本,神话故事对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神化英雄的魅力。但文本同时承担着培养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育人重责,在教学重难点处应立足于精彩的情节,辨析文本,揣摩结构,活化语言文字背后的画面,让学生立体地感知想象的合理性。在教学《开天辟地》一文时,教师可以充分结合神话故事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体会神话故事“想象的合理性”这一文本特点。

一、文本辨析,体会想象的合理性

教学“大神完成开天辟地后化作万物”的段落时,教师可以出示调整后的文本内容,大胆地调整“改天换地”部分的文本内容,将盘古身躯九个部分与化成的万物一一对应起来,为接下来探究神话故事想象的合理性铺设一条平坦的大道。

口中呼出的气 变成了 风和云,

发出的声音 变成了 轰隆的雷霆,

左眼 变成了 光芒万丈的太阳,

右眼 变成了 皎洁明媚的月光,

隆起的肌肉 变成了 三山五岳,

流淌的血液 变成了 奔腾的江河,

筋脉 变成了 纵横交错的大道,

皮肤 变成了 万顷良田,

流出的汗水 变成了 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

接着,老师可让学生观察第一排盘古身体的各个部分排序能否调换,引导学生揭示神话故事中想象合理性的第一个表现:顺序性,即想象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顺序。第三排展示的是盘古的身体化成的万物,教师可提出一个问题:能不能调换顺序?将一、三排的内容对应起来看,前后联系密切,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寻找两者之间的联系,并用语言准确地表达,从而揭示这篇神话故事想象合理性的第二个表现:想象容具有内在联系性。“想象”是一个动词,在语文课堂上,与其告诉学生这就是想象,不如让学生亲身感受“想象”的过程,领悟“想象”的要领,这才是真正地学会如何“想象”。

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那么他的身躯化成了哪些事物呢?由于这几个分句朗朗上口,句式一致,学生一读就发现这一段有九个“变成了”。教师这时可以适当追问:难道仅仅是这九样事物吗?学生一下子张开想象的翅膀:“牙齿变成了晶莹剔透的珠宝”、“头发变成了茂密的森林”、“耳朵变成了幽深的山洞”……

二、朗读感悟,内化想象的合理性

语文课堂少不了朗读训练,有效朗读有助于学生体会文章叙述节奏、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训练对文章字句的分析能力等。合作学习不仅能给课堂注入活力,而且给学生的言语实践提供助力。朗读和感悟是密不可分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方式的朗读能实现以读促悟,以悟促诵。在指导学生诵读的同时,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读的难度要呈现一定的梯度,这样学生才会有学习节奏感,从而实现个性化的朗读体验,内化想象的合理性。

这一段在安排朗读训练时,首先让男女生合作朗读,再一次明确盘古身体各部分与化成万物间一一对应的特点。其次师生合作朗读,教师删去第三列的内容,并让三个学生尝试背诵,增加难度,利用记忆规律,以半读半诵的方式一步步帮助学生记忆这一部分的内容。接着同桌合作朗读,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放下书本,练习合作背诵,并展示背诵成果。最后让学生自由背诵这一部分,逐步内化想象的合理性。虽说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是如何正确处理这一关系着实不易。教师在指导背诵部分应打造有松有紧、有收有放的语文课堂。

三、对比思辨,运用想象的合理性

在天和地分开后,盘古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地每天加厚,盘古也跟着每天长高,而且历经一万八千年。在这个过程中,想象盘古会遇到什么困难?他又是怎么克服的呢?学生结合原来所读过的神话故事,发挥想象,适时编造一幅幅精彩的画面,由此可见盘古是多么坚持。

神话式的思维更多的是想象的思维。教学神话文本,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的空白处,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当学生通过复述性表演实现对神话人物的体验时,神话故事对学生真、善、美的启迪已达到一个高度。这时,教师要关注学生不断喷涌而出的想象思维,并顺势引导,拓宽视野,在言语实践中运用想象的合理性。这个片段教学的最后,安排了想象说话训练,将文本内容变成了“( )变成了( )”的形式,引导学生在理解表述合理性的基础上自由想象,使训练更扎实、开放。

这篇创世神话文脉清晰,处处充满神奇的想象,教师可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精心研读盘古的身躯如何化成万物这一部分,创新性解读九个“变成了”,从观察思考顺序性想象,到理解表达合理性想象,再到出示填空,实现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教师把握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规律,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积累运用,真正实现优美句式的运用价值和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