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货匹配类“互联网+物流”企业现状剖析

2017-01-19 15:05彭静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互联网物流

摘要:物流产业历来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之一。“互联网+物流”冠以“互联网撬动传统行业”概念。引来无数创业者和投资人的青睐。目前市场上“互联网+物流”企业主要有物流信息管理、车货匹配、同城货运、冷链物流、众包物流等五类。本文剖析了车货匹配类“互联网+物流企业”目前的难题,为市场研究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物流”;车货匹配;现状剖析

一、“互联网+物流”企业的类型

物流产业历来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之一。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5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指出,2015年中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8万亿元,占GDP比率为16%,而发达国家普遍低于10%。

中国有3000万货车司机,90%以上都是个体司机,承担着全国超过70%的货运量,与810万家运输经营业户往往局限于面对面的熟人交易模式,从而激化了货找不到车,车找不到货的矛盾。这导致了全国货车的空载率在40%左右,成为汽车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车辆空驶率偏高,对环境、能耗、交通基础设施等的负面影响巨大。造成运输行业大量空驶、迂回等资源浪费问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

如此大且亟待改善的市场,冠以“互联网撬动传统行业”概念。“互联网+物流”引来无数创业者和投资人的青睐。2014年至今,已陆续出现过200多家物流货运O2O企业,其中不乏获得上亿、千万美元投资者。

目前市场上“互联网+物流”企业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1.物流信息管理

风行于社会化物流中的层层转包模式使货物在货主交付承运方之后,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不为货主掌控,物流信息管理难上加难。如今,货主的无数次呼喊“我的货到底到哪了?!”在互联网时代终于有了回应,物流信息管理平台顺势而起,在物流信息平台式的创业者中,代表性企业是社区型运输协同管理平台oTMS。

2.车货匹配

中国2000多万货车,每天平均有效行驶历程仅300公里,车辆停车配货的间隔时间长达72小时。这组物流人耳熟能详的数据背后,是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无效益的尾气排放,以及被彻底拉低了的中国物流整体能力。于是,致力于以互联网为桥梁,撮合运力和货物匹配,提升物流运输的资源配置的车货匹配成为互联网改造物流行业的新尝试。尽管车货匹配的商业模式尚未成熟,也面临着诸如车多货少、信用制度不够完善等现实问题,但货运物流的低效确实是钢性的存在,所以车货匹配的前景值得期待。

在车货匹配领域,不乏表现亮眼的创业者。货车帮、天地汇、运满满、1号货的等专注于车货匹配的平台,主要聚焦于为车主和货主提供便利和快捷的对接平台,从而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车货匹配的成本。

3.同城货运

“最后一公里”问题是物流行业必然要面对的课题。对于在收发货物的时效性和便捷性上有需求的企业,互联网将怎样帮助它们把“最后一公里”顺畅地走完?那就是当干线物流、专线物流将货物送达目的地城市之后,同城货运平台会借助互联网平台整合、调度运力资源,优化送货线路,为企业用户提供同城快速直送服务。

目前,市场上已有多家同城货运平台在运作,并衍生出了不尽相同的模式。例如,速派得的整车+零担的同城快运模式、万家物流的零担共配模式、云鸟的临时车队模式、兰犀牛和58货运的专车模式等等。

4.冷链物流

在2015年,生鲜电商异军突起,红透半边天。但是,在生鲜电商忙的热火朝天的背后,“高冷”的冷链物流着实是难点。生鲜的用户需求是即时、碎片化、高频的,因此,怎样能将尚在保质期的生鲜产品在合适的时间送达消费者,对生鲜电商的冷链物流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在涉足冷链物流的企业中,京东的模式和淘宝的喵生鲜或许有一定代表性。

5.众包物流

在物流行业,用互联网平台将闲散人群整合调用,以顺带稍送货物的模式蔚然成风。众包物流有利用弹性的人力分配帮助货主节省成本的优势。但不可否认,众包物流也面临诸多需要破解的难题,例如,配送人员的资质认证、筛选、管理等都需要企业建立流程化的管理,以确保货物配送的安全性等。

京东众包通过在其平台上招揽有空闲时间的人员“顺路捎带,随手赚钱”,成为京东的兼职快递员,来实现京东的众包物流模式。人人快递的模式与京东类似。

二、剖析车货匹配类“互联网+物流企业”目前的难题

1.根深蒂固的物流行业规则,物流公司层层外包

传统的物流行业,是基于层层外包的物流公司而建立起来的巨大王国。工厂考虑到出货量大、货物单位价值高、寻找零散车源成本高等因素,会直接联系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型物流公司进行整体外包;随后,大型物流公司会把货物分包给不同的干线物流公司;干线物流公司再分包给各家支线物流公司;最后,支线物流公司再把货物交给私人车主。层层外包,带来的是利润的急剧压缩,由于长时间的运营定式,工厂主也对新的模式起一定戒心。所以物流企业会先将货分给挂靠车辆或熟悉的车辆后,再将未找到托运方的货运信息发送到“物流QQ货车帮”等APP上。

市场上存在车比货多的情况,对于信息平台而言,真实有效的货源信息尤为重要,只有它可以吸引车主。而货运O2O获取货源信息量有限,有时要到货场抄中介的信息,甚至将中介直接引到平台上。

2.货主对陌生车辆的不信任态度依旧持续

长时间的物流运输模式,让原本不熟的车主和货主之间的黏性大大增强,无论是业务量,还是信任度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货运APP进入市场的一大核心目的,是想打破现有的市场规则,建立一套全新的众包模式,让每辆车都能拉到不同的货。滴滴出行可以让车源变得规范,即便每次叫的车不一样,我们还是放心乘坐;但货主没办法每次都跟着司机跑货,就会出现各种担心。

另一方面,平台也要严防虚假信息的进入。试想司机驱车前往货源地,发现信息是假的,如果平台对这种情况没有作为,只能眼看着司机用户流失。

目前来看,很多APP对于货主的注册都很谨慎,需要人工审核才有资格使用发货功能,有的平台还要求上传营业执照。

3.标准化建设

货运与打车不同,货物非标准化、车型非标准化、载重非标准化、装卸非标准化、价格非标准化、结款方式非标准化……它的信任成本更高,流程更复杂。

货运O2O信息平台难以建设标准,比如价格、整车or零担、支付方式,基本还需要和司机私下商谈。

4.能否整合资源

中国大部分的货车都是私有的,其挂靠的中小型运输企业也非常分散,满地都是物流公司,可谓一盘散沙。

而物流讲究规模效应,规模越大、网络越密,运营成本越低。货运O2O平台要想做大必须整合上游资源,这也符合O2O的商业逻辑。但货运不是烧钱补贴就能推广出去的,真正帮助司机拉到货、提升效率更为重要。司机都是单独或者小团体行动,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也不高,如何才能将其聚拢?

另外,目前平台想方设法引入中介,但货源信息发布到平台上必然导致中介利润下降,从内心来讲他们一定是抵制平台的。整合中介资源也是一件难事。

5.如何抢占市场,培养用户使用习惯

当年滴滴和快滴为抢占网约车市场相互厮杀,烧钱补贴。现在车货匹配类APP也遇到同样的处境。以当前发展较为迅速的三款APP为例。

(1)货车帮的货车综合服务平台模式。货车帮通过互联网手段连接司机与货主,在卡车后服务市场发力深耕,以此体现自身价值获取经济利益,就目前已知货车帮已涉足车货匹配、智慧物流园区运营、物流智能硬件开发、物流金融以及其他相关的公路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建设的相关业务。

(2)运满满的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运满满希冀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一个综合的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构建公路物流行业的信用数据库,通过信用管理实现增值服务,例如金融、卡车后服务市场等。

(3)福佑卡车——货运届的UBER+淘宝。福佑卡车相对来讲与上述两者有所区别,福佑卡车通过对接货运经纪人(即常说的信息中介)来掌控车辆,进而直接对接货主,成为了销售运力的集成供应商,以此来实现提高物流效率发挥自身的价值。

从上述三者的商业模式来看,可以说本质是相同的,都是通过车货匹配聚集基础资源(即车与货),然后再植入增值服务(金融、卡车后服务、商业服务等),即使最初的商业模式有所差别,但在竞争中,商业模式也逐渐趋于一致了,互相竞争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吸取经验的过程。但谁也没想到,在竞争的第一步(汇聚车源、货源)会如此之难,大家只能选取捷径——烧钱补贴。

参考文献:

[1]王有朝.为什么车货匹配是一个死胡同[OL].物流时代,2015(03)

[2]徐水波.“互联网+物流”平台绕不开线下园区[OL].21世纪经济报道,2016(08)

作者简介:

彭静(1983.07- ),女,贵州贵阳人,工程硕士,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道路运输、汽车运用。

猜你喜欢
互联网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多方支持推动物流行业“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