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是否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方向?

2017-01-20 16:23农业部经管司张红宇寇广增李琳
中国化肥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农场数量农户

■农业部经管司 张红宇,寇广增,李琳

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李巧巧

家庭农场是否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方向?

■农业部经管司 张红宇,寇广增,李琳

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李巧巧

近几年,我国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其中家庭农场在建设现代农业,尤其是在农业的直接生产经营环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此社会各界都给予了高度关注。从长远看,家庭农场是不是我国未来农产品生产的主要经营形式,是不是普通农户的发展方向,政策应如何随之调整,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前瞻性话题。

家庭农场支撑了美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美国农业竞争力位居世界前列。除了得益于其广袤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少地多的优良先天条件之外,作为农业生产基本单元的家庭农场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到2016年底,美国农场总量为206万个,经营土地面积达9.11亿英亩。在美国农业多元经营主体中,采用家庭经营方式的农场占绝大部分,比重高达98.7%。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人口老龄化加剧,美国家庭农场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表现出比较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一)家庭农场总量减少、规模扩大。据美国农业部统计,农场数量从1935年的681.4万个下降到1990年215万个,平均每年减少8万个。随后保持大体稳定并进入缓慢下降区间,到2016年美国农场总量为206万个,比2015年又减少了8000个。与此同时,单个农场的规模在逐步扩大,经营土地面积从1950年的212英亩增长到2016年的442英亩,翻了一倍多。

这种总量减少、规模扩大的趋势不只发生在美国,欧洲也是如此。早期,家庭农场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在数量发展到顶峰之后,家庭农场数量则逐步减少,并呈现规模扩大的趋势。瑞典1900年有家庭农场51万家,到1983年减少到11.4万家,到2015年再减少到6.7万家,相应地平均规模逐步由1980年的39公顷扩大到2015年的46公顷。法国家庭农场1955年有229万个,到1997年减少到68万个,相应地平均规模从1955年的16公顷扩大到1997年的41.7公顷。

(二)家庭农场多元分化、集中度日渐提高。美国家庭农场形式多样并呈多元分化趋势,在小型农场逐渐大型化发展的同时,大型农场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美国将农场分为四大类:小型家庭农场,农场年收入低于35万美元,占农场总数量的89.7%;中型家庭农场,农场年收入在35万美元和100万美元之间,占比6.1%;大型家庭农场,农场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占比2.9%;非家庭农场,采用非家庭经营方式的农场,占比1.3%。

从农产品产出看,大型家庭农场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虽然小型家庭农场占数量的90%、经营土地面积占48%,但仅产出了农产品总量的24.2%。大型家庭农场数量虽然不足3%,经营土地面积比重却达23%,农产品产出比重则高达42.4%。大型农场的产出份额相比于其1991年的32%,25年时间增长了超过10个百分点。大型家庭农场农产品产出比重的大幅提升,说明其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相较于中小型家庭农场而言有更快的提升速度。从经营效益看,大型家庭农场的利润率更高。2015年,42%的大型家庭农场营业利润率在25%以上,而只有16%的小型家庭农场营业利润率达到25%这一水平。

(三)土地出租增速较快、租地农场更为普遍。据美国农业部统计,到2014年底美国农地出租的比例高达39%,特别是用于种植大豆、玉米、小麦、棉花等土地出租比例超过了50%,种植水稻的土地出租比例甚至超过了80%。现阶段美国家庭农场中,自己拥有一部分土地并租赁一部分土地的租地型农场越来越普遍,所占农场数量的比例从1935年的25%提高到了2012年的54%。据介绍,美国土地虽然可以买卖,但价格偏高,一般农场主难以承受,在密西西比州离高速公路较近的土地每英亩达到了6000~8000美元。而美国租地费用较低,每年租金仅占亩均生产成本的10%~20%,且税负低,经济上划算。美国水稻生产者联合会负责人预计,土地出租比例还将进一步扩大,租地农场还将进一步增多。

(四)家庭农场经营高度市场化、国际化。美国是世界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国,这决定了美国家庭农场的市场化、国际化的程度很高。在一个典型的水稻产业链中,水稻种植、良种繁育、稻谷烘干等均有专门农场负责,还有专业公司负责水稻加工和销售,美国水稻生产者联合会代表农场主的利益负责对外公关、争取政策支持,整个体系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自行运转,政府对于他们的生产经营很少介入和干预。

普通农户能支撑我国农业未来吗?

目前,我国普通农户有2.6亿,其中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有2.3亿;家庭农场有87.7万个,其中在县级以上农业部门纳入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达44.5万个。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普通农户和家庭农场发展也表现出阶段性特征,从长期趋势来看与美国家庭农场发展颇有相似之处。

(一)农业人员数量下降、土地流转速度加快。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以农业收入为主的普通农户数量快速增长。据全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非农户1和非农业兼业户2数量从2009年的3993万上涨到2016年的4698万,7年时间增加了700多万户,平均每年增加100万户。从三次产业就业角度来观察,农业从业人员数量下滑速度明显,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总量的比重从1978年的69.6%,下降到2000年的50.0%,再继续下降到2016年的28.3%,每年下降1个多百分点,绝对数量每年减少1000万人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加速流转,2016年底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5.1%。可以预期的是,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第二、第三产业,农村土地流转比例将会进一步提高,为家庭农场的增长创造了前提。

(二)家庭农场数量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从纳入县级以上农业部门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来观察,2016年总量为44.5万个,比2015年的34.3万个增长了30%;平均经营土地面积增长,从2015年的151.5亩增加到2016年的215.1亩,扩大了63.6亩。从粮食种植类家庭农场规模来分析:经营土地面积50~200亩的小型家庭农场,占总量的63.2%;200~1000亩的中型家庭农场,占总量的34.3%;1000亩以上的大型家庭农场,占总量的2.5%。其中,大型家庭农场增速最快,比总体增速快9个百分点。

(三)家庭农场市场化、多元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家庭农场经营风险增加,倒逼其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实施标准化生产,强化品牌培育和推广,追求更高的产业增值收益。到2016年底,销售收入超过100万元的家庭农场达到2.9万个,拥有注册商标的家庭农场达1.7万个,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家庭农场超过9200个,一批家庭农场还成为了大型龙头企业的出口备案基地。同时,家庭农场的经营范围从主要限于农业生产环节逐步走向多元化经营,从粮经结合、种养结合,再到种养加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占比达到10.6%。据农业部对全国3000多户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情况的跟踪监测,家庭农场的年平均纯收入达到25万元左右,劳均纯收入近8万元,不仅远高于普通农户收入,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场主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农民。

虽然我国同美国的国情、农情有很多不同,在人均占有土地的资源禀赋方面存在天然差距,但从农业人员减少、土地流转加速、家庭农场规模扩大的阶段性特征来看,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变化符合全球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家庭农场的演变趋势也高度吻合。当然,相比于美国、欧洲家庭农场的数量减少、规模不断扩大的质量提升阶段,我国尚处于普通农户平稳退出、家庭农场数量快速增长与规模不断扩大并存的数量扩张阶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了家庭农场质量提升阶段的发展苗头。上海市松江区家庭农场数量在2013年达到了最高的1267个,随后数量不断减少,2016年为966个;平均经营规模则从113亩增加至143.3亩。

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要明确发展方向、增强战略定力、保持历史耐心,更好促进普通农户成长和家庭农场发展,以此来稳固和提高我国现代农业的综合竞争力。

第一,普通农户分化是长期趋势,现阶段要兼容并包。从趋势上看,随着土地经营权不断流转,承包农户将会大量出现,这是绕不开的发展阶段。但必须看到,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耕种承包地的普通农户依然是数量最多、经营土地面积最大的群体,更是保障我国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粮食安全的主要力量。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为那些还继续从事农业的普通农户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积极推广代耕代种、联耕联种、联管联营等农业生产托管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另一方面要畅通农村承包地退出渠道。在目前农村土地承包权退出试点经验基础上,尽快研究提出退出办法,既要充分保障广大农民的财产权益,又有利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避免重蹈部分东亚国家因“不在地主”的大量存在导致土地规模经营水平难以提升的窠臼。

第二,家庭农场成长壮大是长期趋势,现阶段要把握基本特征。我国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不到1亿亩,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最大主体看来将是长期的过程。因此,当前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要尊重市场规律。一是规模经营。美国Gertson农场经营土地8000英亩,农场工作人员仅10人左右。我们强调规模要适度,但规模多大合适,应由市场来决定,与机械化水平、农场主的经营管理能力直接相关。这一过程政府行为要规范,既不能人为“垒大户”,片面追求超大规模经营;也不能人为设置“天花板”,抵制先进农户大型化发展。二是租地经济。从美国和中国农地流转情况来看,租地农场势必普遍流行。而且在土地制度供给上,我国农村土地实行“三权分置”,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不会出现农地买卖的市场交易。因此长期看,如何形成合理的地租水平十分重要。地租日益攀升虽然能够增加普通农户的财产性收入,但也会抬升农业生产成本,削弱农业竞争力,过度虚高还会扭曲土地资源配置,把握相关政策尺度,需要花大力气。三是要培养热爱农业的经营者。农场主的素质决定了家庭农场的发展潜力,未来将决定中国农业的竞争力。只有真正热爱农业,把干农业当作事业、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才能全身心投入家庭农场发展,学习技术、钻研管理自是顺理成章之事。

第三,多元化是长期趋势,现阶段要发挥比较优势。从长期来看,我国家庭农场有规模扩大的演变趋势,但考虑到我国的经济社会条件和人均资源稀缺的基本情况,决定了我们追求美国那种超大规模的家庭农场是不现实的,而且也难以在资源性农产品生产,特别是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生产方面,形成国际竞争力和优势。我国农业资源的多类型决定了农业产业结构多样化和多元化,与美国、加拿大等相比,在园艺、畜牧等非资源性产品上具有相对竞争力;与日本、韩国等相比,在粮食生产上具有绝对竞争力。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要注重比较优势,形成大国农业的综合竞争力,重点从多元化上下功夫,积极引导家庭农场从事集约化生产,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投资建设连栋温室、日光温室、规模化养殖设施设备,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专业化经营,围绕某一主导产业,进行种养结合、粮经结合、种养加一体化布局,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观光采摘、休闲旅游、农事体验等新业态农场;市场化运作,积极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进行服务对接、产销对接,抱团创品牌闯市场,形成一体化经营组织联盟,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提高市场竞争力。

(来自公众号老田微农技)

猜你喜欢
农场数量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农场假期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芳芳猜童话书的数量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农场
统一数量再比较
一号农场
头发的数量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