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绿色发展 打造都市型钢铁企业

2017-01-20 21:06陈翠荣
中国钢铁业 2017年3期
关键词:太钢厂区造林

陈翠荣

推进绿色发展 打造都市型钢铁企业

陈翠荣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钢)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绿色发展作为生存发展前提和基础,注重绿化细节管理,实现生态经营同步发展,开发治理同步实现,绿化美化同步体现,生产生活同步提高,形成了厂区、矿区、生活区有机统一的生态联合体,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型的发展新路,推动了“绿色钢厂、花园厂区、生态矿区、文明企业”的建设,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截至2016年底,厂区绿化面积达29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9.67%。太钢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全国冶金绿化先进单位”、“全国钢铁行业绿化先进单位”、“山西省环境保护先进集体”、“山西省造林绿化先进企业”、 “太原市西山生态整治模范单位”、 “省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模范单位”、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第二节中国绿化博览会贡献奖”、“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等称号。

一、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绿色文化深入人心

太钢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创新绿化美化、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设立了绿化委员会,每年召开绿化工作专题会议,制定规划,分解任务。厂区绿化养护采取“专业+全员”的模式,专业工序委托专业绿化单位实施,全员负责责任区的保洁和绿地监护,实现了厂容绿化的专业管理和全员参与环境改善的有机结合。

太钢充分发挥《太钢日报》、太钢电视台、太钢网站等媒体的作用,进行绿色环保宣讲教育,积极组织职工参与整理场地及建立爱绿护绿责任区等多种形式的全民义务劳动,职工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8%以上。

二、科学统筹规划,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升

太钢坚持走自主规划设计的创新之路,精心编制了《厂区绿化规划方案》,确定了适地适树、以植物造景为主,以改善厂区生态环境为重点的规划思路,实现科学性、多样性与观赏性的统一。2000年以来,公司以“拆旧建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为手段,本着“腾出一片、绿化一片、见效一片、保持一片”的原则,实现了重点工程项目的绿化建设与项目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的目标。

优化功能布局是太钢增绿的又一重要途径。到2016年,厂区共拆除破旧建筑物43万余平方米、围墙4.92万延米、管线1.4万米,整治铁路沿线5.97万延米,挖渣换土216余万立方,回填土方270余万立方,改造厂区道路8.06公里,新植各种苗木845万余株,新建改建绿地205余万平方米。

太钢坚持乔、灌、花、草等植物合理配置,形成了以道路、铁路、空中管网绿化为主“线”,多层次复式结构的大型绿地为靓“点”,以单位基础绿地为绿“面”,以多造型时令花草点景为“体”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厂区绿化网络。

三、确保投入,精细管理,绿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005年以来,太钢累计投入资金达2.55亿元。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公司仍然坚持绿化投入,仅在2009年“万株大苗进太钢”的春季绿化中就投入资金600万元。2012年,实施渣场护坡绿化改造工程,又一次性投入资金380万元。

在绿化中,太钢实行招投标制度和绿化工程监理制度,建立了完善的绿化分供商和分承包商的评价体系,严格苗木质量、栽植质量、养护质量的全过程把关。严把施工占用绿地审批关,每年修订完善《太钢厂容管理制度》、《太钢厂容责任区管理评价办法》、《太钢厂容维护业务管理考核办法》等管理文件,建立了动态检查和定期考评制度。

四、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生态园林化工厂

在太钢退休职工李双良的带领下,太钢将堆积近半个世纪的占地约2平方公里、体积约有1000万立方米的大渣山,改造为风景秀丽的渣场公园,开启了太钢发展循环经济的先河。

太钢应用循环经济模式开展节约型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效果。一是绿化用水全部使用工业循环水,改造、敷设绿化浇水管道4.6万余延米,推行喷灌、微喷等方式浇灌植物,每年可节约自来水230万吨。二是合理使用工程基础土方为绿化所用,节约绿化土方的外购费用上千万元。三是向空中、贫瘠土壤、边角碎地要绿,累计完成4.2万延米的立体绿化,124公里铁路沿线近3.7万平方米的绿化。四是构建以“三个绿色廊道(公路、铁路、能源介质管网)”为主线,万平米以上的绿地为景观节点的绿化网络。五是采取“加密造林、置换造林、孤植造景”等手段丰富绿化景观。

五、实施矿山复垦,建设绿色矿山

太钢通过实施低品位矿石回收、尾矿捞选、废石开发建材、轻烧粉压球、排土场废石干选再回收等项目,不断提高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太钢还制定了2011-2015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欲恢复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逐年加大废石场和尾矿坝土地复垦的的绿化投入,完成土地复垦面积近1300公顷,投资1.12亿元。

太钢的工业废水实现了“零排放”,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得到明显提升。例如,尖山铁矿通过修建尾矿库回水利用等工程,年可回收尾矿回水554.8万吨,减少新水消耗550万吨。

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开展绿化荒山造林工程

太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承担东、西山脉造林养护任务。在连续四期的造林工程中,累计完成荒山造林近万亩。2009年,太钢又主动承担了尖草坪区杨家村至西张村地区南北长两公里、东西宽三百米、面积达265亩的荒地植树任务,仅用20天时间就圆满完成了绿化植树任务。

占地1.33万亩的太钢城郊森林公园,2011年4月太钢累计投资近2亿元,完成绿化面积4835亩,建成了“春之园”绿化景观游园。修建了长约8.3公里的登山健身步道和 4.3公里的山地自行车赛道,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太钢杯”山地自行车决赛。每逢节假日前来登山健身的游客络绎不绝。

2009年5月26日,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在太钢视察时指出,“太钢节能减排水平高,循环经济搞得好,园林化工厂建设水平很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太钢将巩固现有的绿化成绩,加强植被日常保护、继续开展好义务植树活动,增强全员植绿、爱绿、护绿意识,尊重科学、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科学、生态、经济的绿化新路,不断提高绿化实效,为生产服务、为人民服务,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太钢厂区造林
旧厂区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的思考——论团山钢厂土地盘活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太钢6项成果获冶金科学技术奖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承载厚重记忆的莲花山老厂区
基于战略层面的环境业绩评价——以太钢为例
太钢生产出国产首套CAP1000核电站用不锈钢
贺太钢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