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门诊健康教育对常见病的康复作用分析

2017-01-20 23:14杨容泽周延通讯作者何芬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9期
关键词:老年病门诊康复

杨容泽 周延(通讯作者) 何芬

老年门诊健康教育对常见病的康复作用分析

杨容泽 周延(通讯作者) 何芬

550001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老年常见病现状

2016年的人口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老年人平均年龄 70.02 岁 ,70~79 岁老人占 32.13%,80 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比例 13.84%,老年人口中以低 龄老年人(60~69 岁)居多,但高龄化特征逐渐显现。根据 2015 年底 2.22 亿老年人口规模 推测,75.23%的老年人自报患 有 慢性疾病,高血压、心脏病、老年病、关节炎、糖尿病和类风湿等是城乡老年人患病比例较高的六类慢性疾病。据统计,我国2015年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人数超过3 000万人,每年约有 20 万的增长幅度,且复发率超过40%,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生对象。

健康教育的康复作用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做出评价[1]。

健康教育的作用:①缓解症状。门诊科疾病是影响现代社会群体健康的主要病症,严重制约了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健康。面对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加强门诊科病症观察具有健康意义。当前,老年病是门诊科常见疾病之一,对中老年患者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对其后期康复效果也起到了关键性的约束作用[2]。 随 着 现 代 医 疗 研 究 工 作 的 深 入 开展,对患者实施优质康复护理方案可缓解病况,为患者常规健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保护作用。②控制病情。老年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护理期间会出现多种并发症状,使患者难以摆脱老年病的折磨。老年病患者复发一次之后,其病症状态会更加严重,导致生命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因此,除了住院期间提供临床护理工作外,还要加强出院后期的自我护理指导,采用先进理论指导患者自我护理工作,从多个方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状态,综合降低各类病症的复发率。③降低风险。门诊是医院设定的重要科室,对突发性疾病具有最直接的诊断与救治功能,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门诊工作制度改革与调整,优化门诊护理工作流程,实现了疾病紧急救治与处理安全发展。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健康教育风险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依旧造成不利影响,做好风险管理与防范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分析健康教育风险成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有助于推动医疗机制改革与发展。

老年门诊健康教育方法

症状康复指导:健康教育是现代护理学常用工具,对门诊科疾病护理具有防护意义,为患者提供优质稳定的康复环境,避免康复期出现突发性情况。随着我国老年病患者人数持续增多,临床引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意义重大,结合每一例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护理评估,提出切实可行的健康 教育方案[3]。对老年常见病健康教育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掌握老年病患者主要症状表现,对其采取生活指导、心理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指导等方式。从老年病症状变化来说,以脑部疾病患者为例,其在健康教育护理之后,患者主要症状得到明显控制,头痛、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消失,仅少数患者症状康复效果不理想,经过调整健康教育方式之后,症状得到明显控制。

疾病风险控制:门诊科在医院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对各种突发性疾病采取紧急救治方式,避免患者短时间内出现生命危险。护理是临床救治不可缺少的环节,护理工作缺失必然影响护理效果,对患者病症控制及康复效果造成不利影响。新时期必须加强临床急救护理改革力度,为患者创造优越的护理服务平台。健康教育是门诊科救

老年病是老年群体常见疾病之一,门诊期间采取健康教育措施,有助于增强患者疾病防控意识,实现疾病康复效果的最优化。本文结合老年群体老年病发病现状,总结健康教育对疾病康复的作用,提出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方法。

治患者的主要工作,在救治阶段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方案,可避免救治期间出现突发性病况[4]。与国外相比,国内医院急救工作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是平均反应时间、应急护理方式、紧急救治方法等,这些往往是造成护理风险的潜在隐患。

安全健康指导:新时期医疗体制改革更加深入,加快医院内部护理队伍建设是不可缺少的,这是降低护理风险的有效方式。我国医疗事业发展借鉴发达国家,形成多个急救模式并存的发展局面,构建符合国内外标准的急救体系,为各类患者提供了专项性的医务护理方案。现阶段,国内各地区经济条件、健康水平、服务标准、急救意识等均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患者构建全新的护理服务方案,有助于提高临床疾病救治水平。在健康教育风险防控方面,医院尚未构建有针对性的护理改革体系,导致医院急救模式出现了执行难问题。护士是健康教育工作的直接参与者,门诊科护士更应该树立安全意识,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安全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新时期国家对医疗体制改革提出严格要求,做好健康教育服务工作是现代医院建设的重点。为了避免健康教育风险造成纠纷,应从多个方面采取护理改革方案。本次研究说明,健康教育风险防范机制要从医院、科室、护士、患者等多个方面进行,结合护理风险成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造措施,降低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进一步落实具体的风险改革对策。对其健康教育护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掌握老年病患者主要症状表现,对其采取生活指导、心理指导、饮食指导等方式,于特定护理周期后,对比护理前后症状变化情况,总结健康教育指导下老年病患者护理的临床意义。

结论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护理模式呈现了滞后性发展状态,常规护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门诊科患者康复要求,倡导健康教育思想成为临床康复工作的先进理念。鉴于国外先进护理理论的普及发展,一些典型的护理康复模式在临床中得到体现,健康教育模式是现代门诊科护理先进的思维模式,将其运用到患者康复护理,体现了现代护理学先进性特点。结合健康教育模式特点,对老年病患者优质康复护理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为老年病患者创造更加优质的康复环境。

[1]陈军.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服药依从性的调查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 4(6):85.

[2]刘敏霞.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相关宣教 [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6(9):413.

[3]杨明武.治疗性沟通在老年慢性疾病病人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08,4(10):576.

[4]曹建芬,胡波.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不同形式健康宣教效果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2(4):289.

10.3969/j.issn.1007-614x.2017.9.1

猜你喜欢
老年病门诊康复
门诊支付之变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人体衰老认知与测试量表构建及其在老年病中的应用
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的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新世纪经方治疗老年病
谈社区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康复治疗对周围神经修复再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