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速递

2017-01-20 00:50
发明与创新 2017年1期
关键词:黑磷频段纳米

国内速递

我国设立“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从2017年起,我国将5月30日设立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8100万名科技工作者将在这一天欢度自己的节日。国务院日前已对此进行批复,同意由中国科协、科技部等组织实施具体工作。

据中国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选择5月30日,是因为在2016年的这一天,我国科技界的三大盛会,即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期召开。这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被视作我国科技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2017年的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将以“创新争先”为主题,中国科协、科技部将会组织好科技工作者日的各项活动。

全球智能制造发展中国排名第6

全球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2016)于去年12月8日在南京发布,结果显示中国名列智能制造发展“先进型”国家行列。报告筛选出22个样本国家,评价结果显示,美国、日本和德国位列第一梯队,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引领型”国家;韩国、英国、中国、瑞典、瑞士、芬兰、法国、奥地利和加拿大位列第二梯队,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先进型”国家。

中国在全球智能制造发展指数中综合排名第6位。目前,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呈现以下特征:较多的学术研究成果与较低的制造业智能化应用水平形成反差;中国正在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创新发展模式转型;中国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

中国“天链”组网全球

近日,天链一号04星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的托举下挺进浩瀚苍穹。天链一号是中国首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04星升空后,由01、02、03、04星组成的全球网可为我国神舟飞船、空间实验室、未来空间站提供数据中继与测控服务,支持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为航天器发射提供测控支持。同时为中、低轨道卫星提供数据中继服务,将数据进行实时下传,极大提高各类卫星的使用效益和应急能力。

中国“太空180”试验圆满达到预定目标

2016年12月14日,“绿航星际——4人180天受控生态生保系统集成试验”(下称“太空180”试验)结束,4名志愿者完成了约半年的“太空”密闭生活。“太空180”试验于去年6月17日正式开启,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深圳市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组织,3名男性和1名女性志愿者在密闭的循环舱内进行180天的封闭工作和生活,生存所需的全部氧气和70%的食物都在舱内自给自足,水资源则达到99%循环利用。密闭舱由乘员舱、生物舱、生保舱、资源舱4类8个舱段组成,包括环境控制、循环再生、测控管理3类14个子系统,面积370平方米,但未模拟太空失重状态。

国内首部双频段云雨监测雷达投入应用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近日对外宣布,该所研制的国内首部双频段云雨监测雷达项目已在青海顺利完成现场验收,进入实际应用阶段。此前国内市场应用的都是单频段雷达,相比之下,23所产品兼顾Ka频段与Ku频段在云、雨等气象目标测量上的优势,利用云和降水对电磁波的散射作用,可对100公里作用范围内云、雨的空间位置与分布、密度、移动速度等进行定量探测,获取目标的形状、相态、分子排列状况等特征,具有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高可靠性的特点。双频段同步观测,所得数据形成动态二维参数图像,可清晰完整地刻画晴雨转换的天气过程,为人工影响天气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

青岛启用海洋领域最快超算

2016年12月15日,青岛海洋国家科学与技术实验室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正式启用。目前,该平台已完成一期基础条件建设并正式运行,计算能力达到了理论峰值每秒一千万亿次浮点运算的计算速度,为目前国际海洋领域性能最强的高性能计算系统。平台的建设综合了并行计算、智能计算、普适计算等先进的模式,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与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山东省科学院、浪潮集团协同合作,根据海洋领域科研和数据研究的需求,建设海洋大数据、海洋云平台、海洋网络空间安全等六个子平台。

超分辨成像技术让纳米机器人眼光更犀利

光学显微镜所能观测的物体极限尺寸为200纳米,但这仍不能满足科学发展的需求。为突破衍射极限,科研人员发展了STED、PALM、STORM等一系列新型光学成像技术,但这些技术多采用时间换空间的方式,存在速度慢、需要荧光染色、外部激光激发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近日,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发出具有实时视觉反馈能力的扫描微透镜超分辨成像技术,该技术可在自然条件下打破光学衍射定律所限制的观测极限,实现生命和非生命样品的超分辨实时观测,让纳米机器人的眼睛更加“锐利”。

7吨级民用直升机成功首飞

去年12月20日,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最新研制的先进中型多用途直升机AC352在哈尔滨成功首飞。AC352直升机采用双发动机、宽机身设计,最大起飞重量7.5吨,可搭载14名至16名乘客。该机型符合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应用大量成熟先进技术,性能优势突出,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安全、最舒适、最环保、最易驾驶、最经济的中型直升机之一,在同类直升机中创造了速度最快的纪录。它的问世填补了中国民用直升机7吨级谱系的空白。

黑磷纳米药物可多模式精准治疗癌症

日前,由清华大学副教授梅林、深圳大学教授张晗以及哈佛大学教授施进军、博士陶伟等人成立的课题组在黑磷生物医学新应用上取得新突破,发现黑磷纳米薄片可实现肿瘤的光热治疗、化疗和生物响应的三重协同治疗。比起传统的治疗方法,黑磷纳米片载药系统更加高效、精准。黑磷纳米薄片对于阿霉素的负载量显著高于传统的聚合物纳米粒子载体,提高了化疗药物的疗效。

3D生物打印血管在猴体内实验成功

科幻片中才有的“打印人体器官”桥段在四川已成为指日可待的现实。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去年12月11日发布,由该公司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再生医学研究中心、四川省生物增材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承担的“国家863计划”3D生物打印技术促进人工血管内皮化研发项目取得重大突破——3D生物打印血管动物在体实验成功。研究人员成功将3D打印血管植入恒河猴体内,实现血管再生,解决了困扰临床半个世纪的人工血管内皮化的问题。此项成果属于全球首创,对干细胞技术临床应用具有里程碑意义。

猜你喜欢
黑磷频段纳米
纳米潜艇
电化学剥离黑磷制备纳米黑磷研究进展
5G高新视频的双频段协同传输
gPhone重力仪的面波频段响应实测研究
块状和少层黑磷的合成
黑磷的矿化法制备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缺陷和硫掺杂黑磷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推挤的5GHz频段
纳米SiO2的制备与表征
超细YF3与GdF3纳米晶的合成及其上转换发光